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工信廳等17部門日前聯合發布《關于深入落實電價優惠和公共資源開放加快我省5G基站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鼓勵各市、縣(市、區)對新建并開通運行的基站進行補貼,加快路燈桿、監控桿、道路指示牌等公共資源向5G基站建設開放。
山東省出臺政策,聚焦電價優惠和公共資源開放兩大方面:
僅電價一項,預計今年就能為電信企業節約基站運行成本超過1億元;
開放路燈桿等公共資源,特別是相關領域行業免費開放,預計可為電信企業每年節省費用約7000萬元。
上千起進場難問題,5G基站運行壓力大
5G是數字經濟戰略實施的先導領域,對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據介紹,山東省積極搶抓5G發展機遇,全省16個設區的市均已開展5G網絡建設,已建成開通5G基站約1.3萬個;濟南、青島實現重點核心城區連續覆蓋,煙臺實現部分核心城區連續覆蓋。
然而,一邊是如火如荼的建設熱潮,另一邊卻是5G基站進場難、電價高的層層阻礙。據了解,僅在2019年底,山東鐵塔就一次性梳理了1288處5G基站進場難問題,其中以違規收費尤為突出:
山東省內某站點僅進場費就收取20萬元,接近5G基站單站建設成本;
一些5G基站電價高達每度1.5元以上,不僅比0.6元左右的工商業電價高出一大截,比轉供電限價0.9元左右也高出不少,給電信企業5G基站運行造成明顯壓力。
5G基站有補貼,電價更優省1億
“5G尚在研發階段,部署和運營成本都不小,這時給予一定補貼和扶持緩解壓力,才能更好實現產業發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羅松在接受采訪時指出。著眼于此,山東省聚焦電價優惠和公共資源開放兩大方面形成6大項17條具體措施,重點破解5G基站進場難、電價高問題。
電價優惠方面,山東省將加快轉供電改直供電,讓符合條件的5G基站與供電局實施電力直接交易,以降低基站運維成本。省市場監管局、省發展改革委將重點查處轉供電單位對“后付費”用戶的價格違法行為,加強對“預付費”用戶的價格監督檢查,嚴肅查處涉及5G基站的價格違法案件。據估算,僅電價一項,今年就能為電信企業節約基站運行成本超過1億元。
同時,鼓勵各市、縣對新建并開通運行的基站進行補貼,補貼范圍可包括5G基站及配套設施建設費用、運行用電費用等,補貼方式原則上采取事后補貼的方式。
開放路燈桿等資源,節約費用7000萬
根據《通知》,山東全省將首先加快黨政機關區域、社會公共區域、重點產業領域三類重點區域向5G基站建設開放。其中,路燈桿、監控桿、道路指示牌等公共資源明確要向5G基站開放。
《通知》還顯示屬于公共機構以及政府投資為主的公共資源要向5G基站免費開放,并鼓勵政府全額出資的企業所屬建筑物免費開放。據測算,通過公共資源開放,特別是相關領域行業免費開放,可為電信企業每年節省費用約7000萬元,同時極大地提高了5G基站的建設效率。
目前,政策措施已發揮作用。鐵塔公司透露,聊城某涉及183處宏基站和室分系統的片區,經溝通協調,物業最終同意改造并完成直供電接火開戶,將實現年節約電費3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