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面臨困境,但不少燈飾商戶也在積極尋找轉型之路
有企業從賣燈飾到賣燈光設計方案 有市場打造以燈飾為核心產品的新型商業綜合體
有商戶從賣別人的品牌到賣自己的品牌 有商戶專注做好燈飾細分產品
如何把別人甩出幾條街
來看看市場和商戶的轉型Style
由于市場環境發生極大變化,原來的經營方式已經難以為繼。
面對嚴酷的現實,商戶、市場都在積極謀變,尋找轉型升級之路。那么,他們的升級之路好不好走?路在何方呢?
【企業轉型】
從賣燈飾到賣燈光設計方案
“華麗燈飾思路的轉變是從2010年開始的,這幾年,一直在思考,如何跳出價格競爭的局面,實現徹底轉型。”從業已經29年的華麗燈飾董事長連志剛對河南商報記者說:一方面,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家都在紅海里廝殺,沒有贏家;另一方面,消費者對燈飾產品有了更加多樣化的追求。
企業必須跳出低價值的紅海競爭,尋找新的可持續發展的新藍海。
連志剛研究發現,在燈飾領域,企業都有最擅長的一面,“有的人把電燈做到極致,有的人把智能做到了最好,但沒有人能把這些綜合起來,給客戶提供一個系統的燈光解決方案。”
“我們所做的,是要為客戶提供系統的全屋燈光設計方案。”連志剛說,“這是與科技創新相關的新藍海。”
華麗燈飾的這一個創新舉動,把整個行業都顛覆了。譬如說,以前,安裝燈飾產品是房屋裝修的最后一道工序,而現在,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好燈光設計方案,需要在房屋剛開始裝修時,就要做好布線設計。
“把燈飾行業從產業鏈的最末端提到了最前端。”連志剛稱,以前,安裝燈只需要去客戶家里一次就夠了,而現在需要去10多次。
【市場轉型】
打造以燈飾為核心產品的
新型商業綜合體
這幾年,華豐燈飾界在中原燈飾行業一直保持著領先地位,一直用創新思維去改變商業未來。
現階段,應時而變,從原先的一個燈飾商場轉型為燈飾生產商展示產品的窗口,打造扁平化的銷售網絡體系。
曾有經銷商對此表示不理解,認為與燈飾的源頭關系走這么近,消費者以后不都去生產廠家直接購買燈飾了,代理商還能有生意嗎?
對此,華豐燈飾界總經理楊軍倒不這么看,他認為,和生產廠家建立關系,說明華豐燈飾界有直接的貨源以及優質的燈飾展銷平臺。
“沒有人會為了省一些小錢,舍近求遠去生產廠家買燈飾產品。而我們要在消費者心中樹立這樣一種觀念:在華豐購買燈飾與在生產廠家購買燈飾在價格上、服務上是一個標準。”楊軍說。
“為了豐富產品體系,也為了增加與消費者的黏性互動,華豐燈飾界引進了酒店、銀行、健身房、美食廣場等。”楊軍說,形成以燈飾為核心產品的新型商業綜合體。
由于不斷創新,這幾年華豐燈飾界的商戶在逐年增加,已經從2011年的400多家增長到現在的近1000家,從業人員將近4000人。
【商戶轉型】
從賣別人的品牌
到賣自己的品牌
王先生是天榮金泰成燈飾廣場的一名商戶,從2012年開始創業,這5年來,他一直在天榮金泰成燈飾廣場做生意。
“以前,我對面的商鋪都是開燈飾店的,如今,都換成其他行業了。”王先生說,有些商戶撐不下去不干了,有些商戶則搬走了。
談起這幾年的生意,王先生用慘來形容。前兩年,每到下午四五點的時候,是他店鋪最忙碌的時候,工人都忙著發貨,“每到四五點,店鋪前面會堆滿貨物,等待著物流公司來運走。而現在,基本上都沒啥事了。”
這兩年燈飾行業形勢不好,王先生的店鋪也不能幸免。但王先生會經常上一些新的貨品,下游商家也對新貨品感興趣。
“因此,今年上半年,在大部分店鋪生意下滑的背景下,我的店鋪還有小幅的增長。”王先生說。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燈飾行業同類產品多、產品同質化嚴重,商戶要想在激烈競爭中殺出一條出路非常不容易。
為此,王先生從去年開始研發自己的品牌。“這些燈帶就是我們自己開發的品牌。”王先生說,目前來看市場效果還不錯,有許多下游經銷商來要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