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14年間,Flieger在歐司朗擔任多個領導職務,包括擔任印度尼西亞的財務總監和業務總裁。最近在歐司朗的總部擔任企業首席審計主管。此后,Flieger將負責金融監管及歐司朗在美洲地區的的業務管理。
對于這次新的任命,Wright如是說:“Flieger在金融領域有豐富的經驗,我們相信,他的學識和才干對美洲市場而言是筆巨大的財富,我們重新定位自己,致力在照明領域成為一家領先的技術公司。”
Flieger則表示:“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開拓照明燈具業務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機會,開發新技術和改進現有的技術,以證實我們對波士頓地區和美國分公司的承諾。我期待與美國總部的團隊密切合作,我們要把我們的重點從一般照明轉移到照明技術創新。”
可以看到,兩人的話語中都“觸碰”到了諸如“重新定位”及“技術創新”這一類的字眼。事實上,歐司朗此前也宣布了,將要透過藍牙(Bluetooth)技術公司發展室內定位照明市場。此市場的發展腳步仍在初期階段,顯然易見,這一場競爭必然會導致與包括上述的飛利浦在內的其他業者狹路相逢。
針對公司的這套新系統,歐司朗的執行長OlafBerlien表示已設想了許多應用面向,例如當消費者在實體店面中瀏覽商品時,可透過系統連結,將商品資訊呈現在其手機前,或是讓銷售人員操控燈光方向,以聚焦在重點商品上。另外,也可應用在博物館的導覽中,取代傳統的耳機式解說方式。
據稱,該公司的室內定位照明系統已開始在德國慕尼黑(Munich)的停車場中進行測試,以幫助車主更快速地找到停車位置。在未來,將會把室內定位照明系統與智慧城市的裝置作結合,讓城市中的照明系統都如同GPS般有導航的功能。
歐司朗還透露,公司之所以選擇藍牙作為室內定位照明系統的連線方式,是因為藍牙不需要直接的線路便可連線,此優勢在實際應用上十分重要。不論是歐司朗的藍牙裝置或是飛利浦的VLC系統,目前都在實體商場中進行測試。例如美國零售業者Target就有針對兩種產品進行測試,但因為仍屬新興技術還在發展階段,未來發展走勢仍有待觀察。另據了解,以室內定位為功能之一的LED光通信技術,過去幾年在國內市場也吸引了不少企業涉足研發。包括洲明科技、勤上光電、華策光通信等企業都有對外發布過相關技術和產品。
除了先后發布了人事變動方面的快訊,歐司朗日前還再度流出“賣身”傳聞。該消息來自9月12日彭博社的一篇報道,據稱有知情人士透露,西門子公司正考慮將其所持有的價值約8.6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4.78億元)的歐司朗(OSRAM Licht AG)股份出售給包括金沙江GO Scale Capital在內的潛在中國買家。
另一知情人士表示,金沙江(GO Scale Capital)可能把此次股權收購作為其進一步增加歐司朗持股比例或向歐司朗發出剩余股權收購要約的第一步,歐司朗剩余股權(83%)市場價值約51億歐元。然而,他們也強調了該消息的不確定性,指出,目前還未做出任何決定,GOScaleCapital仍有可能不參與此次交易。上述兩名知情人士還提醒,這些股份也吸引了其他中國競購者以及私人股權投資公司的興趣。
對此傳聞,GO Scale Capital的伍伸俊12日在接受采訪時則表示,公司確實有意尋求與總部位于慕尼黑的德國歐司朗的潛在合作機會,但拒絕進一步置評。而西門子和歐司朗方面的發言人均拒絕發表評論。
實際上,西門子早前已試圖剝離低盈利能力或成長前景不樂觀的業務,并曾于2013年將照明制造商分離出去了。分析指,在專注于高速列車,醫療設備和產品等工業應用后,出售歐司朗剩余股份將使得西門子所剩不多的面向消費者的資產又減少一項。由于分拆,歐司朗已削減7800多個就業崗位,并已于7月同意4億歐元將其普通燈具業務出售給包括木林森在內的中國財團,以專注于建筑物,汽車和城市方面的照明技術。
GE:“邊緣化”的巨頭,“抽身引退”為另謀發展
GE在中國被“邊緣化”的說法,一早便已甚囂塵上。
過去的一段時間,國際照明巨頭收縮照明業務的消息與舉措接二連三涌現。這不,繼飛利浦、歐司朗等之后,國際照明巨頭GE(通用電氣)照明也似乎萌生了“金盆洗手”之念,例如近日就傳出了其將要退出亞洲和拉丁美洲市場。有知情人士證實,就這個“抽身引退”的消息,GE照明的CEO確實在此前發布的內部郵件中有所表露。
為此,有媒體就嘗試在GE照明中國公司官方網站留言試圖求證上述傳言,但暫時未獲得回復。再以郵件的方式聯系GE照明亞洲區相關高層試圖了解情況,同樣音訊也是“石沉大海”。
雖然反應有點撲朔迷離,GE照明CEO在寫給內部員工的郵件中宣布,自今年11月30日起,GE照明將終止在亞洲和拉丁美洲的所有直接商業活動,又確是言之鑿鑿。消息人士指,GE照明會采取何種方式退出,至今也未有對外公布,應該說還未有明確計劃,內部或仍處于觀望狀態。
傳統照明巨頭剝離照明業務乃大勢所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傳統照明轉向LED照明時代,利潤空間已大大被壓縮。有業內人士觀察發現,近幾年的GE照明已在陸陸續續退出亞洲市場。如五年前就有傳聞要退出中國,主要是其在中國的發展走下坡路,效益不好所致。
據了解,GE照明在中國只做渠道,并不設實體廠,其產品主要通過是委托廈門一家叫“通士達”的公司代工。資料顯示,廈門通士達有限公司是廈門輕工集團下屬企業,主要從事節能型電光源產品、照明電器、塑膠制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經營。其旗下子公司中,通士達照明、通士達新科技皆與GE有合作。此外,通士達也幫助GE照明生產銷售北美市場的照明產品。關于GE照明要退出亞洲市場的動向,通士達內部員工在反饋中只稱“不了解具體情況”。
一直以來,GE照明與飛利浦、歐司朗被列為“世界三大照明巨頭”,盡管其歷史悠久,但在亞洲市場的知名度,明顯不及其它兩大世界照明巨頭。業內人士甚至認為,GE照明在中國的發展,長期處于被邊緣化的狀態。
據了解,GE照明主要面向歐美發達市場,其產品涵蓋工業照明、戶外照明、商業照明等,總體上看,工業照明和戶外照明這兩塊產品線更具備優勢。而事實上,GE照明在中國市場的推廣力度,確實不如飛利浦等其他品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跟前者的產品布局有關。另外,由于GE照明在中國市場的推廣均以工業照明為主,主要采取招標進行,所以推廣方式和其他面向家庭、商業應用等照明產品的推廣也不同。
業內專家分析,GE照明退出亞洲或拉丁美洲市場,對其實際影響并不大,這是因為這兩個市場營收規模都很小。GE照明中國區總經理陳瀚就曾經對外表示,對GE而言,其照明業務所占的比重僅占公司2%的銷售額。而且GE照明品牌的知名度主要集中在北美市場,整個中國市場的營收規模可能只占GE照明整個營收的10%左右。
因此,GE照明即使終將退出亞洲市場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如中國照明市場已是一個低毛利市場,競爭也將會越來越激烈。GE照明為一心一意追求高利潤的市場,而放棄相對利潤較低的市場,只是正常的企業經營行為。此外,也有觀點認為,國際照明巨頭們撤離或放棄某部分業務,并不意味著在照明行業發展已失敗,未來或可能會在智能照明方面“卷土重來”。
今年較早前,GE照明就宣布打算在2017年8月底關閉位于美國的列克星敦和薩默塞特的燈具廠這兩家工廠主要業務就是傳統照明產品,其中列克星敦主要生產傳統照明燈具,薩默塞特主要生產鹵素燈。到了近日,外媒披露GE照明又對內宣布將關閉其在布里奇維爾的燈泡廠。這家傳統照明工廠始建于1948年。GE發言人AliciaGauer.透露,如果得到工會同意,這將是GE今年宣布關閉的第三家照明工廠。
對此,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工廠生產的傳統照明產品已經過時,預計未來將在這座工廠生產新的產品。目前,這座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僅為80%。該公司報告指出,GE照明現在計劃把重點放在推動LED技術的創新和增長未來美國市場的燈泡一半將是LED,到2020年超過80%的全球照明收入將來自LED業務。
有國內業內人士認為,出于GE照明整體戰略的考慮,本身對亞洲市場資金投入少,再加上近年來人工成本上漲等等原因,其在通用照明領域已經無法與中國企業抗衡。對于GE照明來說,僅有的優勢就在于特殊照明等高端市場。此外,更是有業內人士推測,GE照明下一步很有可能剝離通用照明業務資產,并或將在亞洲尤其是中國尋求合適的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