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這為新時代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我國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也更加重視,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方案為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保駕護航。
2017年,全國專利行政執法辦案總量6.7萬件,同比增長36.3%。其中,專利糾紛辦案2.8萬件(包括專利侵權糾紛辦案2.7萬件),同比增長35.0%;查處假冒專利案件3.8萬件,同比增長37.2%。
知識產權保護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助推器,更是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壓艙石”。 國家對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的戰略規劃,將推動中國照明燈飾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的進步,對中國照明燈飾行業的發展,是極大的利好消息!
眾所周知,燈飾行業是更加偏向藝術設計的行業,也更容易被模仿和抄襲,這極大的損害了那些優秀的創新企業,對燈飾行業的發展也起著抑制作用。但是長期以來,燈飾行業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度不一,知識產權權利人保護意識薄弱、無意識、不維權,使因知識產權糾紛造成的負面影響和經濟損失很大。所以,燈飾企業自身要樹立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要把保護措施根植于企業生產經營的每個環節,提升行業創新動力。
2017年11月,知名美式燈品牌美時·艾菲特在其公眾號上發布公告,公司收到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簽發的多份判決書, 判定綠豹燈飾侵犯美時·艾菲特巴黎皇冠系列知識產權,要求綠豹做出賠償并立即停止銷售相關產品、銷毀庫存產品,這是一年中艾菲特燈飾對綠豹燈飾的第四次專利勝訴。公告一出,立刻戳動燈飾行業痛點,獲得行業競相轉發,也讓燈飾行業原創設計的保護問題成為輿論焦點。
據了解,美時·艾菲特在知識產權保護上,一直扎扎實實的做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為進一步了解美時·艾菲特專利管理經驗,提升燈飾行業維護知識產權意識和能力,我們對美時·艾菲特法務主管蘇小剛先生進行了深入的采訪。
蘇先生表示,知識產權保護重視度較高的一般在工業制造和軟件行業的企業,而燈飾企業對這塊的重視度一直不高,甚至是可有可無的態度。但燈飾企業因知識產權糾紛造成的負面影響和經濟損失卻很大。無論是侵權行為給權利人造成的損失,還是判決結果對于侵權人的制裁,雙方都會因知識產權案件而受損失。
美時·艾菲特從2014年開始重視專利維權,并且不僅僅是表態說說而已,而是真真切切的做了大量的工作。截止目前,美時·艾菲特成功處理80多起專利糾紛,特別是2017年,處理侵權案件50多件,正式起訴29件,全部勝訴。這些成就的取得,是美時·艾菲特維權工作多年來不斷規范化管理的結果。總結起來,美時·艾菲特知識產權保護的心得經驗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做強做實專利長城,規避知識產權法律風險
首先,要樹立“外觀設計專利意識”。
從國內現行法律規定的現狀和司法判例實踐來看,燈飾是否屬于著作權保護的作品尚需通過個案由法官來自由裁量,而燈飾作為外觀設計專利確定可以得到專利法的保護,但由于大部分公司設計的燈飾產品具有很強的時效性且款式相似度極高,所以,燈飾企業申請外觀專利的成功率比較低,但是企業應該樹立“外觀設計專利”的意識。
其次,全系列申請專利。
一些燈飾企業在申請專利時,為節約成本或其他原因,一個系列僅僅選取一兩款有代表性的產品申請專利,導致專利保護不全,這就給一些不法企業以可乘之機,在專利訴訟中往往就會處于劣勢。美時·艾菲特一開始也遇到過這種問題,后來在申請專利時,全系列產品專利覆蓋,做大做強專利長城,目前公司擁有專利600多項,這是維護知識產權的核心基礎。
最后,勿提前曝光專利產品。
燈飾產品主要申請的是外觀專利,外觀專利申請的基礎是不能提前曝光。若先發布產品,再去申請專利,那么專利證書很有可能立馬變成廢紙。
現行的《專利法》第40條的規定,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因此,外觀設計專利的生效日為公告之日即從公告日開始外觀設計專利權才受到保護。
對于未能及時申請專利導致提前曝光的燈飾產品,則可以尋求著作權保護,而補救措施就是對于燈飾設計申請著作權登記。雖然燈飾的著作權保護一直存在爭議,但是進行著作權登記是有好處的。第一是這樣就窮盡了防范保護措施,無論著作權登記機關是否受理登記,申請過了讓自己沒有遺憾;第二是明確權利主體,如果登記成功后被侵權了,權利人將來不用費心證明自己是著作權人;第三是在法院審查是否具有著作權的時候,已經進行了著作權登記無疑可以讓法官比較傾向于認為具有著作權。
二、積極采取保密措施,保護商業秘密
保密是一項長期、艱巨、全面的工作,沒有絕招,只能是全方位地設防布局,不能簡單機械地指望一招兩招就能湊效。
企業首先應當具有商業秘密保護意識,其次要建立多層次的保護措施,包括控制掌握核心商業秘密人員的人數;分層管理掌握商業秘密的人員;與所有可能接觸商業秘密的人員簽訂保密協議,并根據企業的需要,盡可能明確需要保密的事項;與所有可能接觸商業秘密的人員簽訂競業限制協議,并在解除或終止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給予經濟補償。
除了宣導與完善相關企業管理制度外,在技術層面的保密措施,如:涉密工作人員電腦設置USB接口監測和外網連接監測,在燈飾上市之前的生產階段,禁止與本車間無關人員或者外來人員進入生產車間;嚴格控制產品的件數,防止流出企業等。
三、成立專職法務部或打假部門,系統專業維護知識產權
首先,重視知識產權維護工作,設立專職部門。
知識產權的維護,是專業性的工作,需要成立專業部門或專人處理,而不能由他人兼職代勞,這也體現了一個公司對于知識產權維護的態度。對于燈飾企業來說,產品設計就是競爭力,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命脈,開發部門的勞動成果,需要法務部門強力捍衛。
其次,要對市場應時刻保持敏感性,建立起侵權信息反饋渠道。
企業法務部或專職打假等部門對市場應時刻保持敏感性,并且建立起有效的反饋渠道,隨時監測競爭對手的動向和市場動向,及時發現侵犯自己權利的產品和用不正當手段和自己競爭的企業,及時進行統計、分析,找到目標,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策略進行打擊。
最后,牽手專業法律機構,建立完善知識產權維護流程。
因知識產權案件往往涉及許多專業的技術問題,需要有足夠的能力應對知識產權專業的問題,才能正確高效的處理專利維權。在這方面,燈飾企業要舍得投入,與專業的法律機構合作,才是長遠解決之道。美時·艾菲特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堅決,對外我們重金聘請業內知名的律師事務所全權處理專利糾紛,對內我們梳理規范流程,進一步推進知識產權保護戰略的順利實施,專利糾紛處理高效有序。
采訪結束后,蘇先生表示:美時·艾菲特相信,通過尊重和保護彼此的知識產權,讓研發投入有回報,可以促進行業創新,從而推動燈飾行業健康持續的發展。隨著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環境的持續鞏固和完善,行業創新環境將越來越好,也希望更多的燈飾企業能重視維護知識產權,勇于維護知識產權。
結語
國內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權威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春田曾經說:“侵權,不僅讓一個公司蒙受損失,甚至能讓一個產業倒退”。
我國的燈飾企業要縮短從制造商到品牌商的跨越,知識產權的保護勢在必行。除外部環境需要加強燈飾行業知識產權立法、加強行業自律外,對于燈飾企業自身,要樹立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要把保護措施根植于企業生產經營的每個環節。而對于有獨特設計美感的燈飾產品,還是應進行相應保護,及時申請專利,為主動維權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