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點照明跑路

10月14日,朋友圈瘋傳,又一照明企業跑路,顯示房東已貼出公告
從網上查詢到,中山市柒點照明成立于2008年,旗下驅動電源工廠(禾田光電)規模已達3000平方米,擁有CE、CB、TUV、CCC、SAA、UL、EMC等資格證書,能嚴格執行世界各國電器行業標準。柒點照明生產車間已達2800平米,員工總計180人,已經發展成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柒點照明主要做LED燈的,而且價格很便宜。
上述倒閉企業大多具有一個共同點:三角債。三角債是中國特色,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各環節角色之間的互保。原材料供應商商--配套企業--應用企業--經銷商--客戶這樣一個鏈條里,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現資金拖欠問題,就可能形成產業鏈上的三角債。
受經濟不斷下行、LED行業增速放緩等因素的影響,企業債務環境在不斷惡化,相信最近倒閉的很多企業里,一定有不少是被三角債拖垮的,賬戶上皆是“應收而未收款”與“應付而未付款”,但企業常常還想再賭一把,繼續投入--產出--積壓--拖欠--再投入--再產出--再積壓--再拖欠,陷入大生產大賠小生產小賠的惡性循環里。交易秩序紊亂,結算紀律松弛,信用觀念淡薄,又加劇了三角債,它的陰影如今籠罩著LED中小企業。
過去幾年,隨著大量資本的涌入,LED行業一直供過于求。行業技術含金量相對較低,產業步入拼低價、拼規模的時代。然而,拼低價、拼規模的發展模式需要巨大而持久的資金支撐,一旦在資金的某個節點稍有阻滯,整個發展模式就會分崩離析,企業就會陷入危險境地。尤其是中小企業,沒有良好的資金儲備和經營策略,更容易遭遇倒閉的風險。
站在2017年的開頭回首2016,關廠、裁員、倒閉、跑路頻現,LED產業風聲鶴唳,LED是否不行了?這是大錯特錯!我認為,這是產業結構在優化。經過“倒閉潮”的大浪淘沙,生存下來的企業都是經得起市場的考驗,實力雄厚、品牌優良、產品質量過硬的精品企業,在這些企業的引導下,LED產業將會走向早已偏離的正軌。
進入2017年,隨著供給側改革的進一步深化,LED供求關系將會得到進一步改善,低端落后的生產產能將會進一步淘汰,屆時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將會更加惡化。還能在這個行業穩穩矗立的,無一不是堅持品質及信譽的良心企業。常言到,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在LED產業高增長大潮衰退的今天,LED企業必須堅守底線,合力創造出一個良性的生態環境,才能迎來行業的春天和自我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