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燈具前燈設計的技術發展(圖)
上傳人:admin 上傳時間: 2008-01-09 瀏覽次數: 1202 |
車燈的演變
1885 年德國卡爾.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原型汽車――機動三輪車,把馬車使用的燈具轉移到汽車上來。隨著汽車的發展,車燈也在同步發展。按照光源分類,車燈的演變大體上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油燈、蠟燭
最初前照燈和尾燈使用的光源是煤油燈或蠟燭,配上一個拋物面反射鏡。但其發光強度太低,不足以照亮前方路面的要求。
乙炔燈
1905 年乙炔燈開始在車燈中使用。雖然當時已經出現了白熾燈,但由于它的抗振性能不好,發光強度遠低于乙炔燈火焰的發光強度;另一個原因是當時汽車上沒有發電機和蓄電池;這一時期乙炔燈是汽車燈的主要光源,一直延續到 1912 年。
電光源車燈
1913 年以后,使用白熾燈泡的車燈才在汽車全面使用。這得力于 1913 年發明的充惰性氣體的白熾燈泡和 1912 年發明的電啟動發動機和相應的電氣系統,1925 年電啟動發動機和相應的電氣系統成為汽車的必裝件后,汽車燈的光源也就全部換成白熾燈,其光效率為 15lm/W~18lm/W,在國際上該光源一直使用到 20 世紀 50 年代,在中國則使用至 1990 年。
用戶名: 密碼: