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期阿拉丁“光”點依然為讀者奉上本周業界重大新聞點評。速來圍觀,燈絲燈要火啦?各大廠搬離,對深圳意味著什么?減稅降負,企業有望擺脫增收不增利窘境?……阿拉丁“光”點將一一為您解讀。
阿拉丁“光”點:LED燈絲燈這次要火啦!
喜大普奔!5月25日,習近平主席走進奧瑞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調研,期間,奧瑞德集團左洪波董事長向習主席介紹了國際一流的藍寶石產品及所屬子公司鎏霞光電的LED燈絲燈。
有圖有真相,習大大親自拿起LED燈絲燈泡觀察的照片迅速刷爆了朋友圈,許多從事LED和燈絲燈生產的人為之歡欣鼓舞。毫無疑問,這下LED燈絲燈要火了!
眾所周知,LED燈絲燈自2008年面世以來,一路走來并不順利,但到2016年迎來了真正的“逆襲”,除了飛利浦、歐司朗、GE、木林森、晶電等大廠外,國內陽光照明、佛山照明、上海亞明、亞浦耳、鴻利光電、杭科光電、木林森、柏獅、恒星高虹、源磊科技等LED照明廠或者封裝企業也紛紛進軍燈絲燈領域并加大量產。據悉,2016年行業預估逾2億支燈絲燈的產銷市場,可以預見的是,將吸引更多的企業加入。
這次,習大大無意間給燈絲燈做了“廣告”,相信一定能給產業帶來利好,但這是否意味著燈絲燈市場再一次醞釀爆發?我們拭目以待!
華為/中興/富士康搬離深圳引熱議 看看有哪些LED制造企業“遷徙”深圳?
阿拉丁“光”點:各大廠搬離,對深圳意味著什么?
深圳發展這幾年,似乎有不少企業工廠搬離。除了文中提到的華為、中興,小編也曾在采訪中遇到幾家中小企業完成工廠的遷徙。
如果說鑒于成本的高昂,一個白領或者打工者搬離北上廣被稱為“逃離”的話;“逃離”這個詞似乎并不適用于這些企業。為什么?
一位小企業主談及將廠從深圳搬離表示,確實是出于成本的考慮,將工廠搬到自己的家鄉。而他也明確表示,不會把辦事中心撤出深圳!因為深圳作為LED照明企業的聚集地之一,也是商業之地。設想,如果國外企業做OEM,他們更傾向在深圳談合作,而不是更遠、LED商業氛圍單薄的內陸小城市。
因此,文中所說各大廠搬離深圳,對于深圳的影響,深圳的商業地位是更明確,還是走向商業氛圍的削弱,也不能因為工廠的搬離做出判斷。
阿拉丁“光”點:減稅降負只是增強社會企業活力第一步
企業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在最近幾年逐漸成為一種現象,拋開競爭加劇導致獲利減少的因素來說,企業經營成本的上升也不得不得到重視,從現階段來看,企業增長乏力與行業的低迷息息相關,整個社會的創新與活力也有賴于企業的良性發展。
在當前簡政放權以及營改增稅改的大背景下,政府更應該為降低整個社會經營成本創造政策環境,而企業也應當把握機遇練好內功謀求突破。廣東省出臺的降稅減負無疑在促進社會生產要素分配向更高效率上轉換起到推動作用,雖然政府財政在短時期內有所降低,但在長遠意義上的影響不可估量。
當然,減稅降負只是增強社會活力第一步,更多的配套措施和政策更應考慮到。
阿拉丁“光”點:資本的整合才是整合的核心
這似乎又是一個比較經典的整合案例。過去這兩年,LED行業發生了太多的整合兼并,然而,這些兼并與整合,到底有多少是真正推動了企業的發展?
筆者認為,企業間的整合,最理想的是縱深向的整合,整合同一產業鏈上不同環節,這樣既可以讓各自的資源互補與共享,避免浪費,同時還可擴大企業規模與體量,完整的產業鏈也為企業提供售后服務奠定基礎。或許,這也是眾多進行整合并購的企業應該學習的地方,而不是盲目的跟風進行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