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晚間,浙江臺州明星企業水晶光電(002273)發布公告稱,星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星星集團”)持股由19.52%下降為11.06%,仍為控股股東。有國資背景的臺州農銀鳳凰金桂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農銀鳳凰金桂”)則以8.46%的持股,一躍為二股東,雙方將以一致行動人身份共進退。當地國資的入主,資本市場的目光被吸引至此。
12月5日,牽手國資半個月之后,水晶光電發布了一則股權質押解除公告,根據公告顯示,此次解除質押股票共計4,108.6998萬股,質押率由93.45%下降至69.05%,從幾近清倉質押回調至質押高危線(80%)之下。截至12月3日,星星集團持有公司股份168,398,907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9.52%。
紓困資金落地細節
11月15日,作為臺州市唯一的國有金融控股平臺,臺州市金融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臺州金投”),在上交所發行了5億元“紓困專項債”,這也是浙江落地的首個“紓困債”投資項目。上述資金全部流入臺州“上市公司穩健發展專項基金”,以支持當地質地優良的A股上市公司實控人化解股權質押等流動性困難。
在11月19日《關于控股股東協議轉讓公司部分股權的提示性公告》中,水晶光電和農銀鳳凰金桂詳細披露了對于一致行動人約定、支付方式、股權過戶條件等交易細節的約定。此次股權轉讓的前提是需要得到臺州市政府的批示同意,在此基礎上,星星集團根據《資金監管協議》開具監管賬戶。此外,總額7.32億元的股權轉讓款,交易對方農銀鳳凰金桂也是依據條件分三步進行支付。
第一筆預付款5000萬元,是在上述監管賬戶開立并可以使用之日起1個工作日內,農銀鳳凰金桂進行支付;第一期的股權轉讓款3.5億元,星星集團在該筆款項到達監管賬戶的9個工作日內,完成擬轉讓股權足額解質押;第二期的股權轉讓款最晚在12月25日之前到達;在此次股權轉讓過戶后30個工作日內,農銀鳳凰金桂有權委派1名董事進入上市公司董事會。
業績是獲得紓困資金的首要考慮因素
臺州當局相關人士曾對媒體表示,對經營穩健、沒有過信用違約但出現流動性困難的企業,已經著手梳理了一批項目庫,接下來逐個洽談對接。臺州市政府還安排了臺州金投、臺州國投等當地多個國資平臺逐個拜訪當地企業,進行綜合幫扶。
根據目前陸續落地的紓困項目可以看出,救急不救壞是紓困基金投資項目的準則。
公司層面,作為國內光學器件龍頭的水晶光電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6.3億元,同比增長7.67%,凈利潤4.04億元,同比增長49.7%,在實體經濟整體處于下行狀態的大環境下,業績表現相當亮眼;集團層面,提出“創建千億集團,打造百年星星”為目標的星星集團,根據2018年第一季度財務報表,星星集團總資產249.5億元,總負債152.5億元,營業收入達28.1億元。
此外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5年1月29日,臺州金投就和浙江省工行發起設立總規模8億元的臺州產業轉型升級基金,已鎖定了水晶光電、仙琚制藥、華數傳媒定向增發等擬投項目。過往的合作也成為政府參考的重要因素之一。
總結
根據國家當局的設計意愿,紓困當不以謀取企業的控制權為目的,而應當切切實實的幫助出現短期流動性風險的優質企業緩解資金壓力,此前個別項目的落地也因控制權的變動而顯得有些落井下石的意味,引發了一定程度的爭議,也容易導致市場的過度解讀。
此次國資馳援,采用入股的形式幫助企業緩解短期流動性風險,入股后國資成為水晶光電第二大股東。其中紓困目標的選定、一致行動人約定、支付方式、股權過戶條件等交易細節,一方面可以確保專款專用解決企業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通過入股也可改善公司的股權結構,對于接下來的紓困基金落地,更是具有普遍性的參考意義,有助于后續紓困項目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