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開拓新市場越來越難、出口利潤率逐年下降……對于以出口為主、加工生產季節性強的臺州節日燈企業而言,這個時候,從出口轉內銷成了行業發展的突破口。
據了解,目前臺州出口節日燈企業有部分已經開始轉型發展內銷,通過服務城市景觀項目,緩解產業季節性強的缺點,進而提高工廠產值,部分企業還逐漸從生產傳統的節日燈產品,向戶外太陽能照明燈具延伸,拓展發展空間。
緊盯市場,拓展國內景觀燈市場
黃巖寧溪有“中國節日燈之鄉”美譽,當地產的節日燈產品多樣,智能化節日燈、節能環保型節日燈以及時尚美觀的工藝品造型節日燈產品被不斷推出,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甚至新開拓的非洲市場。
近年來,原材料上漲、勞動力成本增加等都給外貿企業出口帶來壓力,節日燈出口企業也不例外,因此,當地不少企業開始拓展國內市場,進軍城市景觀項目。
今年3月,寧溪舉辦了“二月二”燈展。絢麗的燈展上了新聞頭條,也刷爆了朋友圈,一時間名聲大振,吸引了眾多游客和客商慕名而來。
“寧溪節日燈以前在國內市場默默無名,我們通過打造燈彩小鎮,舉辦‘二月二’特色燈會,不少廠家邀請了客商前來賞燈,打響了名氣,也樹立了品牌。”黃巖區節日燈行業協會秘書長、臺州市黃巖寧泰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邦說,如今,國內旅游經濟興起,景觀燈、亮化工程等對節日燈需求比較大,市場前景廣闊。
出口轉內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由出口轉內銷,并不是把出口國外的節日燈產品直接拿到國內來銷售那么簡單,而讓配套商、消費者認同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尋求轉型還得從自身的實際條件入手。
為打開內銷市場,不少出口企業一度采用價格戰的方式,但低價的背后往往是低質,會讓產業陷入惡性循環。
“新市場的開拓,靠的是長期穩定的產品品質,所以企業要想出口轉內銷,最基本的是要把好產品質量關,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只有科技含量、產品檔次和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了,才能逐漸打開國內市場,為國人所接受。”林邦說。
增強競爭力,企業開出海外倉
“寧溪燈展在寧溪傳統節日中融入節日燈元素,也是寧溪節日燈國內、國外兩條路齊頭并進的開始。”林邦告訴記者,目前寧溪鎮從事節日燈生產經營的企業有36家,其中有26家生產企業實現了轉型升級。此外,寧溪鎮節日燈的配套產業發展也穩步跟進,插頭廠、電線廠等企業達到15家。
臺州鑫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從2011年開始轉型升級,不斷優化產品結構,走高端路線,打造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場贏得了較高的知名度。去年,該公司年產值達到了4000萬元左右,這一切都源于企業的品牌意識。
與臺州鑫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一樣,臺州不少企業開始從貼牌生產轉向自主品牌經營。
“一般只生產節日燈的企業都是通過貿易公司或自行出口,將產品銷售給客戶,以貼牌生產為主,但我們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不僅注冊了商標,還在出口地區申請了各項專利。”浙江天天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向陽說,由于節日燈是淡旺季十分明顯的大眾消費品,在海外擁有自己倉庫的企業比在海關租賃集裝箱更為劃算。
正是出于以上考慮,生產節日燈起家的珠光集團有限公司對其經營模式進行了調整,早在十幾年前便在墨西哥設立了貿易公司,并擁有自己的倉庫。
記者了解到,在海外設立倉庫,可以確保企業供貨到海外市場不受淡旺季影響,當然,該模式更適合自產自銷的企業,尤其是在海外已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及市場。近些年來,在海外擁有自己倉庫的節日燈企業越來越多,這也意味著臺州產節日燈的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場的知名度也逐漸上升。目前,光是在墨西哥,臺州產的節日燈已占當地市場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