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根據這座“網紅”城市——重慶展開的一城一談,專家嘉賓們圍繞著重慶的城市夜景如何打造?兩江四岸該怎么做?文旅燈光如何助力夜景經濟發展?如何建設具有品質的城市光環境?等問題各抒己見。
嚴永紅:
重慶最大的特點是山水特質,使它成為當下的網紅城市。而在夜景的提檔升級方面,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如何體現城市的特色之美?如何聯動周邊的景觀進行城市規劃?比如洪崖洞,以具有巴渝傳統建筑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立體式空中步行街”。古色古香的民俗風貌與現代燈光相交織,望吊腳群樓、觀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燈火璀璨,金碧輝煌。但整體來看,其夜游產品的開發還不夠充分,相關配套服務設施不足,不能完全滿足游客的需求。
重慶是一座煙火氣很重的城市,同時又很開放和包容,既現代又有一些市井氣息。說到重慶旅游的爆款,洪崖洞肯定排第一。實際上洪崖洞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專業角度來說,用一堆燈條將建筑輪廓勾了一個邊,從設計手法上看,簡單粗暴。但是它真的紅了,特別是年輕一代到重慶就是沖著洪崖洞來的,為什么?因為無意之中和宮崎峻的《千與千尋》暗合了。這種IP的打造是無意之中形成的,這個東西大家就喜歡,它把重慶的知名度提上去了,帶來了不少的旅游收入,你說純粹的美還重要嗎?在這里美不是最重要的,政策更重要,收入更重要。
重慶的燈光從洪崖洞的成功可以看到我們要關注什么?就是要關注這種優勢核心區老街老建筑(當然洪崖洞并不是老建筑)的改造。城市夜景照明是為誰服務的?是干什么的?我們僅僅是為了看嗎?我認為建筑不僅僅是為了看,它是我們生活的一個部分,如果我們能夠把人們真正的需求挖掘出來,夜景經濟就活了。
重慶真的太特別了,兩江四岸到底應該怎么做?通過調研我們發現目前LED大屏幕用得不少,但如果在兩江四岸繼續推廣大屏幕,恰恰是用我們的短處去拼人家的長處。平原城市有一個特點,它的界面非常整齊,都朝著最佳朝向;重慶的超高層很多,但是沒有統一朝向,不是平行的,即使我們想做 LED 大屏幕都沒法做,畫面的展示容易斷裂、不完整。此外媒體立面的高亮度和平面化會掩蓋沿江載體燈光微妙的變化,弱化它的層次和縱深感。而這些恰恰是重慶跟其他城市不一樣的地方,是兩江四岸有別于任何一個城市的特征。但這個對照明規劃和設計帶來很大挑戰,要把它做好可能要比其他城市下很多倍的工夫。
重慶早期做照明規劃是一把抓,它的好處是能夠把城市肌理做得很清晰,規劃的整體感很強。但發展到后來你會發現問題,相當于一個人在控制一個城市,嚴格來講這不是規劃的思路,城市設計你能控制,但是不能控制得太死,我認為照明規劃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探索,需要很多技術來支撐,包括藝術層面,我們可以借鑒建筑設計和規劃設計。
柳強:
談一下重慶給我的感覺,和廣州、深圳比,我認為重慶人相對偏保守,作為山地城市,重慶擁有獨特的空間載體,如果在科技和技術這塊再進步一些就更有看點了。燈光的價值是什么?為什么要量化?其實從城市夜游角度來說,最土的沒準老百姓最喜歡,就像洪崖洞,實際上它的燈光很俗,但是老百姓喜歡,我們做燈光的第一使命就是豐富老百姓夜間文化生活。今年國慶全國的媒體立面同時亮燈,說明媒體立面是可以適當地做,但不一定都做,都做光污染嚴重。另外一點,我覺得俗的東西可能是美的,老百姓喜歡,不用設計師喜歡。當然,重慶兩江四岸很長,每一個區域都有自己的文化,如果把燈光跟文化結合,通俗易懂的燈光和高雅的燈光結合,再結合高科技,我覺得重慶的燈光絕對能領先其他城市很多年。
何熒:
重慶具有獨特的山水城市風貌及城市文化底蘊,重慶夜景自古聞名天下,古有“誰將萬家炬,倒射一江明”的詩句。重慶夜景如何體現特色,這是一個多年來一直困擾相關從業工作者及管理者的問題。特別是隨著近年來城市照明科技的進步,部分城市夜景越來越趨同化的狀況,如何體現出其夜景特色,又避免與其它城市夜景趨同就成為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也是必須面對的問題。大量沿江城市媒體立面的形式是否適合重慶?重慶還有什么樣的夜間表達方式?重慶夜景如何展現其地域文化特色?我覺得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考慮:1. 重慶夜景應該突出重點,打造核心區靚麗夜間景觀,同時考慮到夜間觀景造成的交通擁擠狀況,應考慮適當分散夜間觀景區域及景觀節點,緩解中心城區(核心區)的交通及安全壓力;2. 盡量避免大面積的媒體立面出來,景觀照明還是應該通過地形地貌及錯落有致的山水特色來展現出其夜間特色;3. 在制造精品夜間景觀,拉動旅游消費的同時,還應該考慮針對市民營造良好的夜間光環境,增強市民安全感與幸福感;4. 強化錯落豐富的天際線景觀夜間展現,探索水際線夜景照明展現手法,編制更具操作性的山水城市景觀照明規劃設計導則,指導重慶景觀照明建設。
張智勇:
從2018年全國旅游城市排名來看,重慶的旅游總人數超過5億位居全國城市第一,但是人均旅游消費排名第五十,尤其是夜間的,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重慶的夜間消費能力嚴重不足。站在旅游的角度思考重慶的城市夜景,我總結如下幾個方向:一是重慶夜間旅游景區的規劃,包括解放路也好,南山一棵樹也好,還是特別欠缺規劃;二是重慶一些夜游線路的設計;三是需要豐富重慶的夜游產品;四是需要提升重慶夜游產品的品質和質量;五是夜間商業配套設施還是不足,涉及到夜間通勤能力的一些標準來做提升。
余顯開:
我來重慶14年了,作為新重慶人,我很喜歡重慶這座城市。關于重慶夜景,我認為就目前的現狀來說,它比那些千城一面的城市好很多,起碼到今天為止還沒有做大面積的燈光秀、媒體外立面,這是我們一直在呼吁的話題。關于重慶兩江四岸,我認為它是一個得天獨厚的資源,在任何城市都沒有的,香港是一個小小的維港,黃浦江也只是外灘的一段而已。怎樣利用自然美回饋給我們這個資源,我覺得需要慎重考慮而不是盲目地去做,不管將來誰去做都要好好地去研究和考慮,我一直強調不要提筆就畫,要想多一點。
黃彥:
重慶作為山地城市,它是立體化的,和平原城市做夜景照明肯定有區別。比如說,洪崖洞成為網紅地,是因為它把整個建筑體量給立體化了,它是立體化的建筑群落載體。對于整個重慶夜景來說,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把控城市立體化的風貌特征,這個立體化特征更容易出層次,更容易出光影效果。
曾靜:
“兩江四岸景觀照明建設”對于重慶夜景來說,又將是一次重大的轉變,不僅將重慶的城市形象提升了新高度,而且會大大助力重慶旅游發展。因“兩江四岸景觀照明建設”暫未實施,目前兩江四岸景觀照明也存在較多問題。重慶主城的兩江四岸在地理位置上是跨了渝中、南岸、江北、沙坪壩、渝北、巴南、九龍坡、大渡口八大區,以往都是每個區負責各自區域的照明,再加上各大開發商陸續增加自建的項目,導致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在效果和實施質量上都有差別很大。要改變這一系列的問題,不管從設計、實施還是后期維護管理上都需要統一考慮。重慶本身是一個比較有文化底蘊的城市,設置大型燈光秀需多方面謹慎考慮。如何考慮借助載體的運用,采取何種形式的燈光秀;燈光秀受眾的周期性;在燈光秀受眾生命周期快結束時內容是否能做出重大更新,引起人們重新關注;內容做重大更新所需成本的經濟問題等問題。
何艷群:
任何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名片,除了山水的大開大合,重慶是時尚現代化與市井煙火氣息共融的城市,并暈染了很多文化的筆墨。重慶在做城市規劃中,按照“點上點靚、線上貫通、面上提升”的工作思路全面啟動,并重點處理近景和中景的關系,把兩江四岸的河道和公園作為我們重要的媒介,為山城重慶的夜景觀提升增光添彩。
姚力萌:
洪崖洞為什么這么火?我認為是因為它在無意之中切合了宮崎峻的作品動畫《千與千尋》,還有一個最大原因是洪崖洞的地理位置優勢,吊腳樓建筑依山而建,和周圍的現代建筑形成反差,如果洪崖洞是在重慶某一個區縣山崖旁邊它可能就失去了這種魅力。另外關于媒體立面,我覺得不是不能做,而是應該和國際城市比肩,謹慎思考用什么方式來做。
參與討論嘉賓(排名不分先后):
嚴永紅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教授、博導/阿拉丁神燈獎提名委員
柳 強 中國夜游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大話夜游機構董事長
何 滎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副教授
余顯開 函潤(國際)照明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阿拉丁神燈獎提名委員
張智勇 重慶市風景園林規劃研究院光環境設計研究所所長
黃 彥 華東建筑設計集團環境院照明四所所長
曾 靜 重慶貝洛臣照明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
何艷群 重慶和美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光環境事業部設計負責人
姚力萌 重慶和美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光環境事業部設計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