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泉:LED照明產業“輕”“重”結構需調整
摘要: 這似乎是一個讓人無所適從的年代,原來認為LED行業是一個高大上的朝陽行業,進入LED這個行業后運作到一定時間才知道,LED這個高大上的產業還真不像進入之初般理想,無論是帶著大把大把的鈔票“任性”地進入,還是眼紅著LED革命性產業而倉促進入,當然還有帶著理想、帶著對LED照明崇敬的心情進入的。
這似乎是一個讓人無所適從的年代,原來認為LED行業是一個高大上的朝陽行業,進入LED這個行業后運作到一定時間才知道,LED這個高大上的產業還真不像進入之初般理想,無論是帶著大把大把的鈔票“任性”地進入,還是眼紅著LED革命性產業而倉促進入,當然還有帶著理想、帶著對LED照明崇敬的心情進入的。總之,無論是抱著怎樣的心態,這個行業還是聚集了很多有想法的人,既然來了就得好好干,方不失在這行里走一回,不計成敗,無關得失,認準發展方向沖擊一把。
說LED專業制造or專業應用推廣或許不準確,那就多引伸一個涵義:重資產or輕資產運作模式。由于LED照明產品被點爆后很長一段時間,眾多從事LED制造行業的人對于企業的經營模式還是遵循傳統集產、銷、研于一體。由于照明產品的品種眾多,應用延伸的技術眾多以及價格下跌速度極快等因素,所遵循傳統經營模式的LED企業已感到越來越力不從心,左支右拙而疲于應付,LED應用發展到今天,更有些企業已經因模式的僵化而被龐大的“產品線”拖累黯然淡出這個行業。
行業的智者在呼吁LED制造者“找準企業定位”,這個呼吁面很廣,但對比自身企業實際,不難發現要如何定位、需要在哪個領域中“定位”。比如,偏重于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的LED企業,不妨將企業定位為技術型企業,以解決合作伙伴或同行業的迫切需求;若單品生產能力強勁高效,選擇代工定位也不錯;若渠道關系廣泛,品牌達到一定影響力的,不妨將精力和重心放在產品銷售及應用領域里等等,以上是業內人士都能想得到的模式,當然,其它定位模式還有很多。
從業態上劃分,或許三大類定位就可以概括得了,即重資產型、輕資產型、差異化型。重資產定位注重設備投入和更新、注重高效生產、生產成本和產品質量可控、高超的產品研發能力、供應鏈優質完善、物流管理能力超強等,這些因素都會成為企業生存的“王道”,因為,企業有剛性可驗證的實力,是獲取客戶(無論是同業客戶還是渠道客戶)愿意將需求訂單交到你手上的前提,企業的能力也是讓客戶放心的保證。
如今,若用相互“依存”的觀點看待業內的LED事業發展也算是恰當的。誠然,業內已有不少大咖意識到這點,“輕資產”運作可以讓明智的大咖分工精細做擅長領域,控好外發(OEM)產品質量、交期和服務好客戶,達到事有所專,才會讓合作各方達到共贏目的。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