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二極管的結構及發光原理
上傳人:admin 上傳時間: 2007-02-08 瀏覽次數: 94 |
白光 LED 的開發
對于一般照明而言,人們更需要白色的光源。1998年發白光的LED開發成功。這種LED是將GaN芯片和釔鋁石榴石(YAG)封裝在一起做成。GaN芯片發藍光(λp=465nm,Wd=30nm),高溫燒結制成的含Ce3+的YAG熒光粉受此藍光激發后發出黃色光發射,峰值550nm。藍光LED基片安裝在碗形反射腔中,覆蓋以混有YAG的樹脂薄層,約200-500nm。LED基片發出的藍光部分被熒光粉吸收,另一部分藍光與熒光粉發出的黃光混合,可以得到得白光。
現在,對于InGaN/YAG白色LED,通過改變 YAG熒光粉的化學組成和調節熒光粉層的厚度,可以獲得色溫3500-10000K 的各色白光。(如下圖所示)
![]() ![]() 表一列出了目前白色LED 的種類及其發光原理。目前已商品化的第一種產品為藍光單晶片加上YAG黃色熒光粉,其最好的發光效率約為25流明/瓦,YAG多為日本日亞公司的進口,價格在2000元/公斤;第二種是日本住友電工亦開發出以 ZnSe為材料的白光LED,不過發光效率較差。
從表中也可以看出某些種類的白色LED光源離不開四種熒光粉:即三基色稀土紅、綠、藍粉和石榴石結構的黃色粉,在未來較被看好的是三波長光,即以無機紫外光晶片加R.G.B三顏色熒光粉,用于封裝LED白光,預計三波長白光LED今年有商品化的機機會。但此處三基色熒光粉的粒度要求比較小,穩定性要求也高,具體應用方面還在探索之中。
業界概況 在LED業者中,日亞化學是最早運用上述技術工藝研發出不同波長的高亮度LED,以及藍紫光半導體激光(LaserDiode ;LD),是業界握有藍光LED專利權的重量級業者。在日亞化學取得蘭色LED生產及電極構造等眾多基本專利后,堅持不對外提供授權,僅采自行生產策略,意圖獨占市場,使得藍光LED價格高昂。但其他已具備生產能力的業者相當不以為然,部分日系LED業者認為,日亞化工的策略,將使日本在藍光及白光LED競爭中,逐步被歐美及其他國家的LED業者搶得先機,屆時將對整體日本LED產業造成嚴重傷害。因此許多業者便千方百計進行藍光LED的研發生產。目前除日亞化學和住友電工外,還有豐田合成、羅沐、東芝和夏普,美商Cree,全球3大照明廠奇異、飛利浦、歐司朗以及HP、Siemens、Research 、EMCORE等都投入了該產品的研發生產,對促進白光LED產品的產業化、市場化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