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王政濤:兼收并蓄,既有著超一線城市的寬容接納, 也有政治中心的堅定與穩重。
牟宏毅:北京以政治、文化為中心,這就決定了北京城市建設的決策有別于其他城市。
A: 您認為目前北京的城市照明處于哪個發展階段?您如何 評價北京現階段的夜景?
王政濤 :北京作為全國政治中心,其城市定位決定了它的城市景觀照明特點:節制、含蓄、內斂、有秩序。即使LED發展到今天這樣成熟,但是北京城六區的主干道還是以鈉燈為主,它不會輕易地全部更替,而是要等待技術成熟, 時機成熟。所以北京城市的景觀也是如此,并不會受到其他城市“一股熱”的影響,包括北京的副中心建設,整體規劃就是站在一個比較高的高度去進行,包括現行的智慧路燈也在副中心有體現。
這就是北京的獨特之處:兼收并蓄,既有超一線城市的寬容接納,也有政治中心的堅定與穩重。
牟宏毅:北京以政治、文化為中心,而其他城市以經濟為中心,這個區別點就決定了北京城市建設的決策有別于其他城市。一直以來,北京城市照明做得很穩重,城市的建設理智有序,尤其像長安街上的道路照明,還是運用傳統光源鈉燈,所以并不是說一個運動、國事來了以后所有東西都要進行改變。北京我們也經常參加項目審批,對于目前爭議比較多的媒體立面、媒體建筑等,北京在管理和控 制上還是非常嚴格。
每個城市的政治特色,決定了每個城市的不同定位,北京因為首都政府職能和文化職能的特色,決定了北京城市照明內斂卻不失氣度,奢華卻不張揚。
張曉培:北京城市景觀照明風格是分區域的,比如中央政務區是莊重大氣典雅;中關村科技硅谷體現的是活力;歡樂谷等幾個游樂園區域和西單商業區域體現商業元素;朝陽和海淀區域是奧運沿線;其他的各個區縣也充分體現該區域的文化特色。隨著2008年奧運會、APEC會議,到今年國慶七十周年的不斷提升,整個城市的景觀照明將上到一個新的臺階。
趙東昕:北京城市景觀照明也如同北京的城市定位一樣恰如其分。但是在細節部分還需要加強,比如一些城市街角上的人性燈光,這是一個城市的細節之處,細節的完善則體現了北京 城市的人文關懷,讓異鄉人感受到這個城市的溫暖。作為大都市,如果一味體現在“大”上 面,會讓人對城市產生距離感,所以我們需要 讓城市“慢”下來,找一找城市的歸屬感。
【觀點】高楓:如果故宮可以拿來做燈光秀,那對照明行業 是不是一個很大的開拓和 啟發呢?
宋偉棟:在故宮就能感受到古代故宮夜晚的氛圍, 這也是體現故宮文化的一部分。
A:今年,紫禁城上元之夜轟動一時,褒貶不一,對此,您有什么看法?假如由您來策劃設計,您有什么創意?
高楓:今年的故宮上元節的燈光秀,在短時間內展現了一場比較完整的秀。第一,按時呈現出來了,背后各方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肯定的;第二,我 覺得故宮作為全國的一個文化地標,它的影響力擺在這里,如果可以拿故宮來做燈光秀,可以拿來娛樂,那對照明行業是不是一個很大的開拓和啟 發呢?我們在中國還有什么不能玩兒的呢?這個不是調侃,是說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當作載體表達;第三,從藝術上來說,它的一些顏色、變化,確實不夠完美,從設計師的角度來看待,還有很多提高的空間。但是普羅大眾對于這場秀的評價是很高的,因為很新鮮、夠刺激。
宋偉棟 :故宮作為北京的文化地標,在夜晚做一場燈光秀是很吸引人的,以往故宮早上8點鐘開館,下午4點鐘就閉館了,很少有人能看夜晚的故宮是什么樣子,也沒有人講過古代的故宮是什么樣子。如果我們做故宮的景觀亮化,可以考慮沉浸式,體現出故宮的年代感,讓人身在故宮就能感受到古代故宮夜晚的氛圍,這也是體現故宮文化的一部分。
A:我們發現,從G20開始,國內城市的景觀照明建設基本上都是“千城 一面”,互相模仿和復制,不過北京城沒有模仿跟風,您認為核心因素什么?
肖磊:北京的城市建設是全國的風向標,這種上傳下效的示范性和引領性很重要。核心區域的靜態照明,彰顯成熟莊重;地標和商圈則以動態為主, 凸顯城市活力。城市景觀照明的提升要符合城市氣質,綠化、美化、亮化, 三化結合起來,共同提升城市的美觀度和基礎功能。
城市照明不是越亮越好,而是利用光影和聲音的互動,結合當下先進的技術、 城市的歷史文化,打造沉浸式明暗動靜的光影藝術,通過光影來講述城市 的故事,增強互動性。
宋偉棟:在景觀照明還沒有興起的時候,從城市的辨識度來說,每個城市的建筑就千城一面了,因此建筑景觀照明也隨之成了千城一面。北京城景觀照明包括北京周邊的胡同文化,這也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我們在做景觀亮化、大尺度空間的時候,是不是需要有一個全局的意識去注意到城市細節之處,深入百姓的生活中去?這值得我們每一位從業者認真思考。
【觀點】刁旭:文旅就是毛澤東當時游擊戰的思想,以時間換空間,以空間換時間。
楊毅斌:沒有“內容”的城市顯示屏,讓人味同嚼蠟。無論是燈光還是多媒體,我們要明確一點,形式是為內容服務。
A:如何評價當前的城市“文旅照明”?在城市景觀照明的建設當中,如何讓文旅照明體現更多的人文關懷與價值內涵?
刁旭 :城市是城市,舞臺是舞臺,不能混為一談。長遠看,單一的媒體立面并不能成為市民游客留下來駐足的理由, 我們是不是可以將打卡點、景區做成一臺戲?這就是“文 旅”雛形。“文旅”不是簡單粗暴地拿舞美跟照明結合, 我們學習舞美的技術,從用法、燈具、內容等去進行改變, 學習舞美如何造景,如何用顏色影響觀眾的心情,如何切 換場景,如何實現顏色的過度,這才是舞美的精髓所在。
楊毅斌:景觀照明熱潮如火如荼,但是反對的聲音也日漸高漲,其實是我們的“內容”出現了問題,城市顯示屏的 內容播放讓人味同嚼蠟。造成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遇到了專業和技術的瓶頸,從燈光來說,現在能用的燈光就是這些,沒有新的光源以及發光方式出現;二是快速迭代的時代,導致沒有人愿意“停下來”做研究型的工作,面對不同的項目,不再愿意花時間花精力去思考,去研究。這是當前國內外共同遭遇的問題,充滿挑戰,也處處是機遇。作為設計師,堅持初心,堅持自己,做自己想做的設計。
張麗:城市的景觀照明是一個城市的宏觀尺度,我們更加專注在室內,所以相比較起來是一些很基礎的工作,但是也正是這樣一種基層的工作,才更需要去沉淀。作為燈光設計師不僅僅要有基本的職業操守,也需要讓客戶利益最大化。
遲超:可以借助舞臺燈光的經驗和優勢去做景觀照明(燈光秀)、建筑群的燈光互動、建筑周邊的光藝術裝置等, 舞臺燈光在控制、顏色變化、時間軸上的變化的研究非常多,這一塊的實踐經驗也非常重要。
A:當下,各類旅游地都在大力宣傳其文化特產與遺產資 源,意欲搭乘“文化旅游”的列車。也引發關于文旅產 業照明現象的思考:怎樣做出創意性?
刁旭 :我們在做景區“文旅照明”時,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好的旅游策劃案?最重要的是讓旅游區盈利,文旅策劃案和旅游產品板塊是合理的,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咬合,相互借力,相互給力,從設計規劃到人流、資金回籠,這是一個閉環。這是毛澤東當時游擊戰的思想,以時間換空間,以空間換時間。所以文旅照明和整個文旅系統都不是看當下,而是看開園以后的運營以及三五年、十年以后的利潤。
楊毅斌 :無論是燈光還是多媒體,我們要明確一點,形式是為內容服務,不能本末倒置。
判斷一個作品的好壞與否,分成兩個因素,一個是淺顯解讀,連小孩都覺得作品“好玩”;一個是深度解讀, 有層次、有文化的成年人能夠從你的作品中讀懂你想要表達的思想,并且能夠記住這個作品。所以思想型設計 師的作品可以影響一輩子。
遲超:如果只是從“熱鬧”層面來看燈光秀,那完全可以達到效果,甚至做到成本最低、方法最簡單就可以。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說,整個項目所要表達的內容卻顯得捉襟見肘。舞臺燈光、電視燈光都是為內容、演員、 劇本去服務,但是隨著表達的手段越來越多,卻讓人對內容產生了錯覺,感覺一晃而過,并沒有真正地去看內容本身,也忽略了建筑載體,所以我們作為燈光照明設計師是不是對項目有一個更加系統的思考?
討論嘉賓:
牟宏毅 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建筑照明 藝術博士
高楓 中國新興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設計院照明所所長
刁旭 北京必成創景景觀藝術有限公司 藝術總監
肖磊 中建深圳裝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建照明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
王政濤 北京照明學會秘書長
楊毅斌 句集文化 ( 北京 ) 有限公司創始人、光影藝術家/新媒體藝術家
趙東昕 北京星光裕華照明技術開發 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宋偉棟 中建照明有限公司 副院長
遲超 中國中央電視臺燈光設計師
張曉培 北京星光裕華照明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常務副總經理
張麗 北京鈦和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