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旅行必備良品 Nextorch納麗德E6手電測評
摘要: 納麗德的手電以Nextorch為名,然而N家并不靠酷炫的外表、多堆新款燈珠、設計復雜的調光模式來吸引人,而是憑借扎實的做工、可靠的性能來征服眾多玩家。
每當靜夜來臨,我拿著手電看著手能夠操縱光忽亮忽滅,就像悲歡離合,一出神就會悵然若失:我這么多手電,我究竟玩的是手電這個物質的本體,還是在玩一種對光的向往和追求?但是,不管怎么玩,終究要有一個觸發光明的機關,對有些手電來說,這個機關是按壓,對另一些手電來說則是旋轉。今天要說的Nextorch E6則兩者兼有。

納麗德作為國內一線品牌,產品線從工具到文具到包具再到手電,覆蓋面非常廣,在EDC玩家中享有盛名。

納麗德的手電以Nextorch為名,然而N家并不靠酷炫的外表、多堆新款燈珠、設計復雜的調光模式來吸引人,而是憑借扎實的做工、可靠的性能來征服眾多玩家,你的下一只手電應該就是Nextorch。

一、概述
E6的外包裝延續納麗德帶金屬掛環的白綠雙色紙盒,正面是大幅手電照片,以及商標、型號、900lm等主要特點,這里要說一下,E6標配一節可充電的18650鋰離子電池,對于新用戶來講非常方便,最下方給出了FL1標準的光通量、續航、射程、防水、防摔標準;右側印出了E6有7種照明的模式。

背面也用照片帶標注的形式給出了E6的主要特點,如帶抱夾、五檔旋轉調光、防誤開啟和尺寸重量材質等其他相關數據;另一側則寫明了質保時間——5年,以及五檔輸出、一鍵極亮的照明特點。

拿出內部所有附件,包括E6手電一只、充電線一條、可調節手繩一根、可充電18650電池一枚、備用膠圈兩根、英法西德中5國文字說明書一份、CR123電池轉接筒一個。全部這些附件都是裝在右側的帶造形的塑料盒內,整體放在外包裝盒里面,顯得非常整齊,也便于收納。

E6本體采用6061—T6鋁合金材質打造,N家經典的黑色三級硬質氧化,氧化細膩帶有光澤,最突出的家族特色就是燈頭的八根加強筋,向使用者炫耀著力量和信心,尾部是橡膠按鍵以及調光撥環,附帶一只安裝牢固的抱夾。

用精度為0.002cm的游標卡尺和精度為0.1g的電子秤測量,讀數可能與實際有細微差距。E6全長136.9mm,略長于TA30的135.3mm;筒身直徑22mm, 比TA30小1mm;燈頭最大直徑與TA30一致,為30mm;出光口徑24mm;空筒重量:93.7g,竟然比TA30稍重2.5g,筒身長度帶原電重量143g。

E6在18650筒中算是比較大的,不好保持剛好與手掌寬度差不多,由于燈頭略粗,剛好可以把這個位置放在手掌外緣,這時拇指剛好能夠碰觸到尾部按鍵,完成按壓后,很自然地就可以把拇指和食指放在撥環的位置,撥盤調光的轉動手感也不錯,即使帶著手套操作也非常方便。

二、細節
由于E6和TA30外觀比較相似,所以本文在介紹中會不時出現TA30的身影,也會對TA30有相應的簡單介紹。

1、燈頭
還是按照順序從前往后說吧。E6的燈頭最明顯的就是NEXTORCH的家族特征,八根突出的加強筋,顯得燈頭粗壯、肌肉感十足,同時也提供較好的防滾效果。與TA30頭部的不銹鋼攻擊頭不同,E6的燈頭是一體式設計,這一方面與TA30形成明顯的不同便于區別,另一方面也符合E6的OUTDOOR FLASHLIGHT的定位。

E6采用一顆XP-L HI燈珠,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去果凍燈珠,這種燈珠能夠更好地發揮遠射能力;而TA30則使用一顆帶果凍的XP-L V6燈珠。由于E6的燈杯比TA30更深,所以遠射能力應該更強,再配以小核心、光面光杯、稍大一些的通光直徑,E6的遠射能力值得期待,二者都能形成滿滿一杯黃水。兩只手電燈頭玻璃都沒有鍍膜,這似乎與當下的潮流相左。

E6與TA30一樣,在燈頭與筒身銜接的位置印有序列號,其對面則是兩者的標志:E6是一根羽毛,TA30是一個戰術豆芽。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E6的燈頭要稍長于TA30,沒有不銹鋼原色的攻擊頭,從色彩上來講顯得更加整體合一,剛好也與TA30從功能定位上有所區分。

2、筒身
E6的筒身前后分別是兩條環,這樣涇渭分明地顯示出筒身的所在,兩條環上分別印有正負極的標志,一目了然的設計避免電池裝反損壞電路。筒身中部分別對稱地銑了兩個縱向的平面,其中之一印有NEXTORCH E6的識別標志。兩個平面之外是大面積的菱形滾花,能夠有效防止手電在手中徑向轉動,另外每個菱形小塊還有徑向的小刻紋,防止軸向也就是前后的滑動。個人感覺這種防滑紋比TA30的小方塊手感更加細膩,但是TA30小方塊間的刻紋更寬更深,透氣、導汗性能應該更好。

E6筒身另一個銑出的平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印一些圖案或者文字,當然了我選擇印上自己的名字,滿滿的歸屬感。

3、抱夾
與TA30的抱夾完全一致,E6標配一根帶黑色涂層的不銹鋼抱夾,抱夾插臂與筒身的間隔較大,約有7毫米左右,這就保證了能夠夾持在較厚的物品上,試了一下彈性和韌性,底部張開7毫米左右,插臂會有一定弧度,但不會超出彈性形變的范圍,回彈力度較大,在我所有18650手電中夾持力屬于中上水平。抱臂根部上沿有一個手繩孔,可以使用標配的手繩。但是兩只手電的抱夾固定位不一樣,TA30的抱夾剛好壓在筒身的空白平面上,E6則位于兩個平面的正中,這么看E6的固定卡位設計更加合理一些,因為不會擋住陳治豪三個字。

一般的抱夾說到這里就沒了,但納麗德E6和TA30的抱夾設計卻值得多附之筆墨。從下面的動態圖可以看出,抱夾的抱壁的1/3面積藏在擰緊的尾蓋之內,需要擰松尾蓋約270°才會全部暴露出來,這就保證了抱夾不會輕易脫離筒身外壁,而造成手電掉落和無意丟失。

4、尾蓋
E6的尾部由于集成有開關按鍵和磁環,因此長度比一般手電的尾蓋長,納麗德專門設計成了三層階梯狀,直徑最大的是調光撥盤,居中的是檔位指示,最上層是按鍵膠帽。

兩只手電的尾蓋整體造型一致,不同之處有三點:一是防滑紋不一樣,都與自己的筒身保持一致,這為手擰尾蓋提供防滑措施,便于手指發力;二是調光撥盤不一樣,E6是8個銑出的弧面,而TA30是16道突出的筋,個人感覺TA30的手感更好一些,但是兩者都有擰動的空程約3°左右;三是調光檔位不一樣,E6有保險、1、2、3、4五個檔位,TA30有戰術、1、2、3、爆閃五個檔位。本文后面的測試部分有詳細介紹。

尾蓋開關膠帽也有特色,“納”字的絞絲旁是內凹的,而“內”是外凸的,一陰一陽相互搭配不但好看,也有防滑的作用。開關分輕按和重按兩個功能,輕按手指能夠感覺到內部接觸的反饋,重按則使勁按下去就行。正常情況來講區分度還是很明顯的,但長時間保持輕按開啟極亮,個別時候會拿捏不準力度。

擰開尾蓋,包括兩個極性,中間的圓點是負極接觸點,黑色是絕緣環,外側是正極接觸面,與筒身的端面導電相連,可以稍擰松實現完全斷電。正負極接觸面都是鍍金設計,進一步減小接觸電阻,提高電路性能和效率。

E6使用端面導電,與尾部的鎖定位配合,形成雙重保護,防止手電誤開啟。

從尾部向內看,可以看到正極是鍍金彈簧設計,電路板比較干凈,筒身內壁也很光滑,做工細致。

5、電池
E6標配一只2600mAh的18650電池,電池采用納麗德黑綠白三色設計。

不要看電池容量稍小,但是這只電池自帶充電設計,正極下面帶有Micro-usb接口,這就省去了一個充電器,非常方便。電池帶保護板,正極也是鍍金面,減小了電池和彈簧的接觸電阻。

三、測試
分為續航、發熱、換尾蓋、防水、電池充電等5個部分。

1、極亮續航
用照度計測量,每0.5秒記錄一個數據,使用原廠配的2600mAh可充電18650電池充滿約開始做測試,距離感光部件約30cm。離得近一些是因為E6的極亮狀態需要用手指按壓來保持,所以難免會有小的晃動,離得近一些照度計采光量大,可以弱化這種晃動帶來的影響。
先將磁環擰到4檔的高亮位置,然后重按開機,隨后立即輕按尾部開關,打開極亮狀態。幸好我有FR-1戰術指環,使我能夠保持良好且有力度的握持姿勢,但是即便如此,拇指按壓也不能持續太久。

從照度圖中可以看到,手電的極亮狀態900lm照度約為20萬lux,并在前期就開始下降,第一次按壓極亮堅持的時間比較長,約有6分多鐘,但是手確實會晃動,途中看到的小的波動都是手指晃動的結果。拇指松開尾蓋,照度下降為正常的高亮480lm約為9萬lux。在第一小時內,一共手動開啟了16次極亮,每次保持約2分鐘左右,中間會休息約兩分鐘左右。可以看到,極亮的照度大致呈斜線下降,同時松開開關高亮的照度值也是逐漸下降的。

在第二小時內,計量的照度值明顯降低,最高約11萬lux,為初始狀態的55%。到1小時50分時,極亮已經下降到9萬lux,與初始狀態的高亮差不多了。第二小時內也手動開啟了12次極亮。

第三小時,只能開啟一次極亮,而且這次極亮照度也在持續大幅下降,2小時4分后無法再次開啟極亮,此后在高亮狀態照度也在下降,直至2小時33分自動關機。總的看,開啟了29次極亮,約1個小時左右,這樣看E6的續航還是相當好的。

2、高亮續航
再看看E6工作在穩態的續航情況,測試環境與之前相同。把電池重新充滿,這次直接在高亮檔位重按,保持亮度。照度除最開始2分30秒有一個小幅下降外,保持一定斜率勻速下降,前一個小時之內從12萬lux下降到8萬lux,圖中幾個長的下影線是人為碰到手電的誤動作。

第二個小時依然波瀾不驚,E6的線性輸出特性非常好,斜率兩個小時幾乎保持不變,這一個小時是從8萬lux下降到7萬lux,保證了超過兩個小時的較長時間的高亮度照明。

E6高亮狀態一直保持線性近似恒流輸出,將近3個小時的時候,電池電壓降低,照度開始加速下降。

最后,E6在高亮檔位持續三個半小時的時候電量耗盡,自動關機。從測試結果看,數據要好于說明書給出的2.5小時續航,如果配上時下主流的3400mAh電池,E6的高亮續航應該能夠超過4小時。

3、發熱測試
在做兩次不同亮度檔位的照度測試的同時,我使用紅外線測溫儀器測量燈頭溫度,室溫26.6℃,取溫位置為燈頭中下部,每10秒記錄一次溫度數據,兩次都是共密集測試20分鐘。做極亮測試時又要保持右手母指按壓,又要左手拿溫度計測試,還不能晃動太大,真是手忙腳亂。

另外,在測量高亮檔位的時候沒有那么忙亂,于是我每分鐘還測了筒身中部平面“豪”字——圖中紅點處的溫度,以判斷筒身會不會燙手。

從溫度曲線看,E6處于極亮檔位時前期溫度大幅上升,此后由于每隔兩分鐘左右放松開關自動降為高亮,所以溫度上升變得緩慢,而且有了明顯的波動,最高溫度出現在16分半左右,為56.7℃。當E6一直處于高亮狀態時,溫度上升明顯變得緩慢一些,而且大幅低于極亮狀態,這說明LED燈珠的溫度還是跟電流強度有關,如果電路溫控做的好,溫度會控制的比較合適,E6高亮的最高溫度出現在19分左右,為47.6℃。對于筒身來講,溫度一直低于燈頭的溫度2~5℃,最高45.3℃有些燙手了,但是也能握住,在室外散熱條件好的話,筒身表面溫度應該能低5℃左右。其實在手動控制極亮的時候,尤其是中期可以明顯感覺到燙手,幸好我有FR-1指環隔熱。

4、互換尾蓋
E6與TA30體型相仿,可以互換尾蓋使用。由于定位不同,E6有四個常亮檔位+手動極亮=5個亮度;TA30有三個常亮檔位。

先來看看TA30的情況。TA30用自己的尾蓋,三個檔位照度階梯非常清楚,最高照度9.6萬lux,極亮檔位照度有微幅下降。

TA30使用E6尾蓋,五個檔位也很清晰,最高9萬lux也是通過輕按開關實現的,松手即恢復高亮檔位。

再來看看E6的情況,與TA30測試條件相同。E6使用TA30尾蓋,最高達到了15萬lux,也是極亮有微幅下降。

而E6使用自己的尾蓋,極亮達到了11.5萬lux。

做個小的總結:TA30是戰術手電,所以尾蓋開關電路的設計偏向于簡單、極亮亮度更高;E6是戶外手電,電路設計偏向于亮度檔位選擇多,極亮亮度稍低以保證長續航。
5、防水測試
E6的防水標準是IPX7,直接扔到水池里泡著遠遠超越下大雨的情況,對E6完全沒有任何影響。

在水中按動尾按開關,無論輕按還是重按,不管常亮還是閃爍模式,E6均能正常使用,拿出來后也沒有進水的現象。
6、電池測試
E6標配一只可充電18650電池,使用剛才照度測試用完電量的電池,使用最大2A充電頭,充電電流最大可以達到0.69A。

用時約3小時28分充滿,藍色指示燈常亮,充入電量10.62WH、2137mAh,這只電池的容量還是達標的。

四、操作
這部分內容主要通過視頻展示E6的各種操作方法,當然了,這些操作全部通過按動尾部開關來實現。

1、瞬間點亮
將撥盤旋轉到需要的檔位,輕按尾部開關實現瞬間點亮,松開開關則關閉燈光,全程可以實現靜音。
2、一鍵極亮
任何檔位,只要輕按尾蓋,就能實現一鍵極亮,松手則恢復之前檔位亮度。
3、調光
將撥盤轉到需要的檔位,重按開關開啟照明,然后旋轉撥盤實現調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轉到鎖定檔位后再旋轉到其他檔位,需要再次重按開關,才能開啟照明。
4、SOS模式
在任意檔位重按開關3秒,E6會先滅燈,這時要保持重按狀態,然后到了3秒將以當前檔位亮度發出SOS信號,這時輕按開關不會有變化,再次重按關閉照明。這樣使用者就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亮度發出救援信號,以保證手電的續航時間。
五、照明使用

1、光斑
E6離墻1米打開照明,主副光斑看起來都很圓,副光斑邊界清晰,主副光斑之間有一個明顯的過渡帶,兩個光斑內部亮度均衡。納麗德的電路性能不用多說,肯定是各亮度無頻閃、無嘯叫。

從光線開射情況看,由于E6光杯較深而且是去果凍小核心,光線出筒約為50°,主光斑在可視范圍內沿直線沒有亮度減弱,副光斑越遠越暗。

2、樓梯間照明
個人認為在純黑的、白色墻壁的樓梯間,能夠最好地反映光照情況。這是距離大概6米左右,選擇曝光參數為ISO250、快門1/10、光圈f2,此時基本能夠兼顧最低亮和最高亮。節能檔位18lm表現得有些暗,低亮75lm和中亮200lm在樓梯間使用非常舒適,既能夠看清楚地面墻面的細節,也不至于晃眼,而且主光斑顯得非常圓,與副光斑有明顯的分界;高亮480lm正面的主光斑已經開始有些刺眼了;極亮900lm,主光斑變得更大更亮,周圍的細節已經過暴。個人感覺室內環境使用中檔M即可。

3、室外使用
手電的使用多是在戶外,由于環境空間大,光線會被發散和吸收,所以無論多亮都會感覺比室內要暗一些。先看看20米左右的照明情況,這是山腳下完全黑暗的情況,18lm只能看清面前5米左右的距離,而且只是光斑照到的地方亮,其余光線完全被黑暗吸收;低亮75lm和中亮200lm,已經能把20米左右距離的地燈照出來,地面左右寬度的范圍也被副光斑所照亮;480lm和900lm,能夠清晰地在照片中看出光斑形成的圓形范圍,中心亮度更高,邊緣和黑暗有明顯的交界,E6確實是偏重于遠射。

走得稍遠一點,遠處的大樹距離約60米,照射的時候特意沒有正對大樹,而是稍微燈頭下壓一些,試一試照路面的情況。E6的檔位設置比較合理,每兩檔之間的亮度差從肉眼來看,變化比較舒適,不會形成過大的視覺反差,從而帶來眼睛的不適,再加上磁環調光,可以按照自己需要的速度調檔,非常方便。從照明的角度來講,其實200lm足以應付這60米的距離了。

再來看看有環境光亮的情況,這是一條單行線,有路燈。打開E6極亮,同樣能夠看出來光線形成的圓形,左側的墻壁以及右側的大樹干被手電光由近及遠全部照亮,特別是中心部位遠處車牌的反光,以及交通柱的熒光都能直接看到視線盡頭。

4、遠射效果
從光柱效果來看,E6光線出筒開射角度并不大,亮度在近處幾乎保持不變,再遠一些才越來越暗,空氣中的灰塵漂浮一眼可見。

這是一處比較開闊的地帶,后面的暗紅色是城市的燈火,打開E6極亮,光斑正中心約60米左右的一塊宣傳牌被照得非常亮,副光斑能夠把地面由近及遠地照亮。

這是純黑的環境,同樣能夠形成圓形的光照范圍,正中心的約60米的大樹樹冠被照亮,能夠明顯看出光柱的形狀,似乎并沒有太大的發散,副光斑把近處的柳樹也能照亮,從這個角度看,主光斑與副光斑的直徑比大約為1:10。

這是山里的一處湖面,光斑照到的樹約80米左右,以當前的手電參數看,900lm雖然不高,但是配合較深的反光杯,E6也有很好的照明表現。

這是一條幾乎無光的寬度1.8米左右的小路,兩側是樹木的枝葉,最遠處的一點亮光約150米左右。打開E6極亮,可以明顯看出被光線照亮形成的圓形,光亮順著小路筆直向前,中間的人被照得很亮,四周的樹也被照得很亮,最遠處的那一點亮光也在手電光的印襯下變暗了一些。

再來看看比較明亮時候的照明情況,這是天還沒黑,約130米左右遠處的大樓樓面,從效果來看,樓體整個都被照亮,E6的遠射效果非常好,在空氣比較通透的夜色下應該有超過兩倍的這種表現。

最近天氣一直都不太好,空氣中顆粒物較多,造成路燈、車燈、招牌燈等漫反射造成的光污染比較嚴重,手電筒的遠射能力有所折扣,但是顆粒物對電筒光柱的展現能力有所加強。圖中大樓約230米左右的距離,可以看出光柱直沖這大樓就去了,樓面能夠被照亮,副光斑把近處的灌木也都覆蓋住,作為單18650筒來講,E6的遠射能力還是不錯的。

六、總結
E6按壓開關、磁環調光比較方便,具備較好的檔位設計,遠射能力也不錯,確實是居家和輕度戶外使用的優良照明工具。前面也說了一些E6的優點和不足之處,這里就不再重復了。

最后提三條改進建議:
1、極亮狀態需要一直輕按開關,不好保持,能否再增加一段行程設計一個極亮檔位,同時在其他檔位輕按也會打開極亮。
2、SOS模式的開啟方式容易遺忘,特別是在緊急情況下人就會慌亂,更加不易想起重按3秒。建議換個方式。
3、E6與FR-1戰術指環配合時,軸向滑動的曠量比TA30大一些,約有3mm左右,建議針對E6再設計一下FR-1指環的卡緊裝置。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