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燈絲燈市場不是問題,訂單不是問題,最大問題是……
摘要: 隨著“禁白”政策的不斷推進,作為傳統白熾燈的替代品,LED燈絲燈在國外市場廣為流行。同時,由于燈絲燈成本下降,其國內市場也開始走量。
大廠規模量產加速
據調研顯示,國內佛照、亞明、申安、亞浦耳、鴻利、中宙、杭科、雷曼、木林森、柏獅、恒星高虹、源磊科技等白熾燈制造企業、LED照明廠或者封裝企業紛紛進入LED燈絲燈領域并加大量產。
其中,柏獅光電、亞浦耳、源磊科技在量產LED燈絲燈方面走在業內前列。亞浦耳今年1月份出貨量達到100萬只,預計明年年底達到每月500萬只左右。
自去年6月,柏獅光電與西南地區最大的白熾燈生產企業天星照明宣布合作開拓LED燈絲燈市場。隨后的8月份,柏獅光電研制的新型“第五代燈絲型LED照明燈”試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產。目前公司燈絲燈月產能達到80萬-90萬只。柏獅光電技術品質中心總經理李玨明介據,公司的LED燈絲燈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外觀實用新型20余項專利及9個發明專利。
而源磊科技自去年開始就將LED燈絲燈作為公司的主力產品之一,每個月出貨量達到300萬-400萬只。公司銷售總監李元龍介紹,為了改善其生產良率低而造成的制造成本高難題,源磊科技自主研發了熒光粉molding成型工藝。
LED燈絲燈生產要將封裝體系與封排線結合,需要跨越玻璃泡的封排、充氣技術和燈絲點焊技術兩個核心技術門檻。之前燈絲點焊主要靠手工完成,導致自動化效率極低,也限制LED燈絲燈的發展。而現在由于自動化設備的跟進及技術的不斷成熟,自動化程度和良率都得到的了大幅提升。
恒星照明董事長王志根表示:“去年年底,我們的自動化點焊和封排設備已經相繼布線,每條線可實現15000只LED燈絲燈的產能,良率也在92%以上。2015年我們實現月產能100萬只,年LED燈絲燈產值有望超億元大關”。
王鵬認為,以前燈絲燈焊芯座幾乎無法實現自動點焊,即便實現,也只能在兩根燈絲產品上,這也導致其自動化極低,而現在主流的兩根燈絲和四根燈絲的燈絲燈已經實現自動點焊,但四根以上燈絲的燈絲燈仍需要手動點焊。由于自動化設備的引入,燈絲燈的良率由之前的75%提高到90%以上。
同時,市場上出現了燈絲燈專門的設備,如燈絲燈切割、焊接、烘裝、點膠等設備紛紛投放市場。
其中,德龍激光就推出了專門針對藍寶石和玻璃基板切割的“燈絲支架高速激光切割設備”。公司董事長趙裕興表示,這款設備的切割速度可調范圍在250-800mm/S,遠遠超過行業使用藍寶石襯底切割設備的平均速度,對提升燈絲燈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大有裨益。
無獨有偶,專注點膠設備的騰盛控膠亦推出了LED燈絲燈全自動點膠機FAD7100,其副總經理盧寧表示,這款設備可實現全自動上下料,一人可以同時操作多臺設備,另外其可實現CCD自動定位和針頭位置校正,保證燈絲產品點膠達到最佳效果。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