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已經結束,各家LED上市公司相繼公布上半年的財報。據報告顯示,雖然大部分公司營收增長,但企業凈利潤卻多有下降,甚至是出現虧損。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出現這種局面,既有行業進入平穩發展的原因,也有政府對LED行業縮減補貼的緣故。
眾所周知,早期我國LED行業能夠快速崛起并飛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以及各地政府的財政資金補助下,LED行業在中國快速發展,加速了產業格局的塑造,形成全產業鏈蓬勃發展的態勢。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國家政策固然有利于LED行業的快速成長,拉動內需,但是也會使LED企業對政府補貼形成依賴,長期以往,可能造成企業自主盈利能力減弱,甚至出現騙補的現象。
回看今年上半年的政府補貼情況,無論是單家企業還是整體情況,都有所下落。據高工LED不完全統計的34家LED企業補貼情況,補助總額從去年上半年的17.157億下落至今年上半年的16.091億元。補貼范圍收緊之下,LED企業的效益將面臨更加嚴格的考驗。
政府補貼雖然有所縮減,但上游芯片依然是政府的“寵兒”。三安光電、華燦光電、乾照光電等在內的六家LED芯片廠商今年上半年共獲得政府補助7.58億元,僅比去年同期減少0.09億元。
其中,三安光電依然是行業的“補貼王”,共獲補4.24億元,占當期凈利潤的48.02%。不過,令人堪憂的是,今年LED芯片行業企業整體盈利狀況不容樂觀。剔除政府補貼之后,僅三安光電凈利潤為正,其余幾家則均出現虧損或虧損加劇。
受行業周期的影響,LED芯片市場整體需求增速放緩,二季度仍處于競爭洗牌中,前期擴產新增的供給導致LED芯片產能過剩,使得行業內中低端市場競爭激烈,整體的芯片銷售價格下跌,產業進入調整期。
上半年,LED封裝行業的整體補貼下滑最為明顯。整理12家LED封裝上市公司半年報獲悉,其補貼總額從去年的7.9億元下跌到6.63億元。其中,東山精密獲補1.59億元,占當期凈利潤的39.55%,這主要與公司近年來大規模業務擴張息息相關。
在總額上來看,木林森獲補額在封裝領域居首。今年上半年,公司共獲得政府補助2.77億元,占當期凈利潤的70.30%,相較去年雖有所下滑,但可以看出其對政府補貼的依賴程度依然較高。
今年上半年,LED封裝企業大部分出現凈利潤下滑的局面。高工產研LED研究所(GGII)認為,2019年中國LED封裝市場形勢依舊不容樂觀,預計LED封裝市場規模為1050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明顯趨緩。
再看下游應用,由于其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加上行業規范欠缺等多方面因素,各地政府對于LED下游的補貼力度不如中上游。今年上半年,16家應用企業共進補1.88億元,同比增長18.52%。
歐普照明作為LED照明領域的龍頭企業,上半年其獲得政府補貼數額占總額的45.72%,占當期凈利潤的21.23%。此外,上述表格數據顯示,除超頻三、金萊特、歐普照明、三雄極光之外,其余12家企業所獲補助在其凈利潤中占比均較小。由此可以看出,政府補貼對下游應用企業的凈利潤影響甚小。
根據各家財報顯示,上半年歐普照明、太龍照明、雷士照明、得邦照明、名家匯均實現營利雙收;陽光照明、麥達數字雖然營業收入出現下滑,但凈利潤實現高速增長;佛山照明、勤上股份、超頻三均呈現營利雙下滑;而雪萊特卻虧損超1.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滑902.02%。點擊《14家照明企業業績一覽:歐普凈利最高,雪萊特虧損嚴重》了解詳情!
雖然依托良好的政策,促進LED產業的良性發展,推動LED創新技術的進步,促使產業鏈的形成,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LED產業依舊存在發展困局。在高端市場,由于缺乏技術支撐,研發能力不足,與國際研發水平仍存在差距,況且核心技術專利掌握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企業手中,存在專利風險。
由此,國家政策只起到推動作用,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企業需從技術研發、創意搭建以及品牌建設等方面提高企業價值,提高中國LED核心競爭力。政府補助的縮減,短期內使得企業效益面臨嚴峻的考驗。但LED行業補貼縮減是大勢所趨,政策紅利時代已經過去,接下來的發展之路需要LED企業自己來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