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了一個新提法——擴大有效投資,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
是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成為建設焦點,作為5G基站的載體,智慧城市的終端——智慧燈桿產業頭角崢嶸,蓄勢崛起,展現出支撐未來照明經濟增長的潛力。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慶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太利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也表達了“智慧燈桿也將會成為大數據收集的極佳接入口,并為及時宣傳、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貢獻力量。”的觀點。
此前,作為智慧燈桿試點項目成功的先行城市,深圳、上海、廣州、雄安、成都等在智慧燈桿項目上都交出了不錯的答卷。
有了“前浪”的經驗,不少“后浪”也開始搶抓新“基”遇,以5G等技術為媒、深耕細作,精準發力智慧燈桿。
此前阿拉丁新聞中心在《66個項目,超48億!智慧燈桿2020年前4月項目情況匯總》一文中曾統計了“截止到4月27日,2020年國內智慧燈桿招投標項目共計66個,金額超48.25億元。”(點此查看文章)
來看看近期幾個“后浪”城市目前在智慧燈桿方面的建設情況。
近日,四川眉山天府新區視高片區主干道——中建大道的近400盞智慧路燈建成投用。據了解,今年眉山天府新區將在視高片區、青龍片區等區域布局4500余盞智慧路燈,年內全部建成投用。未來5年內,新區還將新建或改造64000盞智慧路燈,實現新區全覆蓋。該項目也是繼2019年四川仁壽縣總投資6億元,建設2萬套智慧路燈項目后的又一重大項目。
5月8日,武漢光谷中心城“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智慧路燈項目”完成了復工后首批107盞智慧路燈安裝。該項目將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中心城區域內及高新大道全路段,實施安裝智慧路燈約5500套,以光谷中心城區域為試點,將來在整個東湖高新進行推廣升級。
4月,湖北襄陽襄城北街和樊城中原路被選為智慧燈桿改造試點路段,沿線傳統路燈將升級改造,將選取北街和中原路總長約3.2千米的道路作為襄陽市智慧燈桿試點路段,對沿線所有燈桿進行升級改造。屆時,這兩個街區將實現5G信號全覆蓋。
4月中,佛山市禪城區首批20根智慧燈桿已在禪城區人民公園投入使用,發揮城市信息集成和安防等作用,大大提升園區內的智慧體驗。記者從禪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獲悉,今年內禪城計劃建設700多根智慧燈桿,將推動城市管理邁向智慧化新階段,并為禪城逐浪“新基建”領域、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3月,浙江省杭州市正式將空氣檢測納入智慧燈桿,目前,杭州主城區和濱江區、錢塘新區范圍內基本完成100處路燈桿站點的建設安裝,約有62%的設備上線,其余正在調試接入。今后,杭州市城市智慧路燈桿除了具有基礎照明功能外,還將實現5G基站、WIFI覆蓋、環境監測、視頻監控等功能,成為“城市大腦”運行的重要神經網絡。并且于今年年底在杭州城內將傳統的12萬根路燈改造成集把照明、5G基站、WIFI覆蓋、環境監測、視頻監控、指示牌等功能于一身的智慧燈桿。
近日,三亞出臺《新基建10條措施》。里面指出,三亞每年安排1億元用于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扶持。據了解,截至5月16日,三亞已建成開通5G基站288個,正在建設667個,正在申報511個,合計1466個。據三亞市科技工業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亞目前收集到5G應用項目有30多個,涵蓋教育、醫療、文旅、交通、市政管理、園區等領域,包括智慧公路、智慧交通、智慧燈桿等項目。
此外,云南、江西、湖南、河南、黑龍江、福建等地最近同樣在智慧燈桿方面的建設道路上快馬加鞭,汕頭市開啟了多條道路環境提升改造工程,總投資超17億元,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實施多桿合一,改造照明設施(含智慧燈桿)。佛山南海區三龍灣大道及相連道路綜合提升工程(智慧工程)投資1.2億改造,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燈桿等。汕尾、南昌、福州、長沙等這些城市在建設智慧燈桿上的建設同樣引人關注。
當前,新基建投資規模超萬億元,能提供照明、監控服務、承載5G基站的智慧燈桿也迎來廣闊天地。在未來,智慧燈桿將與智慧城市緊密結合,通過政企協作、打通部門的業務流程,將智慧燈桿上的硬件設備與用戶的實際需求結合起來,為智慧燈桿賦能。破局謀新、持之以恒,跟隨時代發展潮流,推動智慧路燈桿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