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照明增速可期
院校專家代表
習晉:從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發展來看,智慧照明是當前發展的首要關注焦點和未來發展的長期舉措,抱團取暖只是一種現象,而團隊建立,協作共贏是未來發展的主流。華為、小米的成功都是典范,未來將很快淘汰一批落后的產能產業,出現一些創新的照明行業。另外,照明行業應與其他的建筑行業、產品行業,包括防護疫情的專業生產機構進行深度合作,才能爆發出新的創意亮點,迎來新的商品和生產機遇。
工程單位代表
茹劍鋒:在這之前,“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交通”、“智慧路燈”等概念已深入人心,但實施和推進并不迅速,市面上也缺乏有效的應用場景和專業的產品,通過這次疫情,我們發現公共管理中的信息收集、檢測、識別和處理能力有必要進一步加強,也就是說社會將因此更加重視“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利于政府在將來面對類似事件而進行更為有效、高效的管控。而“智慧路燈”便是這個大系統的“神經末梢”。個人認為,之前各地“只聽雷聲不見雨點”的“智慧路燈”建設將會加快推進,這無疑是照明行業一個值得期待的新爆點,將促進相關產業諸如能結合應用于通訊、監控領域的硅基全光譜無熒光粉LED智慧路燈這些國內領先世界的新技術的加大研發和加快應用推廣。
設計院代表
高楓:首先智慧照明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城市智慧照明體系能為城市管理者帶來安全、便捷、高效的管理方式,把5G技術運用到城市智慧照明體系中,對病毒的預防、城市的聯防、地方政府的人力成本都是有較大的提高。
設計單位代表
初醒悟:近年來,中國各個行業都越來越走向理性、成熟,照明行業也不例外。技術改變生活!新時代的熱詞:大數據、云存儲、云計算、互聯網+、5G等新技術促使城市、國家越來越“智慧”。照明也必須越來越“智慧”,才能順應這個時代。“智慧照明”不只涉及到“智慧路燈”,從家居照明、商業照明到景觀照明,都需要更“智慧”。
雍徽:其機遇在于燈具及照明系統將會更加智慧化和個性化,物物相聯的跨界融合將會更加密切。
·文旅融合、文商旅融合發展領域將孕育大量投資機會
工程單位代表
余曉霖:具體到夜游產品,疫情期間的長時間“禁足”讓人們對健康和自由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渴望,對人們的生活理念和方式都將產生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改變,如何滿足新的需求帶來的新市場是這次疫情帶給我們新的機遇和挑戰。文旅照明場景的創新、智慧照明5G的應用都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而兩者之間如何產生化學反應服務產業發展、服務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是我們提高行業門檻,實現價值多元化擴大化的必由之路。
解輝:第一個最明顯機遇就是投資單位投資方為了迅速減少損失,一定會拉長運營時間,這是肯定的,照明又是天黑就點燈的剛性需求,這個對照明產品的更換和整個照明的需求肯定會增加,同時也會效果轉化到室內室外,吸引更多的人搞些活動,使得運行時間增長,晚上運營會加強,這是對照明的一個機遇;第二個通過減少重資產之后,業主可能會做一些新鮮也不花很多錢的新產品,類似網紅打卡地,這個季節我們要抓住這種機遇,譬如媒體幕墻內容問題,小而美的裝置問題,要抓住機遇;第三就是利用這個機會,抓緊提高內功,內功包括技術水平提高,第二方面要對經營的組織結構、方向要做一些思考,其實大家都在想輕資產,想平臺思維,例如抖音,現在開始做直播,做代購,這種模式,新的時期大家有新的機遇。
·在線服務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提升
市政管理部門代表
李淼:疫情使城市的整體活力下降,但我們也不可否認,夜景燈光還是提升了城市的溫度,給城市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并維持著城市的生命力,這也提升了照明的行業地位及重要性,對于照明行業的發展必然迎來新的機遇。基于疫情期間,照明行業相關設計服務、運維管理的平穩進行,必須肯定線上網絡帶來的優勢。對于照明產品的研發制造,特別是人工流水線的生產,是否可以通過提高流水線自動化程度和智能管理系統來對沖類似疫情的潛在風險。對于夜經濟方面,是否也可以嘗試、完善線上夜游的服務項目,或是結合VR技術平臺,讓人足不出戶亦能包攬夜景,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