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來以后,美元持續走強,人民幣則進入了“跌跌不休”的狀態。7月1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6.7整數關口,創了 2010年11月以來新低。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19日報6.6961。去年同期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在6.2左右,也就是說,現在兌換1萬美元,要比去年多花近 5千元人民幣......
人民幣連續貶值,不僅國人留學、旅游和海淘受到影響(成本更高了),LED顯示屏行業進出口貿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這種影響到底多大?是好是壞?
海外市場廣闊 國內屏企有優勢
在全球的LED顯示屏產值中,中國本土的是18.6億美金,大概就是100多億人民幣,大概占全球市場的45%。海外市場對于國內LED顯示屏企業而言,擁有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同時對比國內市場僧多粥少的發展現狀形,同海外市場成了鮮明的對比。
國內LED顯示屏市場,由于從業企業數量眾多,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使得價格比拼成為市場競爭的主要手段,企業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而在國際市場氣氛則緩和很多,LED顯示屏領域來講海外廠商本就不多,雖然國外廠商目前也開始推出了小間距產品,但國內廠商進入這一領域時間更早,技術發展速度更快,產品也更豐富,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利好or不利 如何規避風險?
利好!人民幣貶值,LED顯示屏出后企業開啟海外市場“撈錢”模式。
國內LED顯示屏行業以出口為主,尤其是大陸。LED顯示屏產品的出口額占到全部銷售額的15%—20%左右。由于目前我國大陸LED顯示屏產業鏈非常完善,所以LED顯示屏企業主要原材料都來自國內,以人民幣計價,如芯片、支架等等,而出口收入都以美元計價,直接受益于人民幣對美元貶值。
近年來,受匯改影響,人民幣單邊升值一度讓出口企業很“受傷”,而此次人民幣出現大幅度貶值,對國內LED顯示屏出口企業來說,可謂是海外“撈錢”、積極布局海外市場的大好時機,但需注意的是,一般歐美市場準入門檻高,國內LED顯示屏企業受到專利、技術等的限制,很難打破市場準入壁壘,而第三世界國家,比如東南亞一帶,市場需求量大,人民幣的貶值或多或少都會刺激到企業對外貿易的增長。
不利:人民幣貶值,LED顯示屏行業海外并購熱潮或“降溫”。
人民幣貶值對中國企業來說有利好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突如其來的收購成本徒增就給國內LED屏企業火熱的海外收購合并熱潮,帶來了一絲不安定的逆風,同時人民幣貶值對出口的促進作用存在時滯。
人民幣貶值是機遇也是風險,規避風險有妙招!
專家分析認為,長期穩定的匯率環境對于企業出口相當有利,但是在人民幣匯率波動較大的情況下,企業不妨選擇美元、歐元等走勢相對穩健的貨幣作為交易幣種,可以有效規避貿易風險。此外有些企業會采取用兩種貨幣定價,硬貨幣加上軟貨幣,這樣就把貶值或者升值帶來的外匯風險可以降到最低。
人民幣匯率下跌,意味著我國的LED顯示屏企業將更有競爭力,有利于拉動出口經濟。但需要知道的是,LED顯示屏企業與其將希望寄托于人民幣貶值帶來出口收益,不如練好內功,提高產品質量,提高技術含量,在價格的談判方面,我們才能具備較高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