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品牌的創意中心:
目前在香港實行的一國兩制,除了開車左邊走,講廣東話與有限民主的普選,香港與內地最大的不同就是學術自由,言論自由與思想自由,一百多年西方文化的影響,讓香港接收了西方教育的精髓,東方教育可以培養聽話與服從意識極強的白領員工與耐操的技術人員,他們可以刻苦認真的將任務完成,卻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創造不出新的發明或新的創意,這是內地的短板,創意與發明需要自由的環境,香港就是這樣的寶地,過去也確實創造了不少的電影戲劇,流行文化與品牌,曾幾何時,在八九十年代,香港這塊彈丸之地將兩岸著名的歌星演員與文化工作者吸引到這里,成就東方好萊塢的美名。
可惜,進入二十一世紀,在中國崛起的大潮中,香港沒有善用自己的優勢吸引內地的優秀文化工作人才到香港,創造普通話的新文化流行風潮,只是一直在固守粵語文化圈,結果圈子越來越小,影響范圍有限,后果是造成優秀的文化工作者逐漸流失,話語權越來越小。十幾年來,因為工作的關系,和很多香港人共事與接觸,我覺得香港人很有想法,沒有被框框條條所束縛,很容易接受新事物,他們的敬業精神,職業素養也非常高。自由的思想,不受限制天馬行空的創作,香港應該是中心而不是越來越邊陲,內地很多城市喊口號,說要超越香港,單單香港那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環境和法治精神,上海和北京等地要超越,我覺得很難,只看香港要如何保持優勢把一手好牌正常的打下去而不是屢屢失常機會一再流失,香港還是那個璀璨與唯一的中國明珠!

(圖七 這張照片是我拍的,主題是在框框內的香港,當香港打破框框帶給她束縛的時候,就是香港破繭再起的時候)
很多人喜歡跟我討論香港問題,我認為香港不是問題,而是問題要如何利用香港來解決,也許因為歷史的原因,中國在衰落與不好的時候香港反而是最好的黃金時期,香港不能總期盼祖國不好來發國難財,香港應該利用自己的優勢給內地一個對照,幫助內地一起跟香港一樣好,內地的同胞也不要有一種心態好像是我的旅游消費香港才會好,兩岸三地是互補的,是缺了誰都對自己不好的,以前分開了,所以大家都看對方優點多,缺點少,現在大家在一起了,彼此都在看著與放大對方的缺點,大家何不換個角度,靜下心來再看看彼此的優點呢?
本文由行家說APP出品。阿拉丁照明網獲得授權轉載,謝絕任何未經許可的轉載。授權聯系微信號:hangjia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