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標準化工作培訓暨半導體照明標準化高峰論壇在天津港保稅區成功舉辦。該論壇由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天津濱海新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主辦,天津市半導體光源系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天津港保稅區科技發展局、天津工大海宇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承辦。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天津市尤其是濱海新區的半導體照明產業鏈日臻完善,產業布局初步完成,集聚效應逐漸突出。
半導體照明產業加速發展
記者注意到,早在2011年,國內最大半導體照明運營中心——西控勤上運營中心就落戶在了濱海新區。該項目包括運營中心、結算中心、研發設計中心及環氧樹脂封裝生產基地,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半導體照明生產、研發和運營中心。
而在去年,代表國內一流科研水平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化研發中心落戶濱海新區。該研發中心由天津工業大學牽頭投資建設,其主要研發方向定位于LED(發光二極管)外延片、芯片、封裝、照明應用產品技術開發,系統集成應用等,項目范圍涵蓋應用技術研發、產業化關鍵技術攻關、LED核心技術研發、人才引進與培養、技術培育與轉移等領域。目前以該研發中心為主要依托的“高端半導體照明產品開發及產業化”項目已被列入國家863計劃,同時也被列入本市20項自主創新產業化重大項目之中。
天津工業大學專家介紹,按照計劃,本市將加速推動半導體照明產業集群的形成,突破大功率半導體照明產品熱管理、光學、電源及驅動關鍵技術,建成3萬平方米半導體照明產品生產廠,形成年產30萬盞LED室內外照明燈具和30萬套LED汽車燈具生產能力。
而根據《天津市半導體照明應用工程實施方案》,天津LED項目將采用最新的技術和產品試點示范形式組織實施,并分模塊進行:LED道路、LED校園、LED生態城、LED濱海新區、LED工業園區、LED社區、LED大運會。目前,濱海新區、中新天津生態城及多個工業園區和重點項目的LED示范模塊項目應用都已經開始。
據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介紹,通過產學研結合,本市將在濱海新區培育形成100家的企業集群,產值達到100億元,最終建成國家級半導體照明研發及成果轉化基地。
市場需求帶來無限商機
實際上,根據《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從2016年10月起,禁止進口和銷售15瓦及以上的白熾燈。這也意味著,LED照明市場迎來巨大利好。中國照明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政府的推廣、技術成熟度的不斷提升、公眾節能意識的顯著增強,LED燈在未來有望保持20%-30%的年均增速。
在業內人士看來,LED產品的競爭,最終將從單純的價格競爭,走向價格、質量、品牌等方面的綜合競爭。而近年來,濱海新區的LED產業初具規模,產業鏈基本形成,目前直接從事半導體照明技術和產品研發生產應用的企業達數十家,聚集了三安電子、三益照明設備等一批領先企業。
不少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早在幾年前,濱海新區就大力推廣光控LED路燈,從而形成了市場的巨大需求。
“我們的產品在國內銷售近2000萬只。目前天津開發區、中新天津生態城內的部分公建設施和企業都大量應用了我們的LED照明產品。”位于開發區的三益照明設備(天津)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預計,隨著LED市場的升級以及城市建設的環保要求,LED產業將迎來巨大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