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始了,家長除了狂購輔導教材之外,各式文具同樣是必購品,比如臺燈,最近幾年名氣最響當屬“護眼燈”,在“不傷眼、防近視”的功效宣傳下,不少家長實在難以抗拒,甚至成為家長之間互相“攀比”的談資。
最新的市場信息顯示,“護眼燈”又有不少新款,附屬功能也花樣百出:攝像頭、紅外線、負離子、WIFI、電子日歷、計算器……當然,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相差極大。
“護眼燈”雖然面世時間不算短,但一直沒有相關(guān)的國家標準和規(guī)范,市場其實有點點亂。
在電商平臺搜索“護眼燈”,十有八九的商家會以“無頻閃、去藍光、廣色溫”等術(shù)語介紹自家燈具的護眼功能,這些功能是否能達到減少傷眼的效果,與普通臺燈相比有多大區(qū)別,它是不是個“偽概念”?消道長決心再次為小朋友和家長們調(diào)查一下。
概念一、無頻閃:不會“閃瞎”眼的燈?
消道長發(fā)現(xiàn),民間流傳被燈光“閃瞎了眼”是確有其事,不停閃動的燈對眼睛傷害非常大,其中的“閃”指的就是“頻閃”。
頻閃分高低,港產(chǎn)鬼片里燈光忽明忽暗,燈光閃動的頻率非常慢,這便是低頻閃現(xiàn)象。低頻閃燈會干擾人的視覺畫面,使人眼睛產(chǎn)生疲勞和緊張,給人心理造成無形的壓力。于是,提高頻閃頻率的“高頻閃燈”應(yīng)運而生,人眼感受不到燈光頻閃的速度,提高舒適感。
不過,關(guān)于高頻閃能使人眼睛舒適達到護眼效果的說法僅基于理論,暫未有大型的人體實驗證實。
總得來說,提高頻閃是改良臺燈的方式之一,可是,長時間在高頻閃燈下學習,同樣會產(chǎn)生疲勞,這跟“護眼”也沾不上邊。
市面上,商家巧妙地將“高頻閃”改稱為無頻閃”,既燈不再閃來閃去。“無頻閃”是護眼燈的賣點之一,一字之差拔高了臺燈的功效,但基于我國家庭的用電都是交流電,頻閃并不會“消失”。
愛德華醫(yī)生天貓旗艦店的護眼燈商品詳情中顯示“無頻閃”宣傳字樣
松下梟雁天貓專賣店的護眼臺燈商品詳情中介紹其為“無頻閃”產(chǎn)品
賣場上,臺燈銷售員推薦大家用手機攝像頭來檢測一盞臺燈的頻閃狀況,即打開手機攝像頭對準燈泡,如果手機屏幕上存在波動的條紋,就說明有頻閃問題,沒有條紋則不存在頻閃。
對此,雷士光電工光源工程師告訴消道長,通過了EMC(電磁兼容性)設(shè)計要求的合格LED燈,在手機攝像頭下是看不到閃爍條紋的。加上手機攝像頭本身感光元件的不同,捕捉的燈的敏感也不一樣,只能說用手機攝像頭檢測法拍出有條紋閃爍的肯定不是好燈,反之不一定屬于高頻閃。
用手機攝像頭檢測燈泡的頻閃狀況,出現(xiàn)了條紋閃爍,存在頻閃問題,但該方法并不嚴謹
概念二、無藍光:不傷眼的臺燈?
將臺燈的藍光過濾掉,也是護眼燈常吆喝的賣點之一。什么是藍光呢?
太陽光穿過厚厚的云層漫射到大地上,阻隔了大部分藍光。藍光是最接近紫外線的一種光,能量巨大。長時間暴露在藍光下,瞳孔會吸收過多的能量,引起眼部黃斑區(qū)病變。同時,藍光還是一種短波,這種光落在視網(wǎng)膜的前面,“看”久了眼睛會覺得吃力。
藍光是波長處于400nm-480nm之間的光線,具有極高能量,能夠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wǎng)膜
由于光譜中黃色與藍色為互補色,黃色能過濾掉藍光,商家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防藍光產(chǎn)品,如防藍光眼鏡、防藍光電子貼膜、防藍光顯示器等,iPhone手機的Night Shift設(shè)置則是將顯示屏調(diào)至較暖的色調(diào)來減弱藍光對眼睛的刺痛感。
但藍光并非洪水猛獸,它是全色譜的一員,藍光減弱則會顯得亮度不夠。光是人們獲得自信和勇氣的基本生活體驗,作為可提亮光源顯色性的藍光,對我們的心理健康與生理作息至關(guān)重要。
日常生活藍光隨處可見,為了使發(fā)光體更白、更亮,許多LED、電腦等設(shè)備的背景光(人造光源)中保留了大量的藍光,發(fā)光燈具也不例外,我們接觸到的有害藍光主要來自LED燈——大多數(shù)LED燈為藍光芯片,不過“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正確使用合格的照明燈對人眼是安全的。
市面上,商家抓住人們對藍光一知半解的心理,宣傳自家“護眼燈”無藍光,但要是一盞臺燈為了“不傷眼”,不顧光源的顯色性將藍光大量過濾,人們在昏昏欲睡的純黃色暖光臺燈下還能好好學習嗎?而且對LED等燈源來說,藍光不能百分百過濾,只是降低了藍光占比,減少藍光危害。
paulmann柏曼天貓專賣店的護眼燈宣傳頁面(左圖)介紹其“無藍光危害”,與(右圖)“降低藍光強度”互為歧義
歐普照明天貓官方旗艦店的護眼燈宣傳為該燈“減藍光”,屬于規(guī)范表達
其實,“護眼燈是個偽概念”,早在十幾年前就有媒體披露,國內(nèi)并無嚴格定義的護眼燈標準,醫(yī)學上也沒有出具過證明,認可燈具的護眼作用。“護眼燈”不過是商家為了銷量起的一個噱頭名稱,與普通臺燈無異。
我們國家從煤油燈過渡到燈泡時間并不算長,如“護眼燈”一樣打擦邊球的照明工具更是需要擦亮雙眼甄別,一些號稱“氧吧護眼燈”“離子護眼燈”“遙控護眼燈”等貴價燈并非“一分錢一分貨”。
雖然沒有真正的“護眼燈”,但我們還是可以通過了解臺燈的特性、商家的宣傳套路,從眼花繚亂的種類中選出降低危害程度,讓雙眼更舒適的一盞。
到底怎么選:最好挑“可調(diào)顏色”的臺燈
挑選一盞臺燈除了觀察其頻閃、藍光是否達標外,色溫也是重要的挑選指標之一。通俗來說,白天的自然光為高色溫,黃昏的自然光為低色溫,人們在高色溫下會顯得亢奮,在低色溫下則會發(fā)困。人們在選購臺燈時可以直接感受臺燈色溫的變化。
據(jù)上述表格所示,可以看出作為臺燈的色溫并非越高越適合。一般來說,蠟燭的色溫是1850K,黃昏不到3000K、月光為4100K、日光則5000K起跳,最常見的白光日光燈色溫有6500K。
如今一盞臺燈的用處不限于在書桌上看書,還作為床頭閱讀的照明物等,它需要有更多的色溫區(qū)間。學習時的色溫在3800k~4200K較適合,工作時亮一點更能集中注意力,睡眠之前則適合暗一點。
我們挑選能調(diào)節(jié)色溫的臺燈,不僅對雙眼好,還不易打亂生物鐘。
明基天貓旗艦店的護眼臺燈宣傳顯示其色溫調(diào)節(jié)區(qū)域為2700 K~6000 k
孩視寶天貓旗艦店的護眼臺燈宣傳介紹其可以調(diào)節(jié)亮度
消道長建議大家在挑選臺燈時首先注意是否有廠家說明書、合格證書、3C強制認證標志、售后服務(wù)等,還要矯正在臺燈下的不良習慣,如使用臺燈時,還需要將房屋大燈打開,避免瞳孔一直處于聚焦緊張的狀態(tài);不要在影子下看書;不要過度用眼不休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