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路過環城北路、體育場路、東新路、江陵路等路段的市民可能會發現,路邊部分燈桿的腰部套上了一個圓形“螺絲帽”,上方還有一個長20厘米左右的小管子。整個“螺絲帽”呈黑色,與路燈桿顏色融為一體,如果不駐足細看,很難發現路燈桿上的這一變化。
這個“螺絲帽”的專業名稱叫揚塵邊界在線監測儀,通俗一點說就是一個小型化的空氣質量監測站,是安裝在道路、工地、卸料碼頭等施工區域和道路周邊,專門用來采集和監測揚塵、噪音、風速和風向相關數據的儀器。
據悉,該監測系統作為杭州市多功能智慧燈桿建設的應用場景之一,目前中心城區、濱江區、錢塘新區范圍內已基本完成100處路燈桿站點的建設安裝。它們將針對發現的監測數據超標問題,第一時間啟動響應。另外,今后,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還可以拓展視頻抓拍、噪聲監測、風速風向等其他實時監測功能。
市城管局照明中心設施科科長劉友泉介紹說,該設備通過抱箍形式加載在桿體上,既滿足環境監測功能需要,又兼顧了城市視覺美觀,主要由揚塵測試儀、數據處理終端、無線傳輸終端、后備電池等構成。
據了解,該中心將在今年路燈桿綜合利用二期項目中,加快研究和推進集多功能于一體的智慧燈桿建設,今后城市路燈桿除了具有基礎照明功能外,還將實現5G基站、WIFI覆蓋、環境監測、視頻監控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