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藍思科技登陸創業板不到一年后,一直頗為低調的伯恩光學對外宣布,計劃在2016年上市。當時伯恩光學方面稱,公司2014年實現營收260億元人民幣,是蘋果和三星兩家公司最大玻璃面板供應商。而在2014年年底,伯恩光學總裁助理閆殿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透露,保守數據,60%的蘋果觸屏玻璃屏幕和超過60%的三星觸屏玻璃屏幕均由伯恩光學供應。
國內手機行業一位人士告訴,藍思科技和伯恩光學之間,技術人員相互流動也是常有的事。
一個可以佐證的事例是,2014年10月伯恩光學工廠副廠長張顯波因涉嫌非公職人員行賄并侵犯商業秘密罪,在深圳被湖南警方帶走。張顯波曾在伯恩光學擔任副廠長,2011年被藍思科技挖走任廠長,后又于2014年5月離開藍思科技重回伯恩光學。2014年8月,藍思科技向湖南警方報案稱,張顯波向公司員工行賄2.7萬元,試圖盜竊公司商業機密。
根據當時伯恩光學方面對的陳述,多年來藍思科技已從伯恩光學挖走高管以及技術人員達400人。不過這一說法未獲其他方面證實。
“藍思科技上市的時候,蘋果觸屏玻璃面板60%的訂單應該是給到伯恩光學,40%給到藍思科技。而且蘋果的訂單占到伯恩光學30%左右,所以相對來說伯恩的體量會大一些。”前述手機行業業內人士告訴,“但藍思科技上市之后,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擴張很快,兩者現在差距在變小,可能實力不相上下。”
藍寶石之辯
2015年4月9日,當時上市不足一個月的藍思科技總市值達到766.76億元,首次超越樂視網(300104),榮登創業板公司市值榜首。而彼時,“藍寶石”概念也正受到二級市場熱炒。
2014年,蘋果公司兩項藍寶石專利曝光,iPhone6可能使用藍寶石屏幕的消息甚囂塵上。國內A股市場由此也掀起了一股投資藍寶石的熱潮,露笑科技、天通股份、億晶光電等公司均宣布投產藍寶石項目。
藍思科技也是當時“藍寶石概念股”之一。在招股書中,藍思科技表示,2013年度公司藍寶石產品銷售收入已經達到12.34億元。隨著藍寶石材料生產技術的提高、生產規模的擴大,成本將進一步下降,今后可能普及應用于消費電子產品防護屏。
而在上市后不久,藍思科技便拋出定增方案,募集資金49億元,其中33億元用于藍寶石生產及智能終端應用項目,16億元用于3D曲面玻璃生產項目。
不過,iphone6與iphone6s最終未能像外界期待的那樣,使用藍寶石作為觸屏玻璃面板。
根據媒體公開報道,蘋果與GT advanced在2013年11月簽訂了藍寶石供貨協議,原計劃在iPhone6上搭載藍寶石玻璃屏,可惜計劃未能實現。就在蘋果發布了未配備藍寶石屏幕的iPhone 6兩周后,GT advanced申請破產。
“藍寶石目前大范圍用在觸屏玻璃蓋板上是不可行的,因為產能不夠。單蘋果一家如果要選用藍寶石作為觸屏玻璃蓋板,全球產能只能滿足它需求的30%。”孫燕飚說,藍寶石目前在攝像頭保護鏡片上的運用在增多,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但畢竟攝像頭保護鏡片比較小,所以量有多大還不好說。
不過,對于和蘋果合作多年的藍思科技來說,或早已深諳行業發展規律。
當時,藍思科技董秘彭孟武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蘋果未采用藍寶石蓋板對公司當期業績無影響。彭孟武還強調,公司此次定增募資項目是小片藍寶石產品,并沒有涵蓋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