新一代光源有著落!美國成功研發白光激光技術
摘要: 激光發明至今超過半世紀,然而礙于技術問題,始終難以制造出白色激光光束,如今終于有了新突破!據國際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最新刊載內容,美國研究員成功發明了白光激光裝置,涵蓋可見光波長范圍的所有光。
激光發明至今超過半世紀,然而礙于技術問題,始終難以制造出白色激光光束,如今終于有了新突破!據國際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最新刊載內容,美國研究員成功發明了白光激光裝置,涵蓋可見光波長范圍的所有光。白光激光未來可用于顯示器、固態照明、可見光通訊等重要領域。激光在過去50多年來已發展出各種顏色,唯獨白色例外。這類激光只能放射特定波長的光并呈現單一色彩,無法合成白光激光。要達成這個目標,必須制造出能同時放射紅、綠、藍三原色光的單一結構,但要成功生長異質結構、互相不匹配又緊鄰彼此的晶體相當困難,很容易導致所有材料產生嚴重缺陷。
納米薄片半導體合金奏效,同時激發三原色組成白光
現在這個關鍵問題總算出現解方。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研究員發明納米厚度的半導體合金“ZnCdSSe”,由鋅、鎘、硫和硒所構成。研究員在其生長階段會隨時調整溫度和相關條件,并掌控所有材料在各個階段中的相互作用,以確保晶體能夠并存。
異質結構納米薄片之生長過程示意圖(圖片來源:《Nature Nanotechnology》)
該納米薄片分成三部分,經光脈沖激發時會分別產生紅、綠、藍等色,繼而組成白色。研究員能針對個別分部使用與調整光脈沖,控制各分部的發光強度。白光激光技術所涵蓋的色彩,比起一般光源多了七成。
納米薄片各部分所放射出的色彩合成效果(圖片來源:《Nature Nanotechnology》)
白光激光將成替代性光源,效能優于LED
激光技術可望取代發光二極體(LED)成為主流光源,相較于LED 照明每瓦150 流明的發光效率來說,激光可達每瓦400 流明,比LED 更光亮也更節能。而白光激光技術也可用于顯示器,呈現更精確鮮明的色彩。此外,可見光通訊也是另一項重要應用。當前主要以LED 發展Li-Fi 技術,其數據傳輸速度比Wi-Fi 快十倍。隨著白光激光出現,也有望進一步發展Li-Fi 技術,估計其傳輸速度甚至還要比LED 快上十倍到一百倍。
目前科學家尚在研究激發激光光的方法,希望未來能以電力取代光脈沖。
盡管白光激光技術還沒辦法在短期內實現商業化應用,總是為相關技術發展跨越了一大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便能逐一落實應用。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