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談LED產業發展趨勢
全新市場機會將帶來千億市場規模
眭世榮并對LED產業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他表示,在技術發展的趨勢,應該看到新材料、新工藝在創新、升級、跨界的技術融合。首先是LED襯底第三代半導體技術、CSP倒裝技術逐漸成熟,他介紹到,科技部2016年開始推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專項,廣東省將積極的開展這方面的工作。第二是LED照明的能效、光色質量及顯色性表征值進一步提高。照明技術將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智慧照明技術逐漸成熟。以及Micro-LED技術、量子點發光技術、納米發光技術、石墨烯發光技術的方興未艾。
眭世榮表示,隨著照明技術和信息技術深度的融合,智慧照明正逐步成熟。在未來LED的技術相對成熟以后,LED創新驅動力量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看:智能照明、可見光通信、植物照明、紫外光LED和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預計這些技術將是有力推動LED創新的五大方向。
“我們看到這些產品的方向都是未來五年或者是十年新增的LED市場趨勢,這些方向我們認為會帶來千億以上的新市場規模。”從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全球LED照明的市場規模增長在放緩,主要是由于替代性光源產品(含燈管、球泡燈)等產品價格大幅下跌,產品利潤不如預期,LED照明市場增長動力不足。2015年全球LED照明市場規模為257億美元,增長率比2014年下降24個百分點。預計2016年到2017年全球LED照明市場增長逐漸趨緩和穩定,部分替代性光源已經更換完成,市場增長率跌至20%以下,并維持穩定。
“為此,所以我們必須尋找新的市場機會”,他說,“市場發展的趨勢,歐美市場在持續的發酵,新興市場已經看出是一個良好的增長勢頭,通過對‘一帶一路’64個國家進行跟蹤、研究,可以看到在這些市場,尤其是埃及、巴西、波蘭這些新興市場的機會非常多,這是一個令人興奮和鼓舞的市場機會”。
例如新興市場國家中越南的市場,憑借飛速的經濟發展需求、巨大的人口紅利、政府政策扶持等因素,搭乘“中國-東盟自貿區”、中國“一帶一路”等有政策紅利,越南LED照明市場需求潛力巨大。中越經貿關系密切,中國是越南LED照明的第一進口大國,2015年1-12月越南進口市場中國占99%。
埃及是中東和非洲最大的消費市場,LED市場輻射廣,潛力大。埃及與中東及非洲有自由貿易協議,LED產品將輻射中東及非洲市場,埃及遷都、經濟特區建設將帶動基建設施,LED市場需求大潛力巨大。2010年-2015年中國對埃及LED照明產品出口規模高速增長。2010年出口金額僅為0.08億美元,2015年增長至1.28億美元,同比增長率達到212.20%。
印度是人口第二大國,發展速度快,市場需求潛力大。2015年1-12月,印度LED照明產品進口國家中,中國以75.4%進口占比排在首位。在印度LED照明進口產品中,天花板燈、LED面板燈、LED燈條燈帶、投射燈占比前四。從2014年開始,中國對印度LED照明產品出口規模激增,出口金額3.71億美元,同比增速231.25%。2015年出口規模達6.09億美元,預計未來出口規模將穩步提升。
作為南美洲最大的轉口國,全南美洲約有40%的照明類產品來自巴西,除了得到政府支持,還有賽事帶動,市場潛力大。2015年1-12月,巴西LED照明產品進口國家中,中國以51.2%進口占比排在首位。在巴西LED照明進口產品中,LED面板燈、投射燈、LED球泡燈、天花板燈占比前四。2010年出口金額金額0.47億美元,2015年出口規模5.53億美元。從過去出口國家排名的第20名上升至第8名。
國內企業遠征海外國際市場,出口日益頻繁,在國際貿易的趨勢上,專利和技術標準等貿易壁壘問題也日益突出。眭世榮透露,“我們下一步將會和商務廳共同研究,關于如何應對未來貿易摩擦以及出口專利所面臨的瓶頸問題”。據其介紹,隨著全球LED產業競爭不斷加劇,為抵御外來競爭者沖擊,全球各主要廠商紛紛發力進行技術突破,以占領LED技術的制高點。國際大廠不斷提高市場準入的技術標準,并相互通過交互授權避免專利糾紛,形成了龐大的專利網絡,以達到控制市場生態鏈的目的。發展中國家的LED產業未來要向高端發展,面臨著專利和標準等貿易壁壘的極大挑戰。
在產業發展趨勢方面,隨著產業國際轉移加快,中國企業也要深化“走出去”戰略。作為LED重要制造基地和全球最大應用市場,中國成為國際LED巨頭重點布局市場,而中國也迫切希望“走出去”占有全球市場。一方面,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大公司,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逐步將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鏈中下游環節,向中國大陸和馬來西亞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轉移,實現全球統一營銷策略下的上、中、下游整合。例如美國Cree、臺灣億光、佰鴻、歐司朗等行業龍頭在大陸設廠。另一方面,中國積極通過跨國并購、海外設廠、工程承包等多種方式 “走出去”,借力國際市場渠道、國際大廠現有品牌價值、核心專利技術,規避知識產權糾紛風險、提升國際競爭力。他繼而以廣東LED企業為例,介紹了中國LED企業走出去的區位選擇(見圖六)和模式選擇(見圖七)

圖六

圖七
他認為:“我們要看到國際大公司從事并購、重組的方式,將中下游環節進行轉移,最近就是華為從深圳外遷到東莞,這件事在行業內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現在很多企業也在關注,是不是有更多的企業會走到國外去,占領國外的市場,這也是重要的投資貿易的發展形勢。今天主要通過對前一段時間對行業數據的研究和分析,大致上給大家展示2016年發達國家市場和新興市場LED分析。從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市場是有不同的需求,作為企業應當瞄準好這些市場,找準自己的定位和開發好自己的產品。我相信在未來的十三五三到五年時間內,LED這個領域總的來說,出口市場的機遇要比國內的機遇更大一些,所以我們期待著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我們的企業能在出口領域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