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數字化轉型成為城市競爭新賽道、發展新動能。“數字孿生城市”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之中,為城市數字化轉型提供新方向新路徑,對信息技術產業的帶動作用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日益突出。為進一步凝聚發展共識,破解重點難點問題,研判未來發展形勢,促進產學研多方合作,近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主辦的“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城市數字化轉型論壇——數字孿生賦能城市智慧發展”在京成功召開。本次論壇聚焦數字孿生城市發展重點難點問題,邀請業內領導和專家,分享行業研究成果與洞察觀點,共同研判數字孿生城市未來發展。
現場,數字孿生技術應用工委會遴選發布了2021年度數字孿生城市典型案例與潛力案例,憑借自主可控的數字孿生技術及對城市數字化轉型做出的貢獻,盈嘉互聯“禪城區數字城市基礎設施大數據平臺項目”獲得主辦方一致好評,榮獲“2021年數字孿生城市潛力案例”稱號。
十九屆五中全會以來,國家推行數字化建設,廣東省發布的政策要求中提出基礎設施數據是構成數字孿生城市的數字底座支撐。之前禪城區數字化過程中缺失基礎設施數據支撐,2019年,佛山市禪城區政府攜手盈嘉互聯共同打造“佛山市禪城區數字城市基礎設施大數據平臺”,形成“1+N+X”的現代化城市治理新模型。
禪城數字城市基礎設施大數據平臺
平臺采用大數據、模型處理、異構數據融合、空間網格管理等技術,實現地上500米,地下200米的室內外一體化管理。平臺負責對構筑物數據、地理信息數據、公共業務數據等基礎設施數據進行管理和復用。
N類城市數據
(1)精細化構筑物數據
目前平臺管理約300萬平方米、超過TB級數據體量的重點建筑物的BIM三維數據,其中包含交通設施、醫院、園區、學校、商業綜合體、場館等主要地上地下構筑物。
(2)地理信息數據
目前平臺管理禪城區154平方公里的地理信息數據,主要包括矢量、2.5D底圖、影像、白模數據、傾斜攝影等地理信息數據。
(3)業務數據
目前平臺融合“禪城一張圖”和“一門式”超過100類的公共專題數據,如城市規劃、教育機構、應急資源、城市部件,企業法人辦事數據等。
平臺通過對三類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形成可供城市管治使用的基礎設施大數據。并通過統一的數據服務接口,提供“按需發布數據”的能力,實現了基礎設施大數據在不同領域中分權限的數據共享與應用。
X種業務應用場景
禪城區數字城市基礎設施大數據平臺可以支撐各類業務場景,目前已經落地整合七大場景,涉及:橋梁安全,區域管治、智慧醫療、應急預案、消防一張圖、管線展示、數據中心建設。
平臺通過盈嘉BOS系統賦能后,充實禪城構筑物數據,融合GIS、一門式一張圖,形成與實體一致的數字化孿生城市,賦能禪城“感知、認知、預知”能?,服務城市精細化管理,數據科學決策禪城精細化管理,讓數字禪城惠及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