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GGII早前發布的《2018-2019年中國LED照明產品出口月度監測報告》數據統計信息,2019上半年,中國LED面板燈,有據可查的出口廠家和貿易公司共計約為3200家,出口總額約為:$7.43億美元,同比下降3%;出口數量約為:15.77億只,同比增長8%;市場平均價格整體下行約10%;其中,Top10生產企業,合計出口額約為$1.03億美元,占比總出口額約13.84%。
2019上半年/2018年全年中國LED面板燈出口總額(億美元)
出口數量雖然持續增長,同比金額卻是持續下降的,說明產品價格在下行,按整體數據情況來看,產品價格下行約在10%左右,不管你賺錢還是不賺錢,相比于去年同期,如果產品的價格不能有一個10%的向下調整,連平均值都達不到,生意就很難再做下去了,而且這還只是在趨勢中,遠遠沒有到底,很長一段時間,5%的年度價格下行應該是跑不了的了,去擼你的供應鏈吧。
Top10生產企業,合計出口額約為$1.03億美元,占比總出口額約13.84%。Top10生產企業分別占比出口總額數據如下(可能有人會問,為什么沒有凱耀沒有德邦沒有通士達沒有立達信......貿易和代工還是不一樣的,就不詳細解釋了):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3200家生產和貿易企業中,可能有接近3000家中小企業分攤著約70%或者更多的出口份額,畢竟,大企業不愿意對接小客戶,這世界又是中小客戶多如牛毛,加上面板燈這產品簡直橫跨工程照明、流通照明和家居照明三界,有些仙氣有些妖氣有些人氣,上得廳堂進得廚房變變裝還能上床......雖然這種情況還會持續很久,但卻存在一定變數,市場價格如果真的調整到中小企業不能承受的地步(這緣于供應鏈優勢生產規模優勢渠道優勢......諸多方面),就像之前的燈管產品燈泡產品,中小企業可能會紛紛退出這個類別的的常規產品領域。
價值鏈不是一成不變的,利潤的壓縮一定會導致價值鏈的重塑,逼迫企業發掘邊緣價值,大企業不得不向中小客戶親近,企業不得不盡可能向終端商戶用戶靠攏,用戶也可能采取盡可能尋求低成本的渠道進行購買......
2019上半年/2018年全年Top10企業出口市場及規模(千美元)
TOP10出口企業面向的市場應該說也是很有代表性的,美國市場一支獨秀,加拿大墨西哥也看著不錯,北美三賤客,歐洲市場德法襲(西)胸(匈)英荷襲(希)波,一群大色鬼,至少對于面板燈產品來說,印度和俄羅斯市場看著沒有想象中那么好,一般般,澳大利亞市場一直表現穩定,中東市場整體來說對這個產品類別不算很感冒,東南亞基數不大應該是歷史原因,另外東南亞國家體量也都不大,所以對數據有影響,非洲與中東以及東南亞市場的情況有點兒類似。
面板燈是一個大類,其中的細分還是有很多種不同規格的,包括產品形態和性能方面的,這個數據就太難抓了,我們現在能看到的一些市場的訴求點很難說是趨勢,但不妨礙我們大概列出來分享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更低的價格,
年售價向下調整在5%--10%之間;
- 更高的性能,
常規品向100lm/W靠攏,
高端130lm/W以上;
- 側發光和底背光雙雄爭霸;
- 模塊化開始市場新秀;
- 智能化,
這個其實和燈關聯不大,
是電源和傳感器配套;
- 整裝渠道的設計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