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觸控屏上輕點“聚會模式”按鈕,收到指令后,房間燈光瞬間變得五彩繽紛,并隨著音樂律動變幻。當需要工作時,切換到“工作模式”,指尖在觸控屏上隨意滑動,燈筒即會通過白光、黃光的明暗配合,營造舒適的光環境以減輕人的視覺疲勞。
這是南海區凱昌燈飾電器有限公司(下稱“凱昌燈飾”)研發的燈光照明定制系統,并準備向國內市場大力推廣。凱昌燈飾董事長吳育林相信,隨著人們對燈光照明要求的不斷提高,這種光定制技術將迎來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在未來幾年走進千家萬戶。
而在大力推進健康照明產業發展之前,凱昌燈飾已有多年的研發經驗積累。“作為一家出口業務占80%的照明企業,廣東凱西歐照明有限公司(下稱“凱西歐”)正進行戰略轉型。為此,我們成立了凱昌燈飾,專門瞄準國內健康照明市場。”吳育林說,并在十多年和歐洲品牌合作的經驗基礎上,把德國健康照明的理念引進國內,通過技術創新和建立行業標準,加快傳統照明產業實現轉型升級。
1 瞄準健康照明產業細分市場
“有些光對人的眼睛、皮膚等是會產生危害的,還有光線也會影響到我們的肝、腎、心臟等器官。”吳育林說,比如,過度的藍光會引發視覺模糊,加重視網膜黃斑區疾病,不舒適的色溫容易引起失眠,影響人的休息質量和工作效率。
相對于傳統照明,健康照明除了需要滿足場所的功能性要求外,還必須滿足人們的心理要求,比如色溫、亮度對人的情緒的影響等。
在瞄準健康照明產業細分市場后,吳育林開始加大研發投入。“健康照明涉及智能系統、光參數、芯片開發等一系列研發領域,單靠企業自身力量難以實現。”吳育林說,為破解這一難題,凱昌燈飾與3所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比如,與復旦大學聯合研發光參數,制定健康照明標準,并與中山大學和清華大學分別聯合開發全光譜LED芯片研究與應用和LED情調照明燈光應用模式。
產學研合作奠定了健康照明產業的發展基礎,整合社會各類優勢資源也促使凱昌燈飾加快發展。“我們還與3所醫院展開合作,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301醫院、北京大學醫學院等,并針對養老院、幼兒園等不同場所研發定制各類產品。”吳育林說。
2015年,凱昌燈飾成功研發出光定制系統,該系統包括了基本模式、行為模式和情感模式,系統可以通過對色溫、亮度和顏色搭配的不同調節發出千變萬化的光,滿足不同人群在不同場景對光線的需求。
“我們計劃明年起全面拓展國內市場。”吳育林說,凱昌燈飾將專門做國內主打品牌,提供全線優質的照明產品線,并服務于各大工程、經銷商、零售及機關行業。
2 多年研發積累突破市場“痛點”
事實上,在涉足健康照明領域之前,吳育林已作了多年的研發積累。
2009年,吳育林在國內率先提出“情調照明”設計理論,打破照明設計理論長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 情調照明 以環保、健康、智能化、藝術化為宗旨,將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進行照明設計。”吳育林說。
在成立凱昌燈飾之前,凱西歐主要生產LED光源、LED商業照明、LED家居照明、LED燈光防盜等產品,產品以出口為主,并與世界燈飾巨頭PHILIPS、NLC等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2011年,凱西歐成立佛山市中南半導體照明研究院,并出版第一本《情調照明》系列叢書。而在2012年,凱西歐在中國推出首款“情調照明”筒燈系列,并與德國百年燈飾巨頭BRUMBER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其大中華地區產品獨家代理商。至今,凱西歐已申請國內專利300多項、國外專利50多項,擁有員工100人,研發人員約占15%。
“情調照明燈具推出后,在歐洲燈具市場受到廣泛關注,產品銷往意大利、德國、西班牙、法國、美國等高端市場。”吳育林說。
在與德國企業十多年的合作經驗基礎上,凱西歐通過對接外部資源,與西班牙、意大利等企業展開關于燈光與人體荷爾蒙系統之間的影響與作用,以及燈具設計方面的合作,并根據前期的研究數據推出了健康照明的藍光危害、安全、顯色性、色溫、眩光、頻閃、照度七大指標。
“我們引進德國最新技術,每種顏色的光都有它的光譜密碼。比如,紅色光會刺激人的感覺神經系統,加速皮膚的排毒代謝。紫色光則能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心肺間的血壓,幫助人放松和入睡。”吳育林說,而對視力傷害最大的藍光,我們要求其強度不能超過其他波長的光,對于顯色性要求大于90,以最大程度還原物體本來顏色。
目前,凱昌燈飾研制出的防藍光眼鏡,能有效阻隔80%藍光對眼睛傷害的同時,還能減少400nm波長的紫外線帶來的傷害。除此外,凱昌燈飾已研制出無頻閃、無輻射、無眩光,無藍光危害、高顯色性的健康光源照明產品。
3 未來推廣仍有“攔路虎”
盡管如此,吳育林一直在尋找健康照明在國內市場的切入點。“德國有關照明和健康關系已有幾十年的研究基礎,但在國內仍是一片空白。”吳育林說。
經過前期調研,吳育林發現國內消費者對于健康照明的理念接受度不高,市場推廣難度大。他認為,相對于國外市場對于光線質量的極致追求,目前國內消費者還停留在只注重燈飾外觀造型的初級階段。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健康的追求越來越高,行業標準也會隨之改變。”凱昌燈飾相關負責人說。在他看來,制定標準是孵化新產品與推向市場的關鍵。而在此過程中,政府應成為平臺的搭建者和規則的制定者。
該負責人舉例說,幼兒園整體光系統升級改造工程,如果政府能在此過程中引入先進的照明標準,對健康照明產品的推廣也會帶來很大幫助。“現在兒童近視率這么高,而佛山作為照明產業基地,城市是否可以優先享受產業帶來的健康光環境,這對于政府服務為民、提升兒童健康以及企業創新發展都是多方面受益的。”他說。
“南海照明產業發展的戰略定位可以從原來單純照明,轉變為醫療保健等健康照明產業方向,這樣能挖掘更大的市場空間。”吳育林說,基于原有產業基礎,南海也是最有能力發展大健康照明產業的。
基于多年的行業判斷,吳育林分析認為,隨著照明行業的轉型升級,南海照明產品在環保、節能、壽命等方面已不占太大優勢。“南海照明產業未來發展方向需聚焦在醫療、保健路等領域。產業發展應抓消費升級,關注人不斷提升改變的消費需求,不能忽略市場變動因素。”他說。
吳育林建議,政府可以通過調研了解企業需求,搭建各方面平臺以及建立相關扶持政策,為企業提供專利質押融資、人才交易等方面的便利渠道和綜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