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越簡單的越難做,而好的項目不是把設計復雜化了,而是越做越精簡。重要的是將空間的主次做出來,以表現空間的層次感。圖中地面藍色勾邊及天花與墻面轉角勾邊對于空間不一定有加分的效果,相反的可能出現負面效果。
第二位是來自一家裝飾公司的設計師王易。在他看來,這么大的一個大堂一定要有一個主題,不管是一個弧型的、絲綢型的,還是水晶燈,還是小魚燈,總要有個造型襯托這個空間的主題,形成一個視覺中心點。
王易認為圓型的天花略顯單薄,應該再多加兩層,于是他在下面畫了“兩個很粗很黑的眉毛”,其實就是想加一個造型。
施恒照點評: 做酒店大堂照明設計時,不可忽略的其中一個因素是高度。高度很重要,圖示大堂并不大,兩根柱子間距也就八米寬左右,因此可判斷其天花大概也只有四米左右的高度。按四米的天花來講,吊下來一米多的大水晶燈是會讓空間看起來有點壓抑的。
另外,環境照明在空間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透過重點照明和環境照明的比重分配,會對空間產生很大的變化。環境光較多時,空間氛圍不一定不好,但相對張力較弱,也較平淡;而當環境光較弱或幾乎沒有時候,則可產生強烈對比,形成較強的戲劇性效果和較強的張力。小的公共空間使用大的裝飾吊燈,會形成較大的環境光,需謹慎控制環境光的強弱,以避免造成空間感過于平淡。
天花新增的弧形造型對于整體空間來說也屬于多余的造型,應避免不需要的設計元素出現。
第三位是做室內設計的廖遠航。廖遠航用了大概半小時的時間完成了這幅有很多細節的設計草圖。他說照明設計首先有一個照明的作用,其次還要有點綴的功能。
為了打破目前看上去全是直線的空間,他在天花部分設計了曲線;考慮到也許燈光有冷暖對比的需求,他用一個冷色調的燈光,將整個空間往后退;又通過一些選擇性的造影,讓整個空間更加有層次、有檔次感;為了不讓更多的光源被看見,他又設計了一些暗層次的燈光,以達到“見光不見燈”的效果。
施恒照點評:天花越來越高是現在酒店大堂的趨勢。圖示大堂由于角度關系并非完整的大堂空間,更像一個過度的通道,天花會是一個重要的元素。
天花已經有了裝飾主燈了,在加上整個天花有一完整長方形天花造型,因此天花做了一些額外的弧形與吊燈等元素同時存在時,整個天花看起來相對較顯得雜亂。
空間中的燈光不是越多越好,也不能為了做燈光而做燈光。因此,二樓柱子間造型燈光對于空間甚至是照明并沒有加分效果,因此建議取消。而左側墻面造型墻可做一定的燈光強調垂直面的視覺感受。
最后,施恒照告訴在場設計師,他認為照明設計師應該以配角自居,但配角不代表會比主角差,也不代表配角就不重要,不是什么都只按主角的意見來做。相反的,照明設計師和室內設計師是一個平等合作的關系,照明設計師提供最專業的技術與藝術支持,讓空間設計師了解到什么是最好的燈光效果,來為空間加分,從而完成設計師想要的效果。
(文/歐普商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