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臺灣地區臺北市大馬路的高壓鈉燈將步入歷史,北市公園處今年起陸續汰換成較節能、較光亮的LED燈,預計明年再編列2.4億元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5178.14萬元),將剩余2萬盞高壓鈉燈全數落日,最快明年6月底完成。
公園處路燈科長楊森豪說,水銀路燈、高壓鈉燈皆含有害金屬“汞”,后續廢品處理時,對環境污染較大,LED燈每盞可節電40%;若全數換完,可減少用電約1067萬度,減少碳排約573萬公斤,相當于1.5座大安森林公園1年的吸碳量。
臺北市路燈將近15萬盞,過去以成本低的水銀路燈為主,考量照明效果,漸漸將主要道路換成高壓鈉燈;隨著LED燈產業成熟,加上發光效率佳、壽命長,市府決定陸續將水銀路燈、高壓鈉燈,全數換成LED燈。
楊森豪表示,目前水銀燈已全數汰換完成,至于高壓鈉燈去年中旬跟LED燈業界協商,業者隨即開發出2種新型高流明的燈種,在取得標準檢驗認證后,今年開始換裝。
根據公園處統計,臺北市一般道路的高壓鈉燈,共計3萬1530盞,今年6月起已汰換約1萬盞,集中在忠孝東西路、中華路;剩余2萬盞,最快明年6月換裝完成。
楊森豪說,臺北市選用的新型LED燈,照射范圍較廣,但因屬于新型產品,成本確實比舊型LED燈高2、3成,但節能效果高、發光效率也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