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LED上市企業開始陸續披露2018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截止目前已有22家企業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詳情見下表:
市場悲觀情緒漸濃,行業寒冬是否將至?
根據業內媒體此前對41家上市企業半年報的統計結果顯示,其中凈利潤下滑企業14家,而目前22家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的企業中,凈利潤下滑企業已達11家,凈利潤下滑企業占比從34%上升至50%。
融資成本上升導致財務費用增加。至于盈利下滑的原因,眾多企業都在公告中提到,公司融資成本不斷提升,財務費用增加較大。政府壓縮銀根的政策影響已經開始彰顯,尤其是對于融資本就困難的中小企業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
生產成本上升也是造成企業盈利下滑的重要原因。根據國家統計局10月16日公布的工業生產者價格統計顯示,9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3.6%,環比上漲0.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4.2%,環比上漲0.6%。1-9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4.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4.5%。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企業生產成本總體上而言處于上升的狀態,此前業內一波又一波的材料、芯片漲價或可窺見一二。
議價能力弱引發價格競爭導致利潤下滑。LED產品尤其是通用照明產品,屬于技術含量相對較低、議價能力弱的產品,消費者對價格敏感,提價難度大。事實上,通用照明領域價格戰才是更常態的存在,提價是不存在的。很不幸,中國的LED企業,絕大部分都集中在通用照明領域。國際巨頭如昕諾飛、歐司朗、GE等全部退出通用照明市場是該細分領域議價能力弱導致利潤下滑最直觀的體現。巨頭退出后,通用照明市場進一步集中,更加劇了廠商之間的價格競爭。
此外,整體經濟形勢的下行、國際環境日趨復雜、政府對LED行業扶持力度的減少等眾多因素綜合導致行業悲觀情緒逐漸發酵。具體表現可參考今年以來各個上市公司的股價,從年初開始呈集體跳水狀態,加上近期受美股影響導致的A股全面暴跌,截止目前幾乎所有LED上市企業股價都已遭腰斬,個別企業股價甚至已出現大腿斬。不過在股價與業績關系不大的A股,大家當沒事發生就好了,前提是你沒買LED企業的股票。
低潮期的企業百態 艾比森:營業額大增,凈利潤暴增兩倍
據艾比森10月8日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18年1-9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5億至1.80億,同比變動214.00%至223.00%。
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3.34億元,同比增長51%,實現快速增長;受美元升值的影響,匯兌收益增加;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的情況下,管理費用增幅較低。
低潮期的企業百態 雪萊特:凈利潤驟降三倍,預計2018年年全年業績虧損
俗話說有人歡喜有人愁,10月18日晚間,雪萊特發布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業績驟降超三倍,同時雪萊特預計2018年全年業績虧損7,000萬元至9,000萬元。
報告顯示,公司第三季實現營收181,154,465.66元,同比下降27.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8,960,332.06元,同比驟降353.67%。
前三季實現營收536,398,003.09元,同比下降23.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55,153,617.73元,同比大減281.75%。
低潮期的企業百態 聚燦光電:上市首年即虧損,政策補貼用處說不清,高層減持跑得快
2017年3月上市的聚燦光電,上市當年營業收入增加了1.41億,凈利潤增長了0.49億,都出現了相對明顯的增加,但是經營現金流僅增加了區區三百多萬,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與經營現金流相當不匹配。
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聚燦光電2014—2016年的政策補貼金融為0.25億、0.27億、0.33億,占到當期利潤總額比重為38.96%、98.60%、47.80%。聚燦光電2014—2016年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48.55%、30.04%、42.58%。按照會計準則辦法,如果補助當期無法直接用于投產,應該計入為遞延收益。但據此方法分析,2015年當年的當期損益比重大幅下降,表示當年的有大量在建工程尚未投產。
聚燦光電招股說明書顯示,2014—2016年在建工程為0.18億、0.77億、0.35億,在2015年增加的0.59億元聚燦光電自己已經明確說明購買的設備尚未驗收,也就是說尚未進行安裝投產。
2018年9月25日晚間公告稱:聚燦光電股東、董監高等擬合計減持不超11.61%股份,合計約4.55億元。而根據聚燦光電自身披露,2018年第三季度可是要虧六七千萬!
低潮期的企業百態 負重前行:利亞德、洲明號召員工兜底增持為行業打氣
利亞德10月16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李軍向公司董事會辦公室第二次提交了《關于鼓勵內部員工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議書》,并承諾,公司及全資、控股子公司全體員工經本人事先確認擬購買數量,并在2018年10月17日至10月26日期間完成凈買入利亞德股票,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且持有期間連續在利亞德履職的,該等利亞德股票的收益歸員工個人所有,若該等股票產生的虧損,由李軍本人予以補償。
緊隨其后,洲明科技(300232)10月17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林洺鋒向公司證券事務部提交了《關于鼓勵內部員工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議書》。倡議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體員工積極買入公司股票,在2018年10月19日至2018年10月26日期間,完成不超過約定數量的凈買入(不低于1000股),全額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且持有期間連續在公司履職的,收益歸員工個人所有,虧損由林洺鋒予以補償。
這種業績預期較好的兜底包賠號召,確實收到了立竿見影效果。受該號召影響,利亞德股票當日高開高走直至漲停并延續到收盤;洲明科技17日收盤價漲3.58%,盤中漲幅一度高達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