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照明屆盛會——光亞展剛剛圓滿落下帷幕,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2800多家展商在展會期間展示了最新的產品及創新技術,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覺盛宴。
在展會期間,阿拉丁照明網與常州格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文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傾聽這家老牌室外照明燈具制造商對于這次展會的解讀,以及獲悉有關更多常州格林照明的近況及未來的戰略規劃。
常州格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文
作為一家專業室外照明燈具的制造商,常州格林照明一直致力于照明產品的研發、設計及生產,產品涵蓋系列道路照明燈具、隧道照明、洗墻燈具、投光(泛光)燈具、埋地燈具、工業照明燈具及其他城市照明燈具等照明產品。
“這次照明展,對于戶外照明來說,變化不大,沒有可圈可點的看點、亮點,對于產品整體的外觀設計、穩定性、操作便利性來說,我們認為格林照明還是可以說走在了前面,格林照明今后更多的還是會朝著城市照明需求這個方面去挖掘、深化、去加大投入,同時對于原來不注重廣告、宣傳等方面的不足,加大廣告投入、市場宣傳,產品、宣傳兩手抓,兩手硬,扎扎實實把格林照明打造成照明行業里面的‘勞斯萊斯’。”陳建文如是說。
談及這次展會的亮點,陳建文認為,“原本不是在照明行業的專業視頻監控、城市運行、大數據的企業,加入了這次照明盛會,對于涉足智慧城市產品發展的照明企業來講,認識了更多的資源,長期來看,道路照明的發展肯定會拋開原來簡簡單單純粹只滿足照明這個需求,演變成整個城市多功能、多選擇、多需求的方向發展,這個是這次照明展最大的亮點和看點所在。”
陳建文坦言,整個展會規模很大,但層次不高,國內企業自拉自唱。在他看來,作為全球單一規模最大的展會,應該吸引更多的全球同行來共同參與。“為什么全球照明知名企業沒有進來,以及原來看到的部分國外企業、國內的一線企業,越來越少來光亞展參展,我個人認為,組委會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需要加強,打消優質企業的顧慮,同時對于不是照明行業的參展企業,要嚴肅取締,打造真正意義上的高大上的行業第一。”
近年來,隨著城市景觀照明提升熱潮,“文創燈光”風靡全國,對此,陳建文認為,“文創燈光也好,文旅小鎮也好,對于照明企業來說,原本就不應該過多關注,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做好每一個產品,滿足市場需求、客戶需求才是關鍵。”
用陳建文的話來說,“政府部門想拉動GDP、房地產大佬想賣掉更多房子,照明生產企業、照明施工單位想吃飯,大家一商量,一鼓動,文創燈光看起來表面是火了,實際對于純旅游城市來講,作用有一點點,對于拉動旅游消費,作用不會太大,對于非旅游城市而言,燈光只是讓更多的老百姓從家里走出來而已。”陳建文強調指出,單單靠增加城市亮化,可以提升當地經濟和社會文化的發展的,好像沒有先例,適當的亮化,對于旅游經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
不可否認,適當的增加城市亮化,美化城市的同時,也給老百姓帶來生活質量的提升,這個值得倡導。“怎樣做到適當,而不是想多買點產品、多增加項目的預算,這個需要大家努力。”陳建文語重深長地說。
關于過去人們追求城市夜景要亮起來,現在有人提倡城市夜景要暗下去的話題,陳建文給出了他獨到的分析,他指出,從一下子吃飽到要吃好、吃的東西要有質量、又不影響身體,這個肯定需要一個過程,只有經過市場的檢驗才會有質的改變和轉變。
至于城市亮化熱潮背后帶來的隱憂:過度亮化,如何做到合理的“亮”起來?對此,陳建文回應稱,“行業主管部門的合理引導才是最關鍵!”
眾所周知,目前大家都在積極地擁抱互聯網,談智能照明,不過,在陳建文看來,智能照明還是需要實際一點,企業長遠穩定的發展,必須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地練好內功。
在采訪最后,陳建文用五個字道出其對行業發展最大的感觸:太快、太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