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上海市中心城區道路交叉口平均桿件數量高達27根,黑壓壓的架空線像蜘蛛網一樣密布在城市道路上空,嚴重影響市容市貌。為打造有序、安全、干凈、美觀的高品質城市環境,2018年,上海市部署開展全市架空線入地及合桿整治工作。
2018年超額完成合桿整治任務
去年一年已超額完成了116公里架空線入地和合桿整治任務,其中,45公里道路完成合桿整治,拔除各類立桿9800余根,平均減桿率達到68%。
可以知道,架空線入地及合桿整治工作不僅是對城市景觀面貌的更新,更是對城市管理和運行安全的提升,它是一項工程量大且涉及部門眾多的復雜工程,在實施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難題,那么作為城市管理部門是如何啃下這塊“硬骨頭”的呢?
合桿整治工作在推進中面臨了哪些困難?
架空線入地和合桿整治工作由于涉及的部門和單位眾多,需要克服很多的障礙:
一、道路立桿數量多,涉及單位多,整合比較困難,這也是最首要的問題;
二、地下管線密布,管位資源緊張,管線綜合平衡難度大,架空線難以入地,管道管位選擇困難;
三、電力線入地需配置大量開關站、配電站等設施,電力設施(特別是配電站)選址困難;
四、內環內掘路施工量大,交通組織困難。
上海政府如何溝通協調推進合桿整治工作?
面對上海市中心區域權屬單位眾多、管位有限、路幅狹窄、交通繁忙、人流密集等施工難點,上海市政府迅速做出行動調整。在電力、通信單位積極配合下,合桿工作的相關建設、設計、施工等人員通過一遍遍踏勘現場情況,丈量合桿現場施工條件,為每條路量身定制合桿方案,做到“一路一方案,一桿一方案”。
架空線入地和合桿整治指揮部在綜合把控、全面統籌的基礎上,加強對各權屬單位的業務指導,統籌電力線、信息線的割接、撤線拔桿時間點,重點做好拔桿、立桿階段夜間施工的現場管控,確保行人和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
在保障電力用戶供電的前提下,重點確保交通信號燈、路燈照明正常運行,并將對公安交警監控探頭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在有條件的基礎上應用現場壓樁施工工藝,一體化施工方式,大大縮短了施工時間。
2019年上海合桿整治工作如何走?
今年,上海將繼續大力推進這場架空線入地及道路合桿整治的“攻堅戰”。在近期召開的上海市城市管理精細化會議上獲悉,今年將確保完成100公里的整治任務,到第二屆進口博覽會召開前,基本完成全年任務目標。
同時,基于現有的整治成果,上海將開展立法研究,修訂《上海市道路架空線管理辦法》,起草《上海市道路立桿管理辦法》和《上海市道路箱體設置管理辦法》等政府規章,從源頭控制道路上各類線、桿、箱、頭的設置。
將線、桿、箱、頭納入網格化動態管理部件,聯合城管執法,嚴厲打擊違規飛線、立桿、設箱等行為。對回潮現象絕不手軟:新增違規飛線一律剪斷、新增違規立桿一律拔除、新增違規標牌一律清除、新增違規箱體一律拆除。
今年的架空線整治工作將繼續把“一路一方案”進行到底,統籌電力、信息、合桿與市政設施修復的建設全過程,內容細化到每一步工序、每一個時間點、每一個工作面。原則上,方案未完善不開工、統籌協調未到位不開工、施工力量未配齊不開工、文明施工措施未落實不開工。
根據上海市住建委、文匯報綜合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