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成立,到2015年成功登上“新三板”,短短幾年時間,中云創產品覆蓋道路照明、商業照明、家居照明、景觀亮化、智能照明系統等領域,銷售網絡已經覆蓋東北、西北、華北、華南4個大區。
近日,河南中云創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石燦接受了阿拉丁新聞中心的采訪,講述了中云創發展現狀,未來的發展策略以及對LED市場的看法。
河南中云創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石燦
核心優勢:自主創新
阿拉丁照明網:能簡單介紹一下中云創的發展現狀,包括產品線、市場覆蓋、技術力量等方面?
石燦:公司歷經4年發展,產品覆蓋道路照明、商業照明、家居照明、景觀亮化、智能照明系統等領域,與中科院合作研發的LED超遠程探照燈廣泛應用于國防軍工和治安監控。
現有18個省級代理商,總共擁有經銷商102家,營業網點300多個,覆蓋東北、西北、華北、華南4個大區。
此外,公司先后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河南省LED超遠程探照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與中科院、華中科技大學、深圳大學建立了產學研戰略聯盟,共同致力于LED新產品開發和智能照明系統的研究,擁有自主專利53項,承擔省、市科技計劃項目12項。
阿拉丁照明網:作為河南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LED行業上市企業,中云創的核心優勢是什么?
石燦:我們的核心優勢就是自主創新,包括研發生產上的創新和營銷模式的創新。
具體來說,我們要消化吸收LED照明行業的前沿信息,充分發揮產學研基地功能,提高技術水平,更多地嘗試成為LED燈具標準制定的主要參與者。圍繞市場需求,探索合適的創新模式,提高競爭力。
“產品、品牌、營銷”齊步走
阿拉丁照明網:去年中云創成功上市“新三板”,經過近一年的發展,能分享一下上市后最大的收獲及感受是什么?產品格局有了哪些變化?
石燦:最大收獲是拓展了融資渠道和發展空間。當然,我感觸最多的是責任更重,危機感更強。我們對產品做了更清晰的定位和市場細分,將技術創新和實用推廣結合在一起,同時面對區域更大的目標市場及時調整對策。對質量問題零容忍。
阿拉丁照明網:品牌影響力是衡量企業能否進入下一個競爭市場的主要標準,能談一下中云創品牌新戰略嗎?
石燦:我們的品牌戰略也是知識產權和質量戰略,中云創是一個新品牌,省外知名度不高,但是我們的起點并不低,我們有能力從知識產權和產品質量上保護我們的品牌,并快速發展。
阿拉丁照明網: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深入,微信營銷已經逐漸成為了LED照明企業新的營銷戰場,中云創在這方面有和新舉措?效果如何?
石燦:在互聯網+的時代,我們中云創也認識到微信營銷重要性,并積極投入和運用微信營銷手段。公司目前已經注冊三個微信公眾號,其中認證兩個公眾號,并和微盟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已經建成微官網、微店等網站。公司利用微信在去年7月份和12月份做了兩場線上品牌推廣活動,效果很不錯。目前中云創微信營銷主營B2C業務,隨著線下銷售網絡的發展壯大,我們已開始嘗試開拓O2O市場。
未來策略
阿拉丁照明網:對于2016年的企業發展,您有哪些考量?特別是對LED道路照明市場你覺得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么樣的呢?貴司如何布局?
石燦: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第一年,我們將在2015年發展的基礎上,全面提高,迎接挑戰。LED道路照明節能環保優勢明顯,隨著技術難點的突破,必將取代傳統路燈產品,而LED智能路燈能低成本地實現諸多功能,又具備LED路燈的市場前景,隨著智慧化城市建設進程加速,LED智能路燈必將成為智慧城市的信息載體。我們已經在建的LED智能路燈項目也將成為目前國內先進的樣板工程。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立足中原,面向全國,利用我們技術和模式的優勢大力推廣。
阿拉丁照明網:在您看來,貴司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仍有哪些瓶頸和挑戰?如何去解決?
石燦:資金和管理水平難以滿足公司日益發展的要求。在今后一兩年我們需要解決這個問題,擴大融資渠道。同時,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不斷優化企業股權結構,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較好的處理所有權與經營權關系,降低風險,使企業健康發展。
阿拉丁照明網:在公司整體發展規劃方面,中云創是如何定位的?目標是什么?未來發展有哪些戰略規劃?
石燦:中云創正在發展成為一個年輕活力,科技體驗水平高的品牌,有了這個定位,需要我們自主創新水平達到很高的標準,成為更高水平的國家科研平臺,同時需要我們的市場營銷做的更好。我們根據目前的科研進度和市場因素已經制定了發展規劃,今后將著重于提高LED智能路燈、超遠程探照燈、融合可見光系統的照明燈具的產業化水平,同時將家居照明的主戰場過渡到電子商務平臺,降低市場運營成本,同時更清晰劃分市場業務。
阿拉丁照明網:近期LED照明企業掀起新三板上市熱潮,您怎么看待此現象?作為過來人,您有何建議?
石燦:新三板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集中地,隨著國家政策的引導和監管制度的逐步完善,正在發展成為“中國納斯達克”,未來肯定會誕生一批科研實力強的優秀企業。我們關注新三板發展潛力的同時,要注重產品自主知識產權和質量水平的提高,修煉內功,不斷提高競爭力,順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