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過去的2015年,是照明行業的“寒冬”。翻看全國LED重點上市企業2015年前三季度財報發現,有57%的企業凈利潤與去年同期持平或下降。產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雖不乏逆勢增長的企業,然絕大部分企業過得并不如意。種種原因之下,企業都在尋求突破、尋求轉型。然而,我們驚呼“寒冬”的背后,卻需要思考更多——產業寒冬真的來了嗎?
2016年1月15日,LED戶外照明開發及應用大會在東莞舉行。大會走過了北京、成都、廣州、深圳、杭州、寧波等地,備受關注,此次會師東莞,在行業內掀起又一場戶外照明探討的浪潮。本次大會以“創新、智能、整合”為主題,匯聚了眾多LED產業之領軍人物,暢談當下城市照明“中國式”發展,共同探討照明發展潮流與未來。
大會現場
作為論壇的主持人,深圳珈偉光伏照明副總裁劉小雄說到,“近兩年,LED產業增速放緩,也有很多企業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然而,當前的產業整合是前一段的時候跑得太快,所以需要把基礎扎實一下,等待時機再爆發,走出屬于我們自己的路子。”
深圳珈偉光伏照明副總裁劉小雄先生
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會長吳文鋒先生為大會致辭。他說到,LED技術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已經展現了成熟的一面,而且也不乏成功的應用案例,可以說在LED戶外照明應用領域,不管是景觀照明、建筑照明還是道路市政照明,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近幾年來隨著LED行業技術的日趨成熟,以及產品的成本下降,LED戶外照明領域在應用以及推廣方面的發展速度會越來越快,未來發展商機無限。據統計,2015年,廣東LED照明突破了1000億元。
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會長 吳文鋒先生
亮銳公司亞洲區市場總監周學軍先生認為,LED照明系統變革,在未來會朝三個方面發展:第一,燈頭替換階段;第二,燈具外形的創新、革新和改變;第三,LED可能會變成市政建筑當中的某種材料。這在未來是有可能的,因為在技術上是有可能實現的。當前產業剛剛進入的是第一階段,第二階段也雛形漸顯。
LED在道路照明應用中的呈現壓倒性優勢。隨著需求量的進一步擴大,下游應用廠商依然存在要求進一步降價的強烈訴求。封裝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是近兩年來LED性能提升的主要動因,LED器件的小型化成為趨勢,同時對易用性提出挑戰,對光通密度、光效、顯色指數、光品質等的追求更高。目前產品性能成本的優化正在朝系統層級演化,集成化也是一個趨勢,也是應對下一輪成本挑戰的需要,也是邁向互聯一個重要的基礎。產業鏈每個環節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但市場是光明的。
亮銳公司亞洲區市場總監 周學軍先生
飛利浦照明高級產品經理朱達先生,從LED芯片、LED驅動電源和燈具設計角度,探討LED戶外照明燈具技術、應用的難點與熱點,并闡述如何通過LED技術研發、材料改進和市場驅動,協助下游燈具廠家更好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照明產品。他認為,2015年是LED戶外照明增長非常緩慢的一個年頭。在這樣一個不利的大環境下,在整個制造各個鏈條的環節,包括燈具制造商以及上游的元器件和零部件制造商,需要趁此機會修煉內功,把自己的產品做得更加可靠,尤其針對戶外照明應用,產品質量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飛利浦照明高級產品經理 朱達先生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主任梁崢與現場來賓探討了城市照明規劃與設計。他談到,其實我國城市照明行業目前處于空前發展階段,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尤其是。城市是人類最大的作品,每個人都曾夢想去設計它。當前城市照明總體控制缺失、建設依據缺失、管理強制性未形成,技術標準執行起來太困難,所有的定制燈具很難通過國家層面的認證。在管理上,需要納入更嚴格的體系,要把城市照明設計放入到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只有這樣城市照明才不是穿衣戴帽,才更有生命感、持續感、價值感。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主任 梁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