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臨近尾聲,回首過去,現在依舊不寒而栗。從年初樂觀的生產備貨高潮,堅定信心跑市場;到年中光源價格戰浪潮掀起,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再到“金九銀十”迎“旺季”,期盼業績上演逆襲翻盤;最后到歲末收官之戰,這已成為很多廠商的一個縮影。那么,在古鎮燈飾產業30 年的發展歷程中,來自古鎮及周邊的商協會一直不遺余力地為其發展貢獻著自身力量。對于古鎮未來發展,他們又是如何看待?
服務于行業 民間組織尤為重要
中山市燈飾照明行業協會會長崔福才
燈具市場行情的冷淡,是經濟發展的一種新常態,產能過剩,配套的物業受到沖擊是毋庸置疑的。中國制造業過剩,各產業面臨著巨大的考驗,中國燈飾之都的發展應需在產業總體結構上做出相應調整。首先市場應該由市場本身來完善和發展,市場中的民間組織服務于行業的機構,如何在政府的支持下對產業現狀及發展發揮相應作用是重中之重。
中山市燈飾照明行業協會在2014年底及2015年以來成立了燈現貨.com,燈具特賣會項目幫助了110多家會員企業增加了銷量,解決了庫存問題企業的發展難,我們的項目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參與和支持。在未來,商家要開源節流,有效管理,同時需創新發展形式;政府也要積極領導,與行業共渡難關。
賣場降租是“適應新常態”的正常現象
中國燈飾照明共享聯盟秘書長倪城
今年以來,燈都賣場紛紛降租,這是行業適應經濟新常態的正?,F象;而部分商家轉租、關閉的現象,也絕不是所謂的“倒閉潮已經來襲”,也稱不上是“洗牌”。這是正常的市場競爭引起的優勝劣汰。而真正的“洗牌”,將會是專利和知識產權帶來的競爭。
根據燈都城市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來看,目前,古鎮的賣場還沒有達到飽和的狀態。古一車站周圍的馬路商圈還是很繁華的。近年來,隨著燈都大賣場接二連三的崛起,廠家作了高額投入,但由于經濟下行,消費需求力不旺盛,導致廠家的壓力也很大。沒有優勢和競爭力的企業只有的選擇撤離賣場或退出行業另謀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賣場租金的下降一方面表明了賣場自身正在慢慢地回歸理性,適應時代經濟的發展;而另一方面也是在支持產業的發展。
近來,我們發現,原本做燈飾的商鋪正在被餐飲、服裝、藥店等生活服務類的業態取代,融入更多的生活業態。所以,古鎮仍然是一個安居樂業的好地方。
作為全國性的燈飾照明終端服務商聯盟,共享聯盟的會員今年都有不錯的發展。這緣于我們在會議上提早作出了風險提示,如及時清理庫存、增加促銷活動等。今年,多數會員企業都進行了賣場升級,有的還擴大了店面,銷售額平均上漲10-15%,實現了逆勢增長。
對于行業的未來,我們堅信一定會越來越規范、越來越好。
明年中旬產業有望回溫
廣東四川商會照明電器分會秘書長邱家強
近兩年來的市場蕭條主要是受國內外大環境影響所造成的,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下,很多中小企都會裁員,產量的降低進一步壓縮了企業本身的利潤空間,企業以減少門市商戶的策略以求度過市場冬季,短期的退租主要為企業自身的戰略規劃。但也包含一部分小商戶扛不過市場沖擊而選擇退出,小商戶的主動退出屬于正常的市場淘汰與整合,這是行業的健康發展必然現象。事實上,市場冷季能起到市場自身調控以及篩選過程,對于一些資金以及管理上薄弱的企業和商戶進行淘汰有益于整合業內資源,在下一次的市場旺季中健全行業自身體系。
市場需求受大環境的影響而冷縮,然而客觀的供需關系依舊存在,因為市場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自我調節與波動性,再加上國家宏觀經濟的增長以及政府對經濟的調控必然會帶動整個大的經濟環境,一旦房地產被激活將會帶動整個燈飾行業,必然也會迎來新一輪的市場旺季。我們根據行業經驗以及對國家宏觀政策的洞察,預計明年上半年整體行情還會處于下降趨勢,這段期間還是會有一部分扛不住的商家會退出市場,退租降租現象依然存在,而政府必然也會針對性的出臺相關政策加以扶持,明年下半年有可能會出現回溫,到2017年也有望恢復以往的市場規模,所以與其臨時退出觀望不如制定戰略慢慢地度過市場冬季。
抱團發展 未雨綢繆
湖北商會秘書長范學軍
其實古鎮賣場存在飽和的現象是相對的。2015年受大環境的影響,整體經濟發展緩慢,生意難做,商鋪降租扶持商戶尤為重要。
事實上,商戶驟減是行業洗牌的必然,對于生存下來的優質商戶而言,未來將會有更好的發展。因此在升級優化的過程當中,商家要創造性的經營自己的生產銷售模式,學會抱團發展,資源共享,未雨綢繆。
在2016年,我認為市場將會趨于清淡,燈具行業本身比房地產行業滯后2-3年左右,對于企業來說,保證產品的高質量、合理的價格、優秀的售后服務,這個時候反而是很好的機會會促進產品升級,并且近幾年在政府的引導下,行業更加注重知識產權和原創,整個行業的發展也會更加地有序和良性,雖然目前有困難,但是對行業我還是充滿信心的。
作為燈飾商家,需要多學習,多思考,居安思危,不斷的增強自身實力,才能做得更好。同時,在物流選擇方面,商家必須要做到選擇、做好選擇、辨別好的物流公司,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危害。
產品是企業最終競爭力
江西照明商會秘書長、和贏顧問樊撼宇
對于當下古鎮大批商鋪降租的現象,我認為所呈現的“ 飽和”只是表面現象。目前古鎮的賣場雖在規模和內部格局上都有所調整,但各大賣場的經營模式并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和創新,依然是傳統賣場招商入駐的經營模式。同質化賣場的不斷增加,造成了古鎮賣場飽和的假象。
在互聯網的推動下,行業的發展即將產生重大變化。如果賣場不能結構性地調整經營模式與商業模式的設計,面積再大也只是個展示場所而已。
至于電商對實體店的沖擊,我認為電商與實體店不僅不矛盾,運用得當還要有互補之處。小廠家玩不起電商,但可以為電商企業配套。不論是產品制造商,還是產品銷售商,都只是整個產業鏈上的一個環節而已。同樣,線下賣場與網上商城都只是銷售渠道,兩者是可以互為補充的。但古鎮的賣場實體經營并沒有與本土電商(如燈燈網、燈網等)產生資源互補,使得很多有價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如果能把這兩個渠道的資源相互整合,古鎮燈都的整體經營一定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關于2016年的市場行情會更好還是更差,我認為依然是機遇之年。對于投機取巧的企業經營者來說,這就是冬天。對于實實在在做產品的企業經營者來說,那才是真正的春天。產品本身具有競爭力的企業,不會打惡性價格戰,不會以次充好忽悠客戶。這是行業洗牌的最好時機,行業洗牌對于整個行業是好事。市場的總量依然存在,產品本身具備優勢的企業才是最好的時機。對于制造業而言,企業最終的競爭力還需回歸產品本身。專注做好產品,一定是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