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做不成大燈具經銷商?!
摘要: 但凡生意人,誰都想賺錢,這是個絕對真理。但想賺更多的錢,那就必須要把生意做的更大才有可能,這也是個真理,可是這個真理卻并不是所有生意人都愿意做到,而且也不是誰都能夠做得到的。
但凡生意人,誰都想賺錢,這是個絕對真理。但想賺更多的錢,那就必須要把生意做的更大才有可能,這也是個真理,可是這個真理卻并不是所有生意人都愿意做到,而且也不是誰都能夠做得到的。
筆者近期在市場走訪中,拜訪了幾個做了多年的燈具經銷商朋友:有的朋友生意做的風生水起,店面形象也大氣磅礴異常吸引人,門店上下號令幾十人的營銷Fr團隊,在當地市場頗有威望;而有的朋友的生意則是艱難跟隨舉步維艱,店面小里小氣少人問津,夫妻店經營還不思進取,在當地市場默默無聞。
但通過跟他們的溝通中明顯感覺到,做的好的和不好的,從他們的思想意識里自然已經分出高低,筆者通過走訪后作了些分析與總結,凡是以下幾個方面跟不上的經銷商想做大都很難:
第一、跟不上市場變化。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整個市場格局開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很多經銷商朋友依然保持原有的市場操作思路和心態,不思進取,秉持著自己固有的坐商意識守株待兔,對自己的生意沒有一個良好的定位,談及對未來的規劃更是全然不知所措。
看到別人生意不錯,也總想著自己找一個大品牌就能做的一樣好,但從沒有想過為什么人家大品牌就不來找自己。當真有還算不錯的牌子找上門來時,他又會借口說牌子不夠響亮產品價格太貴不好賣,沒有一點品牌經營的意識。殊不知如今這樣的市場環境狀況下,店里沒有了品牌的支撐,想要去應對市場的變化,做到更多的生意賺到更多的錢,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第二、跟不上廠家節奏。
事實上每個經銷商都希望廠家能夠多給些資源,多提供些支持,這個實屬正常都可以理解,但廠家為了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必然會多方考慮和引導經銷商打好各種營銷阻擊戰,比如鼓勵經銷商走出門店主動營銷尋找客源,并且還有相應的費用支持。
可在這個過程中筆者發現,好的經銷商不但自己愿意出錢出力主動響應,跟隨甚至超前于廠家的節奏和套路,而且能夠迅速得搶得了市場的先機,穩住陣腳在市場中屹立不倒;但是卻有大把的經銷商朋友總是持懷疑態度被動響應,更有甚者廠家三番五次三令五聲仍然是冷水燙豬死不來氣,以至于錯過機會浪費大好時光,生意沒做好還抱怨說廠家沒給培訓不會做支持不到位。筆者想問的是你的生意是為廠家做的還是為自己做的?難道廠家不給支持你的生意就真不做了?
第三、跟不上顧客變化。
互聯網時代來臨后,消費者再這個過程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今的消費者變得越來越理性,絕不會輕易不上當受騙,而更多的銷售套路必須要深度回歸到用戶的思維上。
好的經銷商朋友非常重視從消費者角度去思考問題,并進而提供給消費者相對應的服務,從而獲得更多成交的機會;但不好的經銷商仍然老一套,全然不關注消費者已經發生了的改變,依然老套路老思維。生意不好還總抱怨說店里沒有顧客,何況即便顧客是走進這樣的門店,那也絕對不是心甘情愿,最終也同樣會毫不猶豫的揮手告別,消失在茫茫人海。
第四、跟不上員工變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導購群體中80、90后員工已經成為門店導購的主力軍,這群人的特性相對于70、60后導購,不但獨生子女居多,而且人員的工作心態也大不相同,但很多經銷商朋友仍然老思維:
總認為自己跟員工之間就是主仆關系,從來不肯放權(甚至是在有制度有標準的前提下依然如此);
總感覺員工干不好事情,于是大事小事都親歷親為,自己身體累心更累;
店里每花一分錢都要如實匯報,哪怕員工給顧客打個折扣也要報批準后方可執行;
自己不懂管理也不夠專業,卻還喜歡干涉,經常是事與愿違;
招不到優秀員工,也不會培養員工,用不好員工,還經常抱怨員工的不是,好不容易找個優秀員工卻又留不住。
員工抱怨聲聲,老板卻依然我行我素,試問還有誰愿意跟著這樣的老板干?又談何把生意做大做強?
筆者這樣一分析,經銷商的好壞自然明了,如今這個時代,繼續跟不上變化節奏的經銷商有且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趁早關門大吉打包走人,或許晚點連店鋪都轉不出個好價錢!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