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人的鉆木取火、煤油點燈
到愛因斯坦的點燈發明
到現代人用的普通白熾燈
再到新型光源的出現
......
關于照明
人們總是不斷在發掘
更符合生活需求
更有審美質感的技術應用
我們總是追隨著光
這大概是發自本能的熱愛吧~
2022年10月29日,由OLED健康光源領域領軍品牌方昇光電攜手廣州設計周打造的【螢光計劃OLED實驗室】,于2022超級品牌思想大會暨2022廣州設計周預告禮上正式啟動!在現場300余位泛家居產業領域設計師、品牌主理人、媒體人的共同見證下,開啟設計+照明品牌的融合創新實踐。
螢光計劃OLED實驗室啟動禮 現場精彩回顧
01
螢光計劃 OLED實驗室
緣起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光照已與人類的生命活動規律緊密相連。有科學研究表明,越像自然光的光源,越符合人體司辰節律,越對健康有益。而OLED是迄今為止,最干凈的人造光源,與自然光的光譜最為接近,可以為人們營造健康舒適的光環境。
方昇光電作為全球領先的OLED光源制造商,在OLED照明和裝備行業深耕數十載,始終致力于構建人類美好照明新體驗。OLED新一代光源,不但會在照明功能上為人們帶來全新的體驗,還將憑借其獨特的面光源外形,更加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的特點,在藝術設計領域為設計師們帶來更多的創作靈感與更好的創作體驗。
而廣州設計周,以致力于成為“當代人居生活美學策源地”為愿景,遵循最中國、最國際、最當代的策源主張,以復興過去、觀策當下、思考未來為研究路徑,以“趨勢報告、課題工作坊、命題競賽”等不同策源形式,關注當代人居生活美學涉及的材料技藝、空間業態、生活方式的策源研究。
螢光計劃OLED實驗室,正是廣州設計周從當代人居生活美學策源的維度去重新思考照明產業創新發展和OLED光源的行業應用,聯合設計師、品牌共同舉行的課題工作坊。
基于此,2022年,方昇光電作為廣州設計周“超級熱愛伙伴”,聯合開啟【螢光計劃OLED實驗室】,承美學之光,共同探索照明之路!希冀可以遇見那些致力于產業發展、具有生活美學思考、心潮澎湃的“熱愛者們”!
02
關于
螢光計劃 OLED實驗室
2022年螢光計劃 OLED實驗室,將通過一項 OLED 課題研究、一場主題策展、一場螢光獎啟動禮暨 OLED 實驗室設計論壇的方式舉行,為發掘和推廣融合藝術與科技的優秀照明產品,向照明設計新力量和大眾傳遞“螢光”照明設計理念,助力螢光獎獲獎設計師與品牌融合創新,助力設計+產業融合升級。
OLED 課題研究是作為螢光計劃的產學研商融合實踐的開始,由1位“螢光獎”評審委員會主席擔任發起人,以課題工作坊的形式,通過八位知名照明設計師,聯合八個聯合創投品牌,針對 OLED 光源產品及其應用開展,執行產品梳理、創新設計、落地制作等一系列 OLED 課題研究工作。
本次螢光計劃OLED實驗室的實踐成果也將亮相于12月9-12日2022廣州設計周,八位執行導師攜共創照明品牌以場景策展和主題快講的形式呈現以及分享設計創作理念,屆時隆重舉行“螢光獎 · 2022年度大會暨螢光獎2023啟動禮”!如果你對設計與美學感興趣,請拭目以待!
廣州設計周往年精彩盛況
03
螢光計劃 OLED實驗室
導師陣容
本次螢光計劃 OLED 實驗室課題研究由螢光獎評審會主席、螢光計劃·OLED實驗室發起人-林紅教授以及胡燕凱、李勝輝、齊洪海、王岳、謝昕、楊秀、楊義飛、周紅亮八位項目執行導師和其關聯共創品牌代表共同參加。
林紅
廣州美術學院建筑藝術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藝術與光環境設計實驗室主任
國際照明設計師協會(IALD)教育會員
中國照明學會室內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照明學會教育與培訓工作委員會委員
林紅教授長期專注于光藝術與照明設計的教學與研究,并進行相關的設計創作。
代表作品:2021時光花園-空間裝置照明設計、2021瑚-深圳光影藝術季、2021螢光計劃-開平塘口里照明設計等
胡燕凱
深圳市漢都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創始人/設計總監
廣州美術學院 環境藝術學士
胡燕凱先生從事室內設計及照明設計23年,目前專注于研究商業、酒店、辦公、藝術文化類項目等全業態的光環境設計。他認為真正決定設計師高度的的,是其是否充分了解燈光本身并發揮出它最大的價值。作為公司的設計總監,胡燕凱先生嚴格把控每個項目的設計出品,并不斷挑戰光影和材質的極限,創造出藝術與技術兼備的作品,實現了諸多“不可能”。
代表作品:南京華潤橋北萬象匯、深圳華僑城北站壹號、In the mirror- everything is possible等
李勝輝
廣州市元色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合伙人/設計總監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電氣分會 副會長
亞洲照明設計師協會(AALD) 高級會員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 藝術系 客座副教授
中華文化促進會傳統文化委員會 光文化導師
李勝輝先生曾獲得2021年 “祝融獎”全國總決賽金獎、2020年 “中照獎”二等獎、2020年 美尚獎照明專項“優秀獎”、2020年 AALD亞洲照明設計獎“特別之光”獎、2019年 “祝融獎”全國總決賽金獎、2018年 A963廣州地區最佳照明設計師等多個照明相關獎項。
代表作品:蘭州黃河樓、清遠奧體中心、廣州天德廣場等
齊洪海
見眾產品設計工作室 聯合創始人
遠瞻設計 設計總監
天津大學建筑學院 企業導師
四川美術學院 客座教授
澳門科技大學 客座教授
廣州美術學院 外聘教師
中國照明學會室內照明專業委員會 委員
國家標準《博物館照明設計規范》、《城市夜景照明設計規范》 編委
齊洪海先生曾主持完成多個重要照明規劃設計項目和獲得多個獎項,例如頤和園,中照一等獎;浙江嘉善西塘,中國照明10年獎;福建南靖青普塔下行館,北美照明工程協會獎;四川德陽孝泉民族小學,亞洲建協建筑獎等。
代表作品:東北師大附中-教師辦公室、天津-安里甘教堂、成都-獨角獸啟動區等
王岳
GODEN高敦國際照明設計創始人/設計總監
國家高級照明設計師
廣州設計周燈光顧問
廣州美術學院客座講師
野外攝影師
王岳先生擁有20年的照明設計生涯,曾多次獲得多個建筑、設計行業的照明燈光設計獎項。他對燈光有著獨特的理解:燈光是建筑的一部分,呈現建筑在夜間的景觀形態;燈光與室內設計密不可分,劃分視覺空間、提升情感氛圍,呈現完整的室內設計效果。
代表作品:南寧中心永恒皇冠假日酒店、順德和園、與共-禮物等
謝昕
深圳市紫墨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設計總監
AALD 亞洲照明設計師協會專業會員
深圳市城市照明協會新銳設計師專業委員會委員
謝昕先生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設計系-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一直致力于照明設計的項目創新,曾獲得獎第十四屆 CBDA 照明應用設計大賽南部大區分站賽廈門站—佳作獎2022 阿拉丁神燈獎—特別燈光獎、2021CBDA 第十三屆照明應用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建筑景觀銅獎等獎項。
代表作品:內蒙古富恒東MALL、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等
楊秀
高級工程師
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
一級注冊照明設計師
同濟設計集團 建筑照明設計師
楊秀博士一直從事視覺藝術與視覺功效、建筑與城市光環境等方面的科研、工程實踐等。參與各類科研課題十多項、在國內外本專業領域雜志上發表論文20多篇、主持和參與的工程實踐項目一百多個,其中有2018年外灘歷史建筑照明改造、浦東美術館、上海音樂廳、泉州公共文化中心、汪曾祺紀念館、宛平劇院、揚州運河大劇院等項目。
近年來,楊博士帶領其團隊已獲得多項國內外照明專項設計獎,包括中照照明獎一等獎、上海白玉蘭照明設計獎金獎、亞洲照明設計獎、國際照明設計師委員會IALD AWARDS、北美照明工程學會IES AWARDS,美國國際設計大獎IDA、A’Design Award、MUSE國際創意大獎等。
代表作品:浦東美術館、揚州大劇院等
楊義飛
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廣東省美協實驗藝術藝委會秘書長
廣東省美協實驗藝術藝委會秘書長
中央美術學院訪問學者
德國柏林白湖藝術學院訪問學者
楊義飛藝術家/老師長期以各種方式從事城市研究和實驗創作,作品曾參加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上海雙年展、中國青年實驗藝術大展、CAFAM未來展、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等;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專著《時間的七種類型》、《被構建的身份》、《關于日常的轉譯》。他的作品被K11等多家藝術機構及個人收藏。
他的創作是在一種被標準和量化包裹下的社會現實中找尋某種脫離了標準屬性和弊端但又被臨時搭建的事物,從而探討一種新的關于物的關系問題。
代表作品:shadowy flashlight、To see the sunset等
周紅亮
北京周紅亮照明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及主持設計
國家注冊高級照明設計師
中國照明學會室內專委會委員
中國照明學會中級照明設計師培訓特聘老師
周紅亮先生擁有18年的照明設計經驗,憑借對照明藝術的熱愛和實踐研究、對照明概念的研發、光影語言的轉化及落地,累計了豐富的經驗。以“光生其心”的設計理念指導實踐,創造讓人心生歡喜的光影境界。
代表作品:北京悉曇酒店、五臺山真容寺、西安上上茶室等
(以上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螢光計劃OLED實驗室
是為了
向照明設計新力量
傳遞“健康照明”理念
照亮“螢光”設計之路
~
我們相信
熱愛之光 、自然之光 、美學之光
將會照亮美好未來人居
!!!
如果你也關注生活美學
那么盡情期待
螢光計劃的后續吧~
- 戰略合作伙伴 –
方昇光電是集產、學、研,用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品牌,在多項重大科研項目上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并在國內外持有多項專利。其品牌重點聚焦有機光電設備、OLED光源研究及制造,致力于納米光電、節能環保等方面研究,探索光與自然、藝術的結合,并成功自主研發OLED照明量產線,助力照明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螢光獎是由廣州設計周聯合照明行業各權威機構共同發起,邀請來自全球照明設計關聯領導的翹楚專家與意見領袖組成評審委員會,表彰中國境內通過照明手段,展現具有善意價值理念、創新理念、及其高效節能和可持續應用的照明設計項目。
聯合發起機構:廣州設計周、光聞化
支持合作媒體:燈光幫、燈光與設計Luce design、阿拉丁雜志、云知光照明、中國照明網、城市照明商情報、古鎮燈飾報、網易設計、建E室內設計網、造么zaomedesign、豆丁建筑、靈感家(一點資訊)、鳳凰家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