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0日在北京清控人居光電研究院,召開了2017年度文化部行業標準化研究項目“美術館照明質量評估方法與體系的研究”第一階段工作會議,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承辦,會期為一天,分上下午對不同議題進行了學術研討,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中國照明學會、照明照明學會室內委員會、北京照明學會設計委員會和中國博物館協會陳列藝術委員會的代表們,以及特邀專家、支持單位代表4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本課題的研究,主要針對我國目前現有美術館中普遍存照明質量參差不齊的現象展開,通過我們對全國部分美術館開展小范圍的照明質量預評估和評價體系的構建,為將來盡快制定照明質量評估標準做準備,盡快解決我國文化行業對美術館照明質量運營水平不高的棘手問題,以促進各級各類美術館對社會公眾服務的質量,以促進我國文化行業全行業的高品質高標準的運營,打下良好地學術基礎。
會議主要解決課題實驗工作的難題,希望通過會議的形式與專家學者們進行協商交流,力求用較科學的方式來保障課題的順利開展。
首先由項目負責人艾晶女士,做了前期工作的總結匯報:課題由文化部科技司于今年6月28日正式立項,7月4日在海南省博物館進行的項目啟動工作。目前課題組得到了全國12家文博單位的支持,已 經匯聚了來自全國博物館和美術館系統、照明領域知名專家與學者22位, 8所知名高校、2家國家級研究所、8家照明企業參與了課題的前期研究工作。尤其得到了“中國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廣東省藝術博物館”三家美術館領導的大力支持,已協助我們完成了各項實驗數據的采集工作。前階段工作內容:主要是研究資料的收集,評估專家資格的篩選,評估方案的起草等工作,尤其對以上三家一級一類美術館的照明質量實驗評估計劃的落實,為我們完善整個課題研究已打下了良好地基礎。接下來我們還要進行4個子課題實驗室工作啟動計劃,它們分別是:要針對美術館照明的光品質色彩進行實驗,要針對觀眾的視覺舒適度進行研究,還有針對各種光源品質進行模擬實驗,以及對美術館照明的文物損傷性實驗計劃。另外,還將對全國遴選的38家美術館進行進一步地實驗性預評估的數據采集工作,我們都將做好細致的準備工作。
接下來大家認真聽取了對三家美術館實驗性評估工作的匯報,我們課題組是采取專家帶隊,其他成員配合的形式,開展的實施計劃。他們分別由:來自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張昕先生擔當第一組對中國美術館的預評估計劃,由首都博物館的程旭老師負責的第二組對廣東省藝術博物館的評估計劃,以及由江蘇省美術館副館長陳同樂老師和清控人居光電研究院院長榮浩磊先生共同開展的第三組工作計劃。會上這三組一一匯報了他們的前期主要工作內容與遇到的研究難題。會上專家們也給予了必要的技術支持,另外,我們還邀請了WAC華格照明燈具(上海)有限公司代表就他們以往配合本人承擔的2015年文化部科技創新項目“LED在博物館、美術館的應用現狀與前景研究”實地調研經驗進行了交流。
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本課題的研究計劃,目前具有很高的現實指導意義。它主要針對當前我國美術館中普遍存在照明質量不高的現象展開,由于普遍存在缺乏專業設計、工作上無科學方法來指導,如直接導致美術館照明工程無參考標準來設計,在工程驗收階段無參考評估合格性依據,以及在美術館日常照明管理工作中,存在無考核質量標準來支撐等問題突出。這些問題與我國當前未有一部關于美術館照明質量的評估標準有直接關系,因此我們課題組就以上問題進行開展工作。希望通過我們的研究,能盡快制定出一部符合我國現階段對美術館進行照明質量的評估標準,以促進解決三大實際問題:對照明施工驗收合格的評估、對老館改造提升照明質量的提議評估,以及對美術館進行照明日常管理的考核評估復合標準,用科學的方式來指引我們今后的實際工作,全面加強對我國文化行業美術館的照明質量評估工作,以促進其運營水平向更科學化方向發展。
會上來自浙江大學、天津大學、中央美院、清華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代表,北京清控人居光電研究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視覺健康與安全防護實驗室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代表,以及照明企業??颂K、晶谷、華格、湯石、紅日、銀河、賽爾富、科銳等知名企業與生產企業的代表們分發發言,共同參加了本次會議。最后,清控人居光電研究院的高帥還就實地評估的數據采集方法進行了現場演示工作。這些內容的研討都將推動研究計劃進一步提速。本次會議還得到了北京清控人居光電研究院和WAC華格照明燈具(上海)有限公司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