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康麗娟教授團隊與廣東聲光水影規劃設計研究院、廣東夜太陽科技集團聯合主辦的“雙院研究成果發布會暨微文旅研討會”在廣州舉行,向社會各界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微文旅”樣品展示。來自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花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廣東省江西商會、廣州農業旅游公司皆派代表參會。
會上,康麗娟教授及團隊向大家展示了“雙院”合力研發的微文旅燈具及設計靈感構想,據悉:經過10個月左右的產學研深入合作,共有三款創意微文旅燈具獲得國家專利。
康教授表示:區別于近兩三年飛速發展的文旅燈光,微文旅燈光產品具有三大屬性,分別是:擁有屬性、個性化娛樂屬性、社交屬性。比如城市燈光節、樓宇燈光秀、景區文旅燈光等,只能“你看我看大家看”,曲終散場,消費者帶不走也留不住。微文旅燈光產品將工程類的燈光以及操控程序簡單簡約化,首先是體積的變小,然后是操作的簡單,再次是價格的親民,基本上買回家通過簡單操作就能在家庭、別院擁有文旅“聲光水影”,不單單是住家,出外旅游、小型會議、聚會都可以隨身攜帶。
在聽完康麗娟教授團隊匯演后,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教授、知名文旅專家陳榮平博士對“微文旅”發表了專業的評點意見。陳博士的評點圍繞微文旅的應用前景和落地展開。首先,陳教授高度肯定校企雙方對燈光文旅的積極探索,他認為:燈光文旅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文化旅游的個性化審美和差異化體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當前,文化旅游普遍內容貧乏,同質性嚴重,游客審美疲勞嚴重的情況下,通過燈光文旅撬動文化旅游的體驗價值,具有十分重要的商業價值。
針對燈光文旅的產業化發展,陳博士重點強調燈光文旅發展的文化個性內涵和項目植入。一方面,要著力推進微文旅產品的主題化、符號化、文創化和智能化,確保微文旅產品的文旅體驗價值;另一方面,要加強微文旅技術的情景化、氛圍化,讓微文旅產品成為文旅景區的吸引物和亮點,從而賦能文化旅游。
作為實體經濟代表,廣東省江西商會會長付松山也從“碳達峰、碳中和”的角度對“微文旅”產品進行了點評。碳達峰、碳中和是國家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戰略,必須在科技創新的支撐下,才能有望如期實現。從體積和功率上來說,“微文旅”燈具比城市燈光秀、景區文旅燈光等小很多,隨著“微文旅”產品和應用的普及,有利于減輕電能源消耗。從“光污染”角度來說,曾經有北京大學學者指出“城市華麗燈光秀背后的傷眼隱患”:長時間呆在繽紛多彩的燈光環境中,人們或多或少會在心理和情緒上受到影響。最真實的感受就是當人們在刺目的燈光下,會容易感到莫名地緊張。
另一方面,大規模的彩光還浪費了大量的電力資源,對城市的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而“微文旅”燈具的出現,有望治愈文旅燈光已經存在的“大硬傷、小尷尬”。
據悉:廣東夜太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將作為“微文旅”燈具的獨家生產方和共同研發方。夜太陽集團總經理王志軍介紹:全球首創微文旅燈光秀系統:智能而簡易的燈控系統(不需要燈光師,自動智能鏈接音樂而起)、迷你而經濟的燈光系列產品(點、線、面、搖頭、圖案、水紋、激光等)、互動而娛樂的投影設備、音響設備……口袋里的燈光秀,帶給消費者科技感十足的視覺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