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8日-23日,第十屆法蘭克福國際燈光照明及建筑物技術與設備展(Light+Building 2018)在德國法蘭克福展覽中心(Messe Frankfurt)盛大開展。兩年一屆的全球燈光盛會吸引了來自全球的約2700家企業參展,專業觀眾超過20萬。
歐盟一向是我國照明產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而基于歐洲,面向全球的法蘭克福展,也是我國照明企業鞏固和開拓歐洲乃至全球照明市場的重要平臺。中國照明電器協會作為該展會的一級代理機構,組織了參展和參觀兩個團組約140位企業代表參加了本屆展會。其中包括得邦、勤上、遠方、山蒲、宇中、通士達、昊美、亞示、揚業、勇電、龍騰、日月、光陽等30余家企業參展。
筆者已是連續第六屆親臨盛會,特將自身感受分享如下:
A
眩光處理 Anti-Glare
▲ERCO展位上一款小角度透鏡燈具
B
品牌展示 Brand Display
在展會品牌形象方面,國內企業與過去相比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位于10.1亞洲精品區的優質企業均以良好的形象登堂入室,而歐普、生迪、榮文、太龍、賽爾富等多家企業則已步入國際館。
C
互聯照明 Connected Lighting
總體感覺,和目前在國內照明行業言必稱“智能、智慧”的行業風潮相比,這里顯得熱度適中,更多的歐洲同行還是著力在室內燈具產品本身的材料選用、配光研究、眩光處理和制造工藝等基礎方面下功夫。室外照明則首先致力于器件、配光和驅動電源的發展,也很重視路燈的控制和燈桿的功能集成,比較常見的是燈桿集成信息顯示、溫度和環境監測、視頻監控、射頻識別、通知廣播、充電樁、無線網絡等功能于一身。
這樣理性的態度,值得廣大國內照明企業思考。筆者以為,照明產品必定存在并服務于人類活動,無論未來的Smart City,還是Intelligent Home也好,亦或是Connected Ligting也好,只要是圍繞Human Centric Lighting都離不開照明產品這個電氣終端。
照明的智能化思路應是由照明產品、傳感器、通訊裝置和控制系統軟硬件組成的系統解決方案,在這其中,我們行業最首要的應該是把份內的且力所能及的事,即終端的照明產品做好,畢竟基礎工作都解決不好,遑論更高階的追求。
D
日光色/全光譜 Day Light
本次展覽中一大亮點為COELUX的這款燈具系統,采用了LED光源,并使用含有產生瑞利散射的二氧化鈦納米顆粒的透明聚合物,來模仿大氣層分解不同波長的光,從而達到逼真的太陽光效果。著實令人嘆為觀止。
▲COELUX“太陽光燈具”實拍
▲自然光光譜圖
▲COELUX仿真太陽燈光譜圖
不僅如此,韓企Maltani也攜新一代LEP等離子光源產品參展,旨在實現接近全光譜的Solar Ray;著名器件廠商SSC本屆展出的,由紫光激發熒光粉發光以達到接近太陽光光譜的明星產品Sunlike也被德國Elektronik雜志評選為年度產品。
自然光成為本屆展會的熱門話題之一,而無論是Day Light還是Solar Ray,亦或是Sunlike,各個企業對產品光效的追求已不再是主流,而都在提升光品質上大做文章,包括不斷提升的色彩逼真度,色彩飽和度等,進而為人們提供無限接近自然的光。
不僅如此,韓企Maltani也攜新一代LEP等離子光源產品參展,旨在實現接近全光譜的Solar Ray;著名器件廠商SSC本屆展出的,由紫光激發熒光粉發光以達到接近太陽光光譜的明星產品Sunlike也被德國Elektronik雜志評選為年度產品。
自然光成為本屆展會的熱門話題之一,而無論是Day Light還是Solar Ray,亦或是Sunlike,各個企業對產品光效的追求已不再是主流,而都在提升光品質上大做文章,包括不斷提升的色彩逼真度,色彩飽和度等,進而為人們提供無限接近自然的光。
E
展館分布 Exhibition Pavilion
法蘭克福展的分館一直較為科學系統,便于參觀者按圖索驥,值得國內相關展覽效仿學習。
展會共開放了Forum0-11號展館(其中7號館空置)以及戶外的Agora。其中8、9、11展出的是建筑節能、安防系統、電氣工程與樓宇自動化相關,即Building,其中9.1的Security Technology為今年所新開放;其他為照明館,即Light。
照明館中,1.1、1.2館展出的是裝飾照明與創意設計作品,匯聚了各種充滿想象力的力學、光學、電學、熱學和美學水乳交融的工業設計產品。
Forum 0館和Festhalle 2.0館、3.0館、3.1館主題均為Technical lighting and lamp,是歐洲頂尖照明企業聚集地,也引領著全球照明行業的潮流。Philips位于Forum 0館,OSRAM則在Festhalle 2.0館與其隔岸相對,還包括奧巨頭Zumtobel和全新亮相的Ledvance。3.0和3.1則是歐洲著名公司薈萃之地,不僅ERCO、BEGA、Trilux等本土名品齊聚,還云集了Artemide、FLOS、Targetti、 iGuzzini 、Fagerhult等。
4.0館主題為Components for lighting technology and accessories,即照明配件館。在本館中,各類照明配件的核心廠商的新品令人目不暇給。4.1和4.2館比較綜合,包含了:消防應急類的特種照明;具有中國背景的企業諸如飛樂喜萬年、生迪、曼佳美、眾明、NLTC等; LMT、Labsphere、Instrument Systems等光電測量設備的著名廠商;UL、VDE、SGS、TUV萊茵和TUV南德等知名認證機構;IALD、Zhaga、DiiA等國際組織;集中了Sumitomo-chem、Stanley、Iwasaki、Toki等日企。
5.0館為戶外照明,Schreder、Hess、Cree等廠商入駐。5.1和6.1館是裝飾類燈具的天地,區別在于5.1主要以現代風格為主,6.1則以古典主義為核心。
6.0館則可說是家居超市量販式標準化產品的集聚區。展出風格也是超市化的,EGLO、Brilliant、AEG、Muller以及WOFI均在其列。6.2館主題是芯片和封裝器件,全球各大光電器件廠商齊聚于此,韓國企業在Samsung和SSC的領銜下也主要集中于此,歐普和太龍也在本館展出。變化在于LG Display的OLED轉去了戶外的Agora展出,此前一直在4號館的Nichia、Citizen和Toshiba日系企業本次轉入器件館。
10號館為中國館。10.1是全部為特裝展位的亞洲精品區(Asia Selection),10.2館為創新之角和普通區展位(National pavilions),整館除了320家大陸廠商外,還包含部分港澳臺企業。
F
柔性燈絲 Flexible
上屆展會,燈絲燈已全面登堂入室,而隨著其性價比的進一步提升,在一些家居、商業等特定照明場合逐漸應用廣泛。
本屆展會,柔性及可調光燈絲成為新熱點。有熱點的地方也會樹大招風,本屆展會上出現的柔性燈絲的外觀專利糾紛也給相關企業敲響了警鐘。還需看到的是,作為熱輻射光源的替代產品,燈絲燈的未來發展最終還要看和貼片式LED的性價比對決。
G
植物生長照明 Grow Lighting
很多參展企業,特別是6.2館的光電器件廠商諸如OS、Nichia、Lumileds、Samsung、Lumens、Everlight、Edison等紛紛不約而同地展出了植物照明產品,照明流通品領域慘烈的價格競爭使得很多通用照明市場已成為“紅海”,作為廣受關注的“藍海”市場之一的植物照明領域,筆者認為其主要技術門檻在于前端,照明應用企業所能做的是持續關注和加強配合。
H
人本照明 Human Centric Lighting
“Human Centric Lighting”是三年前由歐洲照明協會(Lighting Europe)所提出的理念,目前已推廣至全球。本屆展會上這一口號也屢見不鮮,照明應成為智能家居乃至智慧城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存在并服務于人類活動中,“人本照明”也是照明行業所追求的高階目標。
I
一體化集成線性軌道 Integrated Linear Guide
一體化集成的線性導軌系統在上屆可謂星星之火,本屆則已成燎原之勢。在展會3號和4號館,可以看到不勝枚舉的相關案例,包括4.0館意大利配套廠商A.A.G.Stucchi也展示了的新款的集成導軌套件。一個燈具系統以或固定、或磁吸、或嵌入的形式,集成了直接和間接照明,均勻和重點照明,從而實現不同的照明功能。
此外,FLOS、Artemide等將燈具有機融入了建筑本身,體現出一體化思路不僅限于光源與燈具的一體化,還延展至燈具和建筑物本身的一體化。
J
日企Japan Company
日本企業主要分布于4.1和6.2館。4.1館的日企均為細分市場翹楚,包括Sumitomo-chem的OLED、Stanley的車用照明、Iwasaki的體育場館照明、Toki的戶外點光源等,而Nichia、Citizen和Toshiba等則是本屆由4號館轉戰至6.2館。
日系通用照明雙雄Panasonic和Toshiba幾年前一度雄心勃勃地進軍歐洲市場,一時風光無兩,如今一個僅靠旗下VS隱于配件館;另一個則偏居器件館,門前寥落,均頗有江河日下之感,也折射出目前日本照明巨頭在激烈競爭中步履蹣跚的現狀。
K
韓企Korea Company
韓國企業主要集中在6.2館。一貫是以三巨頭領銜的韓企本屆也產生變化,LG前兩屆高調以Innotek(LED器件)、 Electronics(應用)和Display(OLED,2014年為Chem)三家子公司攜手參展的盛況不再,本屆僅余LG Display去到了戶外的Agora館形單影只。而之前已放棄本土之外照明應用業務的Samsung還是重拾器件老本行,和攜“殺手锏”Sunlike前來的Seoul SC一同成為6.2館韓風的頂梁柱。其它韓企則乏善可陳,體現韓企在照明應用領域整體缺乏競爭力的狀況。
L
朗德萬斯 Ledvance
本屆展會上,OSRAM進一步明晰了從傳統光源公司向高科技公司進化的戰略思路,“Lamp to Hightech”。而Ledvance則承接了OSRAM的照明衣缽,成為了“更深的橙色”。用新任Ledvance全球CEO譚昌琳博士的話說,Ledvance的愿景是成為一家全球化、全方位、高科技的照明解決方案提供商,也是要超越原有OSRAM和北美Sylvania傳統光源公司的形象,即 “Lamp to Lighting”。
▲朗德萬斯的宣傳廣告
M
模塊化Modularization
LED進入普通照明后,因其本身特點使得追求兼容性和互換性的照明單元模塊化成為可能的手段,模塊化設計涵蓋兩方面,用模塊構成整燈,小巧緊湊,安裝替換方便;而同一系列模塊可以衍生出多種應用,可通過變換模塊數量,更換透鏡或反射器等光學部件,替換支撐機械部件來滿足不同照明需求,且利于風格統一,節約成本。模塊化在室內商照場所應用較廣,Erco、BEGA、XAL等可稱典范;戶外照明應用中,華普永明和三思均有案例。
N
New Zhaga
在4號館中可以窺見“Welcome to join the New Zhaga”的口號。
Zhaga組織成立之初主要致力于光引擎接口的兼容性和互換性,很多著名照明公司都加入其中。而今,新Zhaga業務已擴展至驅動器和通訊裝置的接口,其重點已不僅限于單個照明產品,而是向系統化發展。

O
OLED
和上屆展會OLED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景象相比,本屆OLED相對沉寂。Sumitomo-chem的彩色面板展示風格一成不變,Artemide展出的OLED也是為近旁LED實現近似效果而作為比對,而一直對OLED孜孜不倦的是LG,集中展示了從柔性面板到車尾燈的系列新品。
應當說,OLED照明的優點無需贅言,近年來性價比也的確提升不少,但和LED相比,光效和壽命等性能短板不容忽視;成本方面依舊偏高;面光源的應用范圍相對點光源也較為狹窄。以上因素掣肘著其依舊為小眾市場所接受。
P
投影技術 Projection
本屆展會也有少量景觀用激光投影產品展出。并且在展會同期還舉行了法蘭克福燈光節,規模雖小,但和著名的里昂燈光節和悉尼燈光節一樣,較多地采用了西方燈光節所流行的激光投影技術,對建筑的媒體立面手法運用則比較節制。這也值得國內目前大熱的景觀照明所重點關注。
Q
從數量優勢到品質 Quantity to Quality
Quantity to Quality 從數量優勢到品質自上屆起,法蘭克福展覽公司新開辟了一層展館給中國的特裝企業,使得多年局促于10.1的中國企業面積翻番,數量也增至400余家(含港澳臺)。但是除了歐普等少數企業的品牌形象可以與國外頂級品牌一較短長,其他大多顯得比較樸素和單薄。
當然,這也和我們絕大多數國內企業出口業務以貼牌加工為主息息相關。我們的照明產業也是如此,作為全球最大的照明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產品已遠銷至世界的各個角落,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已超過50%,規模優勢無可撼動,未來的發展方向已不再是繼續做大,而是要爭取做強,從數量優勢往質量優勢上發展,從低附加值轉向高附加值升級。
R
反射器和透鏡 Reflector & Optical Lens
LED技術發展至今,光效已不成為首當其沖的問題,器件廠商在提升光品質上做足文章,如何控光則在應用廠商領域成為核心議題,所有拋離光學設計講燈具高效都是空談,作為光學系統的重要部分,選取性能優良的反射器和透鏡,是保障高效的LED光源能夠發揮出無與倫比性能的關鍵。
在本屆展會的4.0配件館,就可品鑒到眼花繚亂的各類反射器與光學透鏡,國內的恒坤光學Herculux和達爾科Darkoo等透鏡企業本屆首次亮相,也是順應了應用廠商對二次光學設計的需求增加趨勢。
S
飛利浦更名Signify
本屆展會一大熱點為全球照明領航者Philips“變綠”了。“Signify”的新名稱在展會首日亮相,該名稱有預示未來,意味深長之意,也源自這家百年品牌對照明的全新定義,即“光已成為一種智能語言,連接和傳送信息。”其展位上燈與建筑物的一體化,HUE在戶外的運用,互聯照明在多個應用場所的體現都在為這一理念不遺余力地背書。
▲一個王朝的背影
“Philips”這一全球品牌還將繼續得以沿用,而“變綠”那一刻,飛家的綠色照明巨艦將繼續深入智能互聯的大航海時代。
商標侵權 Trademark Infringement
展會期間,德國海關一如既往地將調查重點放在了中國館展位。本次是查處了TUV南德的商標侵權案例,即僅有TUV認證卻無TUV商標使用權是不能在展位和宣傳圖冊中使用TUV商標,此事牽涉了十數家中國廠商,對其參展造成了一些不良影響。可以說德國海關對展位上的知識產權調查是一種貿易保護措施,同時更需要出口企業對所出口市場的相關標準認證和政策法規加強了解,避免同類侵權事件的發生,這不僅是為保障自身利益,也是為共同維護中國制造的海外形象。
U
美元貶值及中美貿易戰USD Devaluation & Trade War
2017年全行業的照明產品出口額雖比2016年有所回暖,但美元貶值卻給了出口企業當頭一棒,很多企業的匯率損失相當于全年利潤蒸發。進入2018年,美元依然沒有止跌跡象。而多數分析指出,美國川普政府旨在提升制造業競爭力和加強出口的貿易保護政策并不會支撐持續疲軟的美元,美元未來還可能保持下行趨勢。
在展會末期,雖身在歐洲,出口企業們的一個關注焦點即是中美貿易戰的陰云四起。美元作為全球結算貨幣,北美也貴為我國照明產品出口的頭號市場,美元匯率持續下跌加貿易戰可能升級的雙重利空,的確令人對出口前景憂心忡忡。
筆者以為,一方面美元漲跌態勢為不可抗力,只能積極應對,諸如談判和報價時將匯率因素考慮進去,針對東南亞等部分市場推薦客戶使用人民幣交易,對大額訂單采用鎖匯策略等;另一方面美國計劃提高關稅目前主要針對的是我國航空航天、信息通訊、機械設備等高科技產品,尚未涉及照明行業,不必當驚弓之鳥,做好本分為上策。
V
虛擬燈絲Virtual Filament
這類展品以中國館亮點之一的常州福興新款RN1為代表,其內部導光柱(筆者稱之為虛擬燈絲)采用高清導光材料,出光均勻柔和,在特定情調照明場合可替代傳統碳絲燈泡,同時滿足了復古效果和節能需求。類似的貼片式+虛擬燈絲的產品種類繁多,包括貼片式多面發光體等產品形式,都可成為燈絲燈的競品。
W
暖白 Warm White
在歐洲,無論在展位上,還是建材超市中,亦或是實際的應用場合中,也不論是傳統照明還是LED照明產品,一個突出特點是大部分產品還是以低色溫的暖白光為主,這是由歐洲人依舊根深蒂固的喜好低色溫高顯指的照明消費習慣所決定的,也解釋了燈絲燈在歐美市場暢銷的原因。

X
XAL
“燈具界的樂高”——奧地利的XAL是本屆展會的明星之一,模塊化設計玩的爐火純青。其模塊化組合的各類嵌入式筒燈,只需通過變換模塊數量,更換透鏡或反射器等光學部件,即可實現直接或間接、均勻活重點、洗墻或直射等多重配光方式,從而滿足不同照明需求。

▲XAL通過模塊化的組合把筒燈玩出新花樣
Y
未來無限可能 You Never Know
本屆展會正好是整整第10屆Light+Building 展(兩年一屆),18年的跨度見證了照明行業的發展和變遷,作為全球照明工業的潮流風向標,該展今年主題即是“Inspiring Tomorrow”,即鼓舞人心的明天,在展會期間也時刻體會到了整個產業對未來的規劃和憧憬。照明產業作為一個朝陽產業,也正處于數字化物聯網和循環經濟的新時代,未來會有無限可能。
吾輩應加倍努力,畢竟對未來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在。
Z
變焦 Zoom
變焦,商業照明中的控光殺手锏之一,“一款燈多樣光”,可適用于店鋪照明、餐飲照明和博物館照明等多個細分領域。圖中這款造型蠢萌的射燈即是范例,而Targetti展位上的自動變焦射燈則更令人嘆服。


最后的雞湯來了,源自《至暗時刻》中的溫斯頓.丘吉爾——“沒有最終的成功,亦沒有致命的失敗,最可貴的是繼續前行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