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智能照明控制在國內一直被忽視,尤其是在住宅建筑中,大多數住宅仍然沿用傳統的照明控制方式。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建筑照明系統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滿足基本照明需求上,還要求控制智能化、操作簡單化、節能高效化,智能照明控制由此應運而生。

那么作為智慧城市重要組成部分的“智能照明和智能建筑”,如何實現技術上的融合?在競爭激烈的照明市場中企業又應如何保持優勢?帶著這些問題,筆者采訪到上海歐切斯市場總監閻振國。

上海歐切斯市場總監 閻振國先生
照明控制如何與智能建筑有效結合?
近年來,隨著我國房地產業的迅速發展,建筑智能化行業發展十分迅速,各類高檔住宅小區、政府辦公樓、商務樓盤和公共建筑對智能照明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按照各個功能區域的運行情況預先進行光照度的設置,不僅能提升建筑物的整體形象、還能節約照明能耗和運維成本,賦予建筑以生命。

在閻總監看來,為了與各種建筑結構布局完美適應,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合適的照度、室內裝飾和光源的顯色性、室內亮度的合理分布等。以住宅照明來說,根據房間功能的不同,所要求的照度值也是有變化的,在做照明設計時,不能一概而論。閻總監表示,傳統一鍵一電燈的照明控制方式過于機械,而且不能對亮度進行智能調節,資源浪費嚴重。與之相比,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可以通過靈活、智能的控制方式達到完美的燈光照明效果,優勢明顯。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般來說辦公樓的照度設計在500lx左右,而這一照度在實踐中往往是偏離的,基于兩種現實: 首先,實際安裝時是需要考慮到光衰等因素的,即在不考慮自然光條件下,一般燈光初始照度都是超過600lx,其次,實際使用往往是在有自然光的疊加,這樣照度就會遠遠超過500lx設計值,這在過去可能沒有很好解決方案,但是現在,隨著智能照明控制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融入,照度調節成為了現實。照明控制系統可以根據自然光亮度自行智能控制,過亮時調暗,過暗時補足照度。既提高了眼睛舒適度又能降低能耗。

直擊市場,打造智能控制差異化
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帶活了智慧社區、智能交通等一眾領域。由于巨大的市場前景,智能照明也成為眾多資本圍獵的獸場。根據資料顯示,預計2018年全球智能照明市場規模有望超過700億美元,智能照明市場將得到進一步的釋放。
然而強勢的資本進入,導致智能照明控制走向激烈的價格競爭中,同質化現象也愈發嚴重。縱觀整個市場,我們會發現一種控制概念一經提出,同類的產品便會像雨后春筍一般萌發。閻總監指出,一般企業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最容易出現一種“硬拼”的局面,導致惡性競爭。他認為,與其以低價獲取市場份額,不如通過差異化戰略,即提供與競爭者存在差異的產品或服務來獲取優勢。

歐切斯為上海靜安香格里拉酒店提供智能調光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使用得較多的調光方式主要有前沿切相(FPC),可控硅調光、后沿切相(RPC)MOS管調光、1-10VDC、DALI(數字可尋址照明接口)和DMX512(或DMX)五種。閻總監表示,前沿相位控制調光器一般使用可控硅作為開關器件,所以又稱為可控硅調光器,由于可控硅調光器價格低廉,這種調光器在市場上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它在如鹵素燈和白熾燈之類的阻性負載上有理想的效果,但應用與LED驅動這樣的容性負載,往往存在匹配問題,通常表現在調光范圍窄,燈光閃爍,LED驅動器發出噪音等等。雖然通過線路優化,可以滿足部分型號可控硅調光器的匹配要求,但由于市面上調光器的型號實在太多,還沒有一家采用常規電路的可控硅調光驅動器廠家可以宣稱自己的驅動器可以匹配所有的可控硅調光器。
為解決這一行業痛點,歐切斯基于自己的技術積累,采用了與眾不同的拓撲結構,LED驅動器內部通過單片機控制,不僅解決了與不同可控硅調光器的匹配問題,還可以利用編程改變調光曲線,實現線性或對數調光,使燈光調節可以控制得更加精確。歐切斯通過解決行業痛點來提升客戶體驗,客戶也愿意為此買單,避開了單純的價格競爭。
結語:建筑走向智能化的趨勢,驅動智能照明控制技術與市場一齊成長。毋庸置疑,技術一直都是企業競爭的核心根本。尤其在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輩出”的當下,企業更需要重視技術的積累和升級。同時,未來各家廠商之間比的不光是技術突破,更重要的是能夠精準命中消費者及使用場景的需求,才能將智能照明產品真正帶入終端應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