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照明”越來越多被提及,一眾企業均看好智能照明未來發展,并開始著手和切入智能領域。廣東佛山市照明產業實力雄厚,尤其南海區是我國重要的照明產區。那么,南海照明產業如何轉型升級?如何創新集聚?為此,本期,我們對話佛山獅山鎮委委員、副鎮長何宇聰,一起來談談。
佛山獅山鎮委委員、副鎮長何宇聰
媒體:“智能照明是LED產業未來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對此,您認可嗎?
何宇聰:
2016年,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市場競爭日益劇烈,南海照明又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以往的產品單一化、同質化競爭更顯生存壓力。因此,早在2014年,佛山高新區就開始布局,著力引導南海照明向智能化、個性化等細分市場發展,鼓勵企業瞄準細分市場,通過科研投入或個性設計等手段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智能照明”必將是未來照明市場的后起之秀,不同于傳統商業照明、道路照明等產品的量大、利薄、競爭激烈,智能照明可以是集個性化、智能化于一身的跨界產品,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相當巨大。
媒體:在推動智能照明產業發展方面,佛山高新區又有哪些新思路、新舉措?
何宇聰:
在鼓勵和培育南海照明產業向智能照明轉型發展方面,佛山高新區可謂“不遺余力”,主要是從鼓勵企業科研投入、引入工業設計發展資源、打造知名品牌示范區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佛山高新區主導建設的芯光源孵化器先后獲得“省級孵化器”和“國家級孵化器”的稱號,眾多照明產業相關的創新創業項目搶先進駐,掀起佛山高新區照明行業的創新創業熱潮,同時培育高企或高企入庫工作不斷深入;通過鼓勵發動、專人輔導、政策獎勵等方式引導區內照明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從而促使企業加大科研投入,掌握核心技術(專利),進而引導企業轉營更為智能、更具科技含量的照明產品。
其次,佛山高新區早在2013年就聯手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等本土工業設計資源,為照明產業注入創新元素。通過政府支持行業舉辦設計大賽,誘發照明創新理念與產業市場的有機對接,兩屆的照明設計大賽累計發掘超過1000件創新作品,期間通過企業對接、學生進企業等活動實現理念作品向市場產品的轉化。
再則,2015年南海照明創客空間正式運營,佛山高新區工業設計創新聯盟的成立,無疑是南海照明產業創新發展的強大智力引擎。另外,2015年為進一步提升高新區照明產業企業的競爭力、知名度,佛山高新區積極開展光電產業的“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創建工作,不斷提升企業產品質量,打造品牌企業集群。
媒體:未來,佛山高新區將為南海照明產業升級,推動照明產業創新聚集做出怎樣的努力?
何宇聰:
針對南海照明產業,佛山高新區近年來通過建載體、造園區、全配套、促集聚等方式鼓勵照明產業在佛山高新區的發展。經過3年多的建設和運營,廣東省新光源產業基地核心園區已開發面積約400畝,集聚照明及相關企業超過130家。
到目前為止,園區可投入使用的載體面積達72萬平方米,其中商務載體約10萬平方米、工業載體約54萬平方米、生活配套約5萬平方米,加上周邊城市配套日益完善,已基本形成以半導體照明產業為主導的完整產業鏈,以園區為核心點,構筑起一個城市、產業融合發展的國際化產業社區。
接下來,佛山高新區將繼續加大扶持力度,加快高新區工業設計創新聯盟服務驅動,鼓勵企業科研創新、產品升級,通過創意設計、創客養成、品牌培育,推動照明產業的創新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