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起,中國進入“兩會時間”。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全體中國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一場承載著全民期待的舉國盛事。政府報告、委員提案都是外界觀察中國經濟走向的重要窗口。2018年兩會將聚焦哪些最新熱詞?哪些兩會話題備受矚目?哪些內容與照明行業息息相關?小編在這里帶來匯總干貨!
減稅降費
高質量發展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隨著高質量發展成為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政府需要在減輕企業負擔方面邁出更大的步伐,以推動質量變革、效益變革和動力變革,加快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加快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步伐。根據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我國“減稅降費”的力度將明顯加大,“政策紅包”效應也更明顯。
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改革完善增值稅,按照三檔并兩檔方向調整稅率水平,重點降低制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提高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大幅擴展享受減半征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范圍。大幅提高企業新購入儀器設備稅前扣除上限。實施企業境外所得綜合抵免政策。擴大物流企業倉儲用地稅收優惠范圍。繼續實施企業重組土地增值稅、契稅等到期優惠政策。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著力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2018年減稅舉措實實在在,全方位的減稅政策,將大幅度減輕企業稅負,使企業輕裝上陣。預計8000多億元的減稅將為實體經濟和企業的發展創造良機。接下來,就是照明企業如何擼起袖子加油干了!
鄉村振興
全域旅游再發力
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無疑會是此次兩會的一個新熱點。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等政策持續發力,為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指明了航向。在今年的省級地方兩會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成為各省區市工作報告的一個重要內容,透露出今年“三農”領域投資的側重點。
可以說,"鄉村振興戰略"是重大發展統籌抓手!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建設,扶貧攻堅工程,在這一戰略下整合發展!鄉村振興戰略是十九大與旅游第一關聯戰略!
目前,對于鄉村景觀照明規劃設計的概念越來越重視。鄉村景觀照明規劃以鄉村的自然景觀及古樸的人文環境為核心,保留本土鄉村的文化特性,能夠合理的提升鄉村旅游經濟價值的開發。
此外,2018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積極擴大消費和促進有效投資,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域旅游”在2017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完善旅游設施和服務,大力發展鄉村、休閑、全域旅游。旅游業也在拓寬發展思路、創新思維模式、激發內生動力方面發揮著全局性的作用。
而旅游作為一個多重密集型產業,整合力量必不可少。2018年,有實力、有市場的企業將在創意設計、渠道創新、模式探索、品質提升、專項定制等方面強化影響。作為旅游建設中的重要部分,照明與旅游產業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旅游經濟的發展為照明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成長契機。
做好旅游,萬變不離其宗,大道至簡,一句話就是“打動游客的心”,要能夠真正做到內容為王、體驗至上、整合為要,真正提供解決方案,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這就是旅游的本元。文旅照明可以很好的用光去挖掘地域、城市和景區的文化特色,增加旅游消費,夜間消費,從而促進城市經濟發展。
一帶一路
中國制造走出去
3月4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大會新聞發言人張業遂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說“一帶一路”是中國的地緣戰略工具是對它的誤解,它是以互利共贏為目標的經濟合作倡議。“一帶一路”建設還處在初期階段,相信各方堅持共建,共享,共賞。“一帶一路”必將取得更大的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又多次提到“一帶一路”倡議。報告指出,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落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推動國際大通道建設,深化沿線大通關合作。擴大國際產能合作,帶動中國制造和中國服務走出去。優化對外投資結構。加大西部、內陸和沿邊開放力度,拓展經濟合作新空間。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董事長雷軍在今年兩會的提案中在“一帶一路”倡議語境下,就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及海外品牌建設提出了兩項建議:在原有駐外使領館支持基礎上,由商務部牽頭成立 “一帶一路”服務中心及綜合服務平臺。該中心能夠與政府各相關部門、民間商會、金融保險機構等各方建立聯席機制,收集整理境外投資項目信息,設立“出海”項目庫,防止無序競爭。
雷軍也建議可以在“一帶一路”國家設立“中國制造品牌大使”,讓當地甚至國際上的知名人士擔任,以文化交流、市場活動等方式推介“中國制造”產品,提升“中國制造”的全球品牌聲譽和影響力。
從目前來看,半導體照明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少有的幾個走在世界前列的產業,并且很有希望從“產業大國”變為“產業強國”。“一帶一路”無疑將更加有利于全球照明行業資源的優化配置,使產業布局更加合理化,促進良好的照明行業生態系統的形成。對中國照明企業而言,“一帶一路”幫助企業引進國外先進理念,了解國外照明市場需求,帶領照明企業走向全球市場,推動產業國際化發展。
如何乘勢而上、相向而行,使“一帶一路”的足跡更長、影響更深遠,將是照明企業探索的重要課題。
雙創群體
跑出中國加速度
在今年的政府報告中提出,要提供全方位創新創業服務,推進“雙創”示范基地建設,鼓勵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開放創新資源,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產學研用協同、大中小企業融合的創新創業格局,打造“雙創”升級版。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支持優質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將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稅收優惠政策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
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資源,這是創新發展的最大“富礦”。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深入開展,我國科技創新從“以跟跑為主”轉向“在更多領域并跑、領跑”,成為全球矚目的創新創業熱土。
報告提出,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改革,推動人力資源自由流動,支持企業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勵,鼓勵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拓寬外國人才來華綠色通道。集眾智匯眾力,一定能跑出中國創新“加速度”。
對于照明產業來說,在營造創新創業環境方面,各地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廣東為例,除了組織科技專項和加強實驗室、檢測機構、協同創新機構等創新基礎建設以外,還開展“創新創業大賽”等重要舉措。另外,廣東省近年來還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孵化器建設等措施營造創新環境,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育措施和政策。同時還通過與國內外優秀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的方式,將頂級科研機構或團隊引入廣東,聚集產業創新人才,提升廣東LED產業創新能力。預計在政策的引導下,全國范圍內又將掀起了一股競相創業創新的風潮。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發展壯大新功能
細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8次提及“供給側機構性改革”這一關鍵詞,強調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
今年除了繼續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外,還包括發展壯大新動能。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強新興產業統計。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
現在,照明行業進入了產品過剩的時代,市場不再是以往拿著產品就能賣,拿著產品就能投標工程的時代,市場也逐漸趨于理性,企業應該將更多的精力將要放在產品品質上,將產品做精、做專、做強。
此外,外交部長王毅也透露,2018年,中國將舉辦博鰲亞洲論壇、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主場外交活動。
透過2017年可以看到,重大國際活動對景觀照明市場的推動作用。相信通過兩會期間釋放的信號,照明企業如果把握好機遇、做好準備、科學規劃,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就能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