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開始,國內LED產業在政府補貼的護蔭下逐步走上發展快車道。巨額的政府補貼名目繁多,補貼力度甚至超過部分企業的盈利增長速度,使得不少上市公司不靠自身盈利能力,單靠補貼就能扭虧為盈,造成這部分企業對政府補貼產生強烈的依賴。同時,政府的偏向性補貼,長期以來也造成企業間的不公平競爭,而對外來說,國內企業的高額補貼形成的競爭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干擾市場的正常秩序,觸發貿易摩擦。這些問題都讓國內政府補貼備受業界詬病。
國內政府補貼依然在持續,借年中之際,小編將2016年上半年LED企業獲得政府的情況整理成表格形式,讓業者一目了然,“羨慕妒忌恨”一番。
一直以來政府補貼集中于中上游企業,而在今年3月17日公布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提到“在節能環保中可發揮重要作用的LED照明產品必將受到政府及市場的重視”,有消息稱國家或將把補貼從LED封裝轉移到LED照明,LED封裝企業將被排除在優惠政策之外。若然如此,這部分對補貼依賴成性的企業將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