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證實這一點,下面先來看看,包括國內歐普以及國外飛利浦為表率的照明巨頭們,他們過去在切入物聯網領域上,都曾經有過哪些動作。
據悉,正因為智能照明行業的利潤遠高于消費電子產品,國內外的照明企業巨頭紛紛嗅到照明物聯網遠大前景的氣息。從上表顯示的部分照明巨頭頻繁的“跑馬圈地”中,我們能夠再一次清楚地看到了其展開搶先布局爭奪戰的大勢所趨。
無疑,各大巨頭的頻繁動作,所預示的就是行業發展的風向標。由此,我們仿佛已經看到,智能照明將注定會是物聯網的下一個戰場。
與此同時,由于物聯網涉及到龐大的產業鏈,包括芯片、傳感器、通信模塊、云平臺等多個領域,跨界合作也已成為了照明巨頭布局物聯網的主要模式。
縱觀他們的合作模式,大體上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傳統照明設備制造商如飛利浦、歐普等正積極轉型為智能照明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
2、細分市場:照明巨頭在智能照明市場的布局各有側重,比如GE工業互聯網戰略更聚焦于城市照明,飛利浦則在辦公照明領域優先發力,而歐普則基于自身家居照明的領先地位直接布局智能家居照明。
3、聯合科技巨頭:照明巨頭們紛紛與IT互聯網、通信等科技企業,進行強強聯合,將科技企業的數據信息調度能力或互聯網通信能力和連接能力等融入自身的智能照明系統。比如GE與高通、蘋果,飛利浦與思科,以及華為與歐普的跨界合作。
4、借云平臺廠商“鍍金”:巨頭們在爭奪和布局智能照明市場的同時,抓住了各自合適的云平臺廠商作為合作伙伴,為自己的軟件服務和方案提供能力鍍了一層“金”。
所謂的跨界合作,就是在企業之間互通有無,通過相互滲透、相互融會,從而產生新的亮點,最終以達到雙贏的效果。那么,如何進行跨界合作,才能成功實現1+1大于2?這里仍以照明業界最新合作——華為和歐普的強強聯手為例。
正如印度尼西亞力寶集團創始人李文正接受《中文商業評論》中文版采訪時所說,尋找可合作伙伴時,“可以將合作理解為‘騎馬找馬’,也就是利用手中的資源,去整合更好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