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出口目的國:美國市場應聲下滑 歐亞市場補齊缺口
縱觀全球LED照明市場版圖中,中美歐是并駕齊驅的三大市場,占比均在20%以上。中國市場作為內銷市場渠道為王并逐步細分,但近年來受宏觀經濟趨緩及房地產調控影響,下行壓力較大。
出口市場方面,首先看發達經濟體集群。美國市場是單一的最大的外銷市場,今年以來受中美貿易摩擦加征關稅的影響有所下滑,因而北美市場占比下降了2.88%退居第二;歐洲上升了2.15%的份額反超北美位居第一,但歐洲市場看似統一但實質卻是由相對分散的充斥著個性化差異化需求子市場構成的聯合體,其中德英法荷等一直列出口市場前茅;而東亞中的日本市場由于LED起步較早,發展迅速,LED光源已趨近飽和,LED一體化燈具則是方興未艾;大洋洲市場以澳新兩國為主體(兩國占據98%以上份額),體量較小,發展平穩。
東南亞、西亞、拉美、南亞/中亞和非洲市場則是由新興經濟體組成的成長中的潛力市場;其中東南亞市場是近年來的亮點市場,以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泰國(六國占據約97%份額)為首,具備蓬勃的發展動力,未來前景也值得看好。西亞市場也值得關注,伊朗一度是可和沙特體量媲美的西亞最大照明消費市場之一,但近期因西方制裁進口困境加劇;此外,重建中的伊拉克增速不俗,阿聯酋和土耳其的轉口集散樞紐地位也依舊穩固。而非洲市場應該說具備發展潛力,但目前依舊處于初步發展階段。
具體目的國來看。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到前20大市場總額達到151.65億美元,占LED照明出口總額的71.82%,重點市場的集中度較高。
美國市場因面臨2018下半年出口美國的相關企業沖量后的庫存壓力,當地照明廠商漲價后對市場需求產生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以及部分新訂單轉移向非中國廠商等情況,出口額同比有8.94%的下滑,但其作為我國頭號照明產品出口單一市場的地位依舊穩固。
歐洲的德英法荷,北美加拿大和東亞的日韓作為傳統主力市場均有所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美國市場下滑帶來的出口總額缺口。
新興市場方面,具備一定中東歐市場輻射能力的波蘭前三季度取得較高增長率;東盟市場自去年起在越南和新加坡的主力帶動下便增長強勁,今年前三季度則輪到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和菲律賓等發力增長;金磚國家的表現則乏善可陳,深受“中等收入國家陷阱”困擾的巴西和經濟形勢不佳的俄羅斯市場需求回升乏力,南非也遭遇發展瓶頸,印度因和中國之間的SKD和CKD貿易盛行致使其成品量進一步下滑。
LED光源出口方面,中國出口到前20大市場數量為27.44億只,金額則達到31.11億美元,數量占LED光源出口總數量的62%,金額則要占到出口總額的高達77%。各國LED替換光源產品單價多處于下降態勢,全球范圍來看,均價1美元的市場已不足半數,光源產品出口價格競爭的激烈形勢可見一斑。發達經濟體單價普遍較高,其中日本市場單價繼續一騎絕塵,這也解釋了主攻日本市場的愛麗思、康佳、普為等企業出口單價相對高企的現象;而巴西、俄羅斯、印尼、菲律賓等市場單價偏低并持續下行。 市場表現方面,東盟主力六國表現依舊不俗,越南、菲律賓、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全面躋身20強;全/半散件貿易盛行的印度和被西方國家加大制裁力度的伊朗,其光源成品量已雙雙跌出前20。
LED燈具出口方面,前20大市場出口總額達到118.28億美元,占LED燈具出口總額的69.27%。LED燈具出口的具體排名也與整個LED照明產品出口排名情況相接近,LED燈具占各國LED照明總額比重多在80%以上,并有進一步提升的態勢,這也和整個LED照明整體出口形勢吻合,并體現了替換市場也逐步向一體化/模塊化燈具發展的趨勢。
三、出口企業:出口廠商負重前行 頭部企業戰略調整
2019年前三季度, LED照明出口前10名的企業出口總額約為21.13億美元,約占LED照明出口總額的10%;而前20名的企業出口總額為29.16億元,約占LED照明出口總額的13.8%。其中,立達信、陽光、得邦三駕馬車依然位列前三位,但是同比均有10%-25%的下滑,因而領先身后部隊的優勢有所削弱;近期已強強聯手的凱耀和昕諾飛分列四五位,值得一提的是,昕諾飛生產專業渠道燈具的成都和上海雙工廠上量,雖然比上半年的暴漲勢頭有所減弱,前三季度依然逆勢增長超過50%;攜手朗德萬斯的木林森和納入怡迅的雷士已坐穩前列。而在傳統前10的企業多有下滑的形勢下,民爆、健達、美科、海萊、眾普森、晨輝、光莆等“中層”企業扛起前進大旗,保持了增長勢頭,并為出口總額微增做出了相應貢獻。
在國際市場價格競爭激烈和LED替換光源已近高峰的形勢下,出口前列的企業如立達信、陽光、得邦等已主動做出調整,三季度雖比上半年下滑勢頭有所減緩,但他們正在有意識地逐步退出一些 “高危”市場和低毛利業務,加強自主品牌的發展,并逐漸增加了產品中的一體化燈具和IoT相關產品的比重。
LED光源出口方面,前列企業業績普遍有所下滑,整體格局相對穩定。上半年稍稍落后的立達信重新奪回闊別半年的光源出口頭名寶座。出口前30的企業出口數量為20.23億只,占整個LED光源出口數量的46%;出口金額則達到20.78億美元,超過LED光源出口總額的50%。相比較來看,LED燈具出口前30名企業出口額僅占整個LED燈具出口總額的9.58%。由此可見“光源集約,燈具分散”的基本面情況依舊。隨著LED替換光源等規模化標準品生產自動化的深化演進,此類出口市場已是少數派的游戲,未來無論是大企業擴大營收規模還是中小企業差異化細分市場發展都更要依托一體化/模塊化燈具和IoT智能化產品。
而從出口企業產品單價普遍降低的形勢可以看出,海外市場激烈的價格競爭依舊持續,廣大出口企業要依仗更龐大的出口數量來維系出口金額的平衡或增長,利潤則受到很大的擠壓,所以雖然出口企業十分努力,但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現象目前較為普遍。
燈具占各企業的出口總額比重亦在穩步提升。而相比較LED光源的高度集約,LED燈具市場因產品類型更多樣化,渠道類型更多樣化,市場也更為分散。各頭部企業也可謂是“八仙過海各具神通”,既有立達信、陽光、得邦等標準品代工大戶,有手握歐美商超大單的健達、瑩輝等,又有昕諾飛、杰光等外資品牌工廠;既有浩洋、亮藝等舞臺照明專業廠商,有光莆、恒太、珈偉、聯域等強勢單品企業,又有品類眾多廣泛出擊的眾普森、木林森等。
LED球泡出口前10排名格局穩定,也基本與整個LED替換光源出口排名情況相吻合。前10名出口企業球泡出口數量為11.45億只,約占球泡出口總量的29%,出口金額則為10.98億,約占球泡出口總額的37%,比重均有所下滑。
和戰略調整相關,立達信、陽光和得邦在球泡出口量方面原本建立的較大領先優勢已不再明顯,球泡減量且燈管上量的得邦已跌出前三,球泡數量有所增加的凱耀取而代之;球泡出口企業的共性問題為單價下跌較多;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從新和、和諧芯光、浙特、天都等主營LED燈絲燈企業的出口情況來看,燈絲燈的發展勢頭比之去年同期有所減緩。
LED燈管出口方面,得邦拔得頭籌,山蒲和晨輝緊隨其后,快捷達則從去年頭名滑落至第四,佛照和豪恩也有所下滑;愛麗思和普為主打日本市場,因而產品出口單價仍維持高位。和球泡情況類似,各燈管出口企業的單價也面臨著較大下行壓力。
四、中美貿易摩擦下的對美出口
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LED照明產品對美出口約50.9億美元,同比去年上半年的55.9億美元下降8.94%,總體不如預想中下滑幅度大。主要原因在于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照明相關產品出口退稅稅率上調,美國照明大廠多輪上調終端銷售價格以及LED光源12月15日前暫時無虞等,上述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抵消了301關稅對美出口帶來的不利影響。
首先看LED光源產品(HS編碼85395000),此類產品暫時不在美對華已加征關稅的2500億美元產品目錄中,卻是下滑幅度最大的LED產品。2019年上半年對美出口數量約為8.12億只,同比下滑達13.58%,出口金額為11.79億美元,同比下降達13.24%。原因在于部分出口美國的相關廠商在去年趕在關稅落地前有不同程度的集中沖量舉措,至2019年美國光源市場還部分的處于庫存消化階段。
主要燈具產品中,2019年前三季度固定式燈具(HS編碼94051000)對美出口數量為1.22億只,同比下降9.63%,出口金額15.16億美元,同比下降6.82%;可移式燈具(HS編碼94052000)對美出口數量0.42億只,同比下降9.23%,出口金額8.43億美元,同比下降5.91%;戶外燈具及部分LED燈具(HS編碼94054090)對美出口數量為2.45億千克,同比下降3.16%,出口金額24.84億美元,同比下降4.64%;上述三類主要燈具產品均位列美對華已加征關稅的2500億美元產品目錄中。
未來,加征關稅的影響未來將主要體現在終端價格的上漲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會遏制消費需求;同時會影響一些新上項目訂單,其中部分訂單也將會不可避免地轉向越南、印度、墨西哥、臺灣等制造地。
總體來說,相對于乏善可陳的國內照明市場,2019年的照明出口市場還取得了小幅增長,歐洲日本東南亞市場的增長抵消了美國市場下滑帶來的影響,同時中層出口企業的逆勢前行彌補了頭部企業業績下降的總額缺口。但在行業產能結構性過剩,終端價格持續下降,各項成本剛性上升,國際市場需求偏弱,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的大背景下,廣大出口企業遭遇到了空前的困難。
LED產品占整個照明產品出口份額逐年上升,體現了LED產品對傳統產品的替代循序漸進,但LED替換光源的市場發展已近高峰,價格競爭愈發激烈,因而部分企業已作出相應調整。在整個行業要從規模數量往高質量發展的趨勢下,相關出口企業都應立足長遠,明確定位,謹慎擴張,多做利潤,積極調整,應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