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殺量子點背光 解析LED量子彩光技術
摘要: 有了量子點技術的加持,很多人認為液晶面板已經有了和OLED面板拼殺的能力,其色彩表現和OLED面板相比也不遑多讓。其實就是LED背光本身也有新的技術出現,那就是量子彩光技術,這種技術和量子點背光技術有什么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這個問題。
量子點技術致力提升色彩
這幾年顯示行業對于色彩的追求日益提升,特別是在液晶領域,量子點技術的出現,讓色彩的提升成為現實。甚至有了量子點技術的加持,很多人認為液晶面板已經有了和OLED面板拼殺的能力,其色彩表現和OLED面板相比也不遑多讓。其實就是LED背光本身也有新的技術出現,那就是量子彩光技術,這種技術和量子點背光技術有什么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這個問題。

拼殺量子點背光 解析LED量子彩光技術
量子點技術很多人都聽說過,其實量子點就是一種可以發光的納米級材料,在藍色LED的激發下,不同直徑的量子點粒子可以發射出不同的純色光,因此這些特性可以在液晶面板領域應用。利用藍色LED光源激發量子點薄膜,位于液晶面板背后的背光系統就提升了色彩的表現,原本的LED藍色光源是混合熒光粉而實現白光的效果,這種簡單的方案色彩下效果并不好,而量子點背光則是實現了紅綠藍三原色的混合,因此色彩表現更好。

量子點薄膜的技術原理
從技術原理也可以看出來,要想實現量子點背光技術,需要在液晶面板的背后加入一層量子點薄膜,這就涉及到了兩點問題:第一就是量子點背光薄膜的成本問題,如果成本過高,會對整個液晶面板的價格造成沖擊,從而影響銷量,第二就是這需要改變液晶面板背后結構,因此需要改變生產線,增加一些環節,從而增加量子點薄膜到整個模組當中。

不同納米級別的量子點發色效果不同
量子彩光技術也可以是高色域,但是其原理更加的簡單,并且成本上也具有一定的優勢,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種技術的原理。
量子彩光技術有成本優勢
量子彩光技術基于一個綠光量子轉換器,此轉換器與紅色熒光粉結合安裝在藍光芯片上。它無需使用任何鎘,與目前電視背光中為實現高質量顯色指數而使用的量子點膜相比,具有巨大的優勢。其可以實現覆蓋100%的DCI色域標準以及80%以上的REC2020標準,并且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技術無需改裝系統或任何其他元件,因而可簡化生產工藝和整套系統。

量子彩光技術的技術原理
相比基于尺寸僅為幾納米的半導體粒子的量子點膜解決方案,成本可減少一半。對于一臺搭載量子彩光技術的55英寸超高清電視(100% DCI覆蓋率),包括所有光源成本在內的總造價為55歐元;而現有解決方案中,僅量子點膜的成本即達到其兩倍。”另一個優點是:采用此技術的LED在整個壽命期限內均可保持色彩恒定。而量子點膜隨時間推移會逐漸呈現淡藍色。

色彩成為顯示領域發展一股潮流
量子彩光技術是直接在LED光源上動手,并非采用新的薄膜形式,可以說是對于LED光源的一種改造,當然前提也是使用量子點技術,改善了綠色的發光效率和純度,從而達到高色域的表現。其優勢在于有經濟優勢和壽命優勢。不過量子彩光技術在2017年才會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相比于量子點背光技術的出發點還是晚了一些,至于能否逆襲量子點背光技術,還是看市場是如何反饋的。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