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二、LED照明的探索丨

2004年,雅典奧運會舉行。在雅典奧運會上,劉翔在男子110米欄決賽中,以12秒91的成績打破奧運會記錄,追平了世界紀錄,勇奪奧運會冠軍。因劉翔的突出表現,讓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于中國。然而,在前一年的2003年,非典病毒彌漫中國,那時國民隱忍、積蓄、爆發,亟需精神突破。當時,LED照明的發展正處于苦樂同甘時期。
2003年-2007年,讓一小部分涉水LED產業的企業嘗盡各種苦頭。“LED行業市場什么時候才能熱起來?爆發量在那?”是當時業界討論得最多的話題之一。當時的一小部分企業,似乎嗅到LED照明的潛在商機,憑著對LED照明未來的美好憧憬,雖然市場不給力,但仍然堅持不放棄。2004年,LED產業進入自主開發階段,覆蓋外延、芯片、封裝、應用產品等上下游產業鏈,尤其是LED上游產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其中芯片產業發展最引人注目。如,2005年,三雄·極光在光亞展上首次提出“光健康”的概念,其將健康概念引入照明產業,給業界和市場都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
可是當時LED照明技術的并不成熟,成本過于昂貴,市場對LED產品的陌生,雖然很多廠家推出了各種產品,但是叫好不叫座,這對整個LED照明行業是一個極大的考驗。由于難以支撐研發成本和市場開拓的高投入低回報的局面,一部分企業選擇黯然退出了市場。

2008年,肇始于美國次貸危機的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同年,中國GDP增速回落至9.63%,與前一年 14.16%的高增長相去甚遠,僅當年外貿增速就大幅跳水至13.9%,其中照明行業出口市場交易下滑。
對于2007年至2008年剛進入LED照明行業的企業而言,2009年大量資本流入LED照明市場,2010年-2012年,被譽為LED照明的“打、砸、搶”的大競爭年代。2009年,國家“十城萬盞”計劃正式推出。根據“十一五”規劃,國家發改委于2011年10月正式發布中國淘汰白熾燈政府公告及路線圖,并將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設為過渡期。根據路線圖,到2016年,將全面禁止各種瓦數的白熾燈市面銷售,這給我國的LED推廣和普及應用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在出口下滑,國內政策引導及奧運會的助推下,在薩馬蘭奇宣布中國承辦2008奧運會的那一刻起,中國所有照明企業的目光就瞄準了總值超過5億元——奧運場館照明工程大蛋糕。

盡管國家政策給予了LED進入市場的契機,但是2010年—2011年并沒迎來業內人士預言中的爆發量,反而,代加工節能燈騙局、企業趕集上市撈金、專利侵權等負面消息充斥著整個LED照明行業,產能過剩、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山寨抄襲仿制品盛行、行業標準缺失,2010年,LED照明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質疑。2012年,LED照明行業依然草木皆兵,號稱深圳億元級LED企業相繼倒閉,停產風波四起,LED照明行業突發事件不斷。

不知不覺中,野蠻生長的互聯網經濟已經開始指點江山。2011年將總部從上海遷回杭州的阿里,背靠浙江這個民營經濟的腹地,開始衍生出電商生態系統。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成為全球最大IPO。到2014年的北京APEC時,歷經奧運、世博、亞信,中國已駕輕就熟。
2012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2012年半導體照明產品財政補貼推廣項目招標公告。同年7月,國家科技部編制了《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進一步加快推動半導體照明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與此同時,廣東省發布了關于《廣東省LED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申報項目最高可獲得5000萬資助。LED產業加速發展,國內市場尤其是民用市場的啟動被視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我國開始正式啟動支持LED照明行業快速發展的步伐。2014年,全國照明行業累計資產總計2664.80億元,同比增長10.72%。成本的降低及政策的帶動無疑是LED照明行業的最佳助推器。
歐盟在2012年就開始執行白熾燈禁令,節能燈、LED照明的占比越來越大,為我國LED產品向世界市場的進一步輸出提出有利條件。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估計,2014年LED照明市場產值為353億美元,較2013年成長47.8%,2014年LED照明滲透率也將提升至32.7%,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球泡燈及燈管滲透率分別達20%與15%。2012年,LED照明的滲透率還不足3%,而2013年,滲透率提升至6%,產業已經過導入期進入高速增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